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实与神话(2)

    整个19世纪,所有国家都会偶尔出现财政赤字,一些国家几乎一直入不敷出——这就是说,它们的税收收入通常不足以应付所有开支。当然,这些国家的情况与18世纪时的情况差异不大。1800年之前,各国都处在战争之中或在为战争做准备,这自然带来了巨额的开支;而农产品歉收(或贸易锐减)也导致税收减少,从而使得国家收入大幅下跌。

    尽管这些赤字的数额与国家收入比起来相对较小,但是却不容易在财政上实现填补。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发达,而国际资本市场的整合初见雏形,首次形成了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借贷代价昂贵——即它们为贷款所付的利息相对过高——因为它们被投资者认为是不可靠的债务人。因此,预算赤字通常以这样的方式填补:要么出售皇家资产(土地或办公场所),要么通过通货膨胀(国家贬值流通货币)来实现。当然,还有第三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征收新的税项,但是鉴于17世纪已发生,并将贯穿19世纪的事例来看,税收制度的重大变化通常需要通过代表机构做出某种政治承诺;法国大革命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加速到来,当时为了从三级会议(Estates General)中的权贵们手中获取新收入,国王做出了一定的承诺,但所有其他财政变革未能跟上国王的军事行动需求,因而引发了大革命。这条法则有一个例外,即当时的英国,它自17世纪晚期就形成了一套相对精密的公共借贷(国债)和货币管理(英格兰银行)体系。另外一个例外是德国的一个小公国黑森—卡塞尔(HesseKassel),它的统治者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收入盈余,他雇用属地中的人给别国当雇佣兵获取收入。参与管理该国统治者的庞大投资组合,也是迈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从一个硬币交易商(他最初的业务)转变为一个银行家迈出的第一步。

    1793~1815年期间,再次发生的战争主宰了一切,它对财政带来的副作用非常复杂。首先,所有参战国的经济都因为空前的开支而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沼,最极端的例子是法国的纸币体系崩溃。欧洲的货币——包括1797年之后的英镑——均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其次,战争的破坏(比如,法国占领了阿姆斯特丹以及拿破仑的大陆经济封锁计划)带来了一些机会,一些商人可以通过高风险的交易获得巨额利润,比如走私纺织品、金银等以及帮助流亡的统治者管理已有的投资。第三,英国对欧洲大陆盟友的巨额经济援助推进了跨国界支付系统的变革,因为此前这个系统从未处理过数额如此庞大的款项。正是在这种动荡不堪的局势下,罗斯柴尔德家族实现了关键性的飞跃,他们从两家规模不大的公司——位于法兰克福的小型商业银行以及位于曼彻斯特的一个布料出口公司——一跃成为一个跨国金融合伙人公司。

    拿破仑被打败以后,世界对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并没有终结;恰恰相反,战争带来的债务和赔款业务几乎一直贯穿着整个19世纪20年代。而且,新的财政体系需要快速摆脱政治危机。这段期间,西班牙以及奥斯曼帝国一直被这种危机困扰。与此同时,英国财政紧缩以及货币体系的稳定带来了一种新的投资需求,即那些在战争期间将资金投入到高收益英国债券上的人已适应高风险的考验,仍希望有类似的投资机会。这种需求在内森以及他的兄弟们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他们建立的体系能够让英国的投资者(以及西欧其他富有的“资本家”)通过购买具备国际兑换能力、固定利率的无记名债券(即可以转手),来实现对别国债券的投资。这种体系对19世纪历史的意义不能被过于强调。这个日益扩张的国际债券市场将欧洲真正的“资本家”聚集到了一起:那些身家足够显赫的人能够在这样的资产中“冻结”一部分财富,并足够精明地意识到这种资产相对于传统持有财富方式(土地,贪污受贿)所具备的优势。债券是流动的。它们一周内在欧洲证券交易所买卖的时间长达五天半(节假日除外),还可以在其他时间、其他地点私下交易。这些债券能够带来巨额的资本利润。当然,唯一的缺点就是:它们同时也会带来巨额损失。

    什么决定了19世纪债券市场的涨落起伏?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理解罗斯柴尔德银行历史的关键所在。很显然,经济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短期贷款的条件以及可选私募证券的要求方面尤为突出。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政治信心:投资者(尤其是诸如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大型做市投资商)对发行债券的国家偿付能力的信心。实际上只有两个因素可能导致这些国家不再履行自己的义务:战争,这会导致其开支增加以及税收的减少;国内局势动荡,从政府更迭到全面爆发的革命,这不仅会导致收入锐减,而且还可能导致权力更迭,新的政府可能不会承认之前的债务。这些危机的任何一个迹象都是市场极为关注的,因为它们带来的可能是债务的终止,而罗斯柴尔德家族比任何人都更关注这些迹象。

    这也解释了他们每天总是密切关注政治和经济新闻的原因所在。三方面可以让一个投资者取得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接近政治生活以及消息来源的中心;得到各国消息的速度,无论这些国家离他多远;控制这些消息传给其他投资者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尽可能与当时上层政治人物维持紧密关系的原因。它同时也解释了他们为什么精心构建一个网络,在其他核心金融市场中安插代理人,并向其支付薪酬的原因,这些代理人的工作不仅仅是代表他们开展业务,同时还负责替他们收集最新的金融和政治消息。此外,它还解释了他们为什么想方设法地提升消息从代理人那里传递到他们手里的速度的原因。早期,他们依赖的是自己的信使系统,也享受到了超越欧洲外交机构的果实。他们有时也用信鸽在不同市场间传递最新的股票价格和汇率等信息。电报问世后,信息趋向“大众化”,能够迅速地传递到各个角落;而在电报(以及后来的电话)问世之前,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通信网络使得他们比对手拥有了更多优势。即便丧失了这些优势,他们仍然对金融媒体拥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这些媒体,相关消息传递给了更多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