倾听灵魂的声音

    当事情超过了巧合的程度,就很可能是灵魂在运作。但是灵魂真的会与我们说话吗?答案是肯定的。

    最常见的方式,是透过一种“寂静而细小的声音”。我最近一次,也是最清晰的一次体验到灵魂寂静细小的声音,是在1995年秋天,当时我刚完成小说《天堂尘世》的初稿,已经得到了出版商的认可。我需要开始进行改写,而我碰上了问题。在初稿中,我把自己当成主角,我相信这需要改写。我必须跳出自己,才能推进这个角色的发展。但是我向来不善于从外观察自己。而且书中情节的安排使主角非常像我—— 一个接受过心理治疗训练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要如何解决。

    一天下午,我把问题暂时搁置,正在处理别的事情,突然听到一个寂静细小的声音说:“去读《但以理书》。”我轻轻摇摇头。我知道《但以理书》是在《旧约》中。就像所有上过学的小孩,我知道但以理是一个先知,不知何故被丢入狮子的洞穴中,后来因为上帝开恩而得救。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我从来没有读过《但以理书》,也从未打算去读,我一点也不懂这声音为什么要我读它。我摇摇头,继续手头的工作。

    第二天下午,我在妻子的书房找一些文件时,那个声音再度响起:“去读《但以理书》。”这次我没有摇头。我能感觉出我的灵魂似乎要我做什么事,虽然天晓得是什么事。不过我仍然慢条斯理,没有特别理会。

    又过了一天,下午我去例行的散步,声音又回来了,甚至更坚决:“斯科特,你什么时候才能去读《但以理书》?”等我散步回来后,就抽出一本《圣经》,开始读《但以理书》。我从中得到许多心得。但是最有用的是,我领悟到但以理与我有一种戏剧性的类似。虽然他要比我勇敢、坚强、高贵和自持,但他显然也是个知识分子。身为解梦的专家,在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是一名心理医生。所以,我的生命似乎与他有一些重叠,于是我很快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从此之后,我的小说主角就变成了丹尼尔(但以理),而不是斯科特。我们之间的相似与相异使我能够跳出自己之外,以种种小细节使角色更为可信。

    灵魂的声音不需要告诉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或推动我们去做自己会做的事。它的来临新奇而出乎意料,为了启示我们,必须穿透既有的限制与边界。所以,对于灵魂的声音,我们通常的反应是摇摇头。

    灵魂对我们说话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梦,尤其是荣格所谓的“大梦”。当我还在当心理医师时,有些病人知道从梦里可以找到问题的解答,于是他们刻意而机械化地试图发掘其中的答案,努力记录下梦境的所有细节。但是在心理治疗中,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分析大部分的梦。大量的梦境数据会妨碍到更有收获的分析过程。对于这种病人,我必须教导他们停止搜寻他们的梦,而让梦来找他们,让他们的灵魂选择什么梦可以进入意识之中。这种做法相当困难,需要病人放弃部分的控制,对自己的心智采取更被动的姿态。但是一旦病人学会停止有意识地抓住梦,他们所记得的梦境数量会减少,而质量会明显提高。病人的梦会成为灵魂的赠予,优雅地帮助病人得到康复。

    也有些病人,完全不了解梦境对于他们所具有的启示,于是他们会从意识中抛弃所有的梦境,将它们看成是没有价值和不重要的东西。这些病人必须学习记住他们的梦。

    梦,特别是荣格所说的“大梦”,总是会强烈敲击我们的心扉,甚至冲我们尖叫“记住我”。其实,这就是灵魂的一种引领。

    在生命的旅程中,始终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智慧,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指引着我们走向新生。人生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在孤独的旅途中遇见灵魂,并与她结伴而行。没有遇见灵魂的生命是僵化的,狭隘的,枯萎的,往往会误入歧途。

    灵魂可遇不可求,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按图索骥。我们必须克服内心的懒惰、依赖和恐惧心理,通过艰苦的努力,拿出勇气去忍受生活中的磨难和痛苦,最终掏空内心,放下自我,才能迎来灵魂的降临,获得精神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