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第1步:需求分析

项目时间安排的标准是:一周的准备时间,三天的执行测试时间。客户决定将整个测试项目外包出去,因为一是时间紧张,二是他们没有专业的内部测试团队。

由于测试需要在真实的架构上执行,所以需要稍微准备一下测试环境。(参见第二步中提到的方法)

本次性能测试的目标要求进行可用性和并发性的测试。此应用程序要求同时能够有效地支持1000个虚拟用户的负载。正如前文所说,此应用程序要在一天中繁忙的时段同时应对最多380个用户,但是明年这个数字将会大幅上升。

此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确定了10个重点事务的测试。输入数据应用实际上是代表真实用户账户的身份证号码列表,以及提供额外安全保证的PIN号码。目标数据的需求通常是非常简单的可以应用实际应用中的数据,但是实际应用环境中的数据通常是不允许写或更新的,除非在进行任何更新操作之前首先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唯一确定的性能测试就是虚拟用户数持续不断地上升到目标规定的1000个并发用户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中用户上升阶段没有稳定时间(在每一个阶段让用户稳定一段时间再增加虚拟用户)。如果有更多时间,那么设定一个步进参数,它将提供一个更加详细地性能增长过程。

服务器和网络KPI应关注普通的Windows性能度量。此项目没有特别监视应用服务器的或者数据库层的需求。应用服务器的用处最终会体现出来的是它会有效地定位那些性能不佳的Java组件,如果客户端内容渲染[1]的很慢的话,那么将很容易地定位出这些性能不佳的Java组件的存在。

[1]这里的“渲染”指从服务器获取的信息完全显示在客户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