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笑定、眼定、站定(6)
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妈妈培养三岁儿子练胆量的故事。有一位妈妈带孩子参加单位举办的军民联欢活动。一群军人走上台大合唱。因这也不算是正式的演出,就是大家在一起乐一乐。孩子那时才三岁,妈妈就对孩子说:“你敢不敢走上台给解放军叔叔打拍子?”孩子那时还处于“傻乎乎”的年龄,真的走到台上给解放军叔叔打起了拍子,而且还很有节奏。
这时大家都乐了,孩子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一般”。演唱完后,孩子很光荣地被解放军叔叔抱下台来。有了这次大胆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胆量一下就打开了。后来,这个孩子常常在学校大会上发言,表演节目,神情自然,自信快乐。家学练胆,实际上是给做父母的提出了高要求,从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开始,就要创造条件让他练胆量,对孩子多表扬,不呵斥,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培养胆量的途径之二:自学
没有人教,全靠自己看书,善于观察,向别人偷师学习,虽然在讲话的实践中碰过壁,但百折不挠,不怕被人耻笑,终于练出胆量来,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自学方式。某市体改委有一位科长,胆量过人,有胆有识,越是见到大领导,讲话越来劲。有一次他和主任一起向市委常委会汇报组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的方案,提出要拆行业小公司,组建全市性的国资大公司。
方案一提出,就有常委激烈反对,吓得主任说不出话来。眼看方案要泡汤,这位科长挺身而出,侃侃而谈。他说深圳一家国有控股公司的资产就达100亿元,而我们全市的国有资产加起来不到30亿元,只有拆小庙,建大船,才能抗击风险,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番话说服了大家,最后常委会达成共识,通过了体改委的方案,这位科长也因此番发言,令市委书记印象深刻。后来他连升两级,被破格提拔为正处级职务。
旁人问他胆量从何来?他说,小时候长在农村,自卑害羞,不曾讲话脸先红。上大学后,他突然醒悟,决心突破胆量,参加社团,不放过任何一个上台讲话的机会,还自觉地向别人取经,虽屡遭耻笑,最终修出有胆有识的“正果。”大凡自学自悟成演讲高手的人,如林肯、孙中山、恽代英,都是意志坚强,靠破釜沉舟的决心练就出一个个胆量超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