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实与神话(3)

    有关国际或国内局势可能出现动荡的信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它带动市场价格和投资收益的跌宕起伏,而这些又是投资者所密切关注的。但是,政治与债券市场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模式的关系。已有的政府证券——过去财政政策的产物的价格波动对现在以及将来的财政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简单地说,如果政府希望通过发行更多的债券来借入更多的资金,现有债券价格的下跌将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出于这样的原因,债券价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历史学家很少提及。它们是对某一政权信心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每日民意调查。当然,用现代、民主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它们确实是一种基于无代表性对象的民意调查。当时只有富裕阶层,即“资本家”拥有投票权。19世纪的政治生活本身并不是民主的。实际上,持有政府债券的人,非常粗略地说,都是有政治背景的人,即使那些传统富豪(即主要以土地房产为财富形式的人)与持有债券的资本家(即掌握纸质证券的人)不时会爆发一些小冲突,这些资本家当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欧洲的政治阶层,他们的观点在等级森严、不民主的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投资者抬升一个政府的证券价格,这个政府便会感到高枕无忧;而如果他们抛售股票,这个政府可能很快就会财源枯竭,根基受损。

    债券市场这一独特的“美丽”之处,最终被每个国家(包括所有新兴国家和殖民地)所认识;绝大多数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可兑换债券在流通。政府债券带来的不同程度的财富为透视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它们也是理解诸如罗斯柴尔德这种银行的关键因素,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此类债券的主要做市商。实际上,通过调整现有的政府借贷制度,让债券更便捷地流通,罗斯柴尔德家族等于是创立了现代形式的国际债券市场。早在1830年,一个德国作家就注意到,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从1818年引入了债券这种新发明,

    每个持有国家债券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程度在几个不同的地方,无须舟车劳顿就能就近收取利息。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可以在伦敦、那不勒斯或者巴黎支付奥地利金属货币的利息、法国的定期存款利息以及英法联盟的债务利息。

    本书的核心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花费大量心血建立并发展的国际债券市场,尽管他们同时也在其他许多金融业务上投注了大量的精力:金银块交易中介和金银提炼,接收和贴现商业票据,直接买卖商品,国外交易所交易和套汇,甚至涉足了保险业务。这些活动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存款和借贷业务,于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向一些经过选择的客户——通常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希望拉拢的皇室和贵族成员——提供一系列的“个人银行服务”,从大额个人贷款(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王子)到最高等级的私人邮递服务(如维多利亚女王)。与巴杰特的印象相反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有时也会接受这些独一无二的客户的存款。他们同时也是主要的工业投资商,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重要性通常被低估了。

    随着铁路的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交通系统的转型成为可能,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是众多支持铁路修建的财团之一,当时的铁路从法国、奥地利和德国境内开始修建。实际上,到19世纪60年代,詹姆斯•罗斯柴尔德已经建成了泛欧铁路网,北至法国、比利时,南至西班牙,东到德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从很早的时候开始,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涉足了采矿业。从19世纪30年代兼并西班牙的阿尔马登汞矿开始,他们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又急速扩大了在矿业方面的产业规模,投资黄金、铜、钻石、宝石和石油矿业。与他们最初的金融业务一样,他们的矿业也是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从南非到缅甸,从蒙大拿(美国西北部一州)到巴库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产石油。——译者注。

    本书的主要目的便是要阐述现代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最不寻常的一家企业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不过,它并不仅局限于狭窄的经济史。因为,这个公司的历史与这个家族的历史是相互交织、难以分割的:之前的历史学家(以及电影制片人)经常使用“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词,也被许多与这个家族同时代的人使用,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本身,以彰显团结。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定期修改和更新合伙协议来掌控家族的商业活动以及日益庞大的利润分配;在罗斯柴尔德家族获得成功的秘密中,与合伙协议同等重要的便是它的婚姻协议,他们一直恪守“族内通婚”的规则——即罗斯柴尔德与罗斯柴尔德结合,这样就能保证整个家族资产的完整——也能够防止“外人”分占。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女性成员嫁给家族外的人时,她们的丈夫就被禁止直接参与家族业务,这些女性成员同样被剔除在外。家族合伙的理念也通过世代相传来?保家族企业的永存和增长。不可避免的是,家族的整体野心与“不幸”使罗斯柴尔德成员的个人意愿之间也存在着冲突。老迈耶•阿姆谢尔去世之前强势维持着整个家族,强调整体的野心,但他去世之后的罗斯柴尔德成员却几乎没人具备这种奠基人对工作和利润无休止追求的热情。父亲们对儿子们失望之极,兄弟们相互憎恨;爱似乎并不需要,甚至是被禁止的。表亲通过婚姻强扭在一起,丈夫、妻子经常反目。所有这些,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与那些享誉19世纪以及20世纪早期的小说中描绘的大家族共通的地方;如萨克雷刻画的纽科姆家族、特罗洛普笔下的帕利泽家族、高尔斯华绥描写的福赛特家族、托尔斯泰呈现的罗斯托夫家族,以及托马斯•曼笔下的布登勃洛克家族(幸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家族不在此列)。当然,19世纪时的大家族比比皆是——出生率高,而且对于富人来说,死亡率又低——可能仅从这方面来说,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是一个“例外的家族”(海涅曾这样评价过这个家族)。

    因为如此富裕,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能够轻易地得到与欧洲贵族同等的物质条件;他们在克服各种法律、文化阻碍,得到上层地位方面获得的成功,是19世纪社会历史研究中最受关注的课题之一。由于老迈耶•罗斯柴尔德被禁止拥有自己的住宅(现法兰克福犹太博物馆)以外的任何资产,所以很容易理解他的5个儿子对土地以及大房子的渴望;尽管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宏伟“宫殿”和住宅是其第三代修筑的,这些也成为这个家族让人景仰的“纪念碑”。与此同时,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在致力于追逐和获得名誉、头衔与其他荣耀,进而获得最终的“奖品”——1885年被授予英国贵族地位。这个家族的第三代还涉足了狩猎和赛马,这些都是典型的贵族消遣项目。他们在融入社会方面也有着相似的过程,这方面能够从他们在文化领域的活动中探寻到:詹姆斯和他的侄子们对艺术品、装饰品以及家具的收藏有着很大的热情,他们也将大部分收藏传给了自己的后代;他们还在自己的关系网中揽入了许多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和海因里希•海涅)、音乐家(最著名的是弗雷德里克•肖邦和焦阿基诺•罗西尼),以及建筑师和艺术家。从很多方面看,罗斯柴尔德家族都是19世纪的“美第奇家族”Medicis,15世纪掌握整个佛罗伦萨的意大利贵族,家族成员多是实力强大的商人和银行家。——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