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怎样才算“会讲话”(14)

我的一名学生在期末总结中写道:“过去讲话不懂得加手势的妙用,现在天天练习讲话时的手舞足蹈,已经变成了习惯。上课发言,与同学交谈,都不自觉地手舞足蹈,生动形象了很多,越来越喜欢这样讲话的感觉了。”

三是练胆。

练胆就是通过主动上台,反复上台,进行笑定、眼定、站定的三定训练。练出胆量,治好上台恐惧症:手抖、脚颤、脸红、心跳。

四是练脸。

练脸包括练习微笑,练习眼睛和观众的交流,练习讲话时眉飞色舞。通过反复练习,使面部肌肉养成微笑的习惯,养成眼睛大胆和观众交流的习惯,养成讲话时眉飞色舞的习惯。

五是练脑。

首先可以通过左脑练习来训练逻辑思维。比如进行言而有序的训练,让学生加手势来练习这段话:“勤于思,敏于行,要学会三道:第一,闻道;第二,悟道;第三,行道。”说“第一”时,要伸出一个手指;说“第二”时,伸出两个手指;说“第三”时,伸出三个手指。反复做这种口到、手到的练习,就可以进行讲话有条有理的训练。当练成习惯后,说话就能做到言而有序。

还要通过写“一字悟”的方式来训练逻辑思维。“一字悟”就是指每练习一个单元,写一篇学习感受的作业,要求用一个字来总结观点,用50个字来加以解释说明,通过反复动笔动脑来进行一简二活的训练,学会讲话观点简洁好记,举例生动好听。

其次可以右脑练习来训练形象思维。例如,通过加手势练诗歌的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形象性。加上手势背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句,双手自下而上缓慢托起,想象眼前出现紫烟的形象,双手从上往下做往墙上挂东西的动作,脑海中浮现出瀑布的镜头。这种“双人舞”的反复练习,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4.练习原则之四:巧练

巧练有三个意思:一是“先号脉”;二是“找药方”;三是“吃药”。

“先号脉”就是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