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解 决 方 案
3.2.1 使用外观模式来解决问题
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外观模式。那么什么是外观模式呢?
1.外观模式的定义
这里先对两个词进行一下说明,一个是界面,另一个是接口。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Facade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1)界面
一提到界面,估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图形界面(GUI)。其实在这里提到的界面,主要指的是从一个组件外部来看这个组件,能够看到什么,这就是这个组件的界面,也就是所说的外观。
比如,你从一个类外部来看这个类,那么这个类的public方法就是这个类的外观,因为你从类外部来看这个类,就能看到这些。
再比如,你从一个模块外部来看这个模块,那么这个模块对外的接口就是这个模块的外观,因为你只能看到这些接口,其他的模块内部实现的部分是被接口封装隔离了的。
2)接口
一提到接口,做Java的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interface。其实在这里提到的接口,主要指的是外部和内部交互的这么一个通道,通常是指一些方法,可以是类的方法,也可以是interface的方法。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接口,并不等价于interface,也有可能是一个类。
2.应用外观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路
仔细分析上面的问题,客户端想要操作更简单点,那就根据客户端的需要来给客户端定义一个简单的接口,然后让客户端调用这个接口,剩下的事情客户端就不用管它,这样客户端就变得简单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接口就是客户端和被访问的系统之间的一个通道,并不一定是指Java的interface。它在外观模式里面,通常指的是类,这个类被称为“外观”。
外观模式就是通过引入这么一个外观类,在这个类里面定义客户端想要的简单的方法,然后在这些方法的实现里面,由外观类再去分别调用内部的多个模块来实现功能,从而让客户端变得简单。这样一来,客户端就只需要和外观类交互就可以了。
3.2.2 外观模式的结构和说明
外观模式的结构如图3.4所示。
图3.4 外观模式结构示意图
1.Facade
定义子系统的多个模块对外的高层接口,通常需要调用内部多个模块,从而把客户的请求代理给适当的子系统对象。
2.模块
接受Facade对象的委派,真正实现功能,各个模块之间可能有交互。
但是请注意,Facade对象知道各个模块,但是各个模块不应该知道Facade对象。
3.2.3 外观模式示例代码
由于外观模式的结构图过于抽象,因此把它稍稍具体点。假设子系统内有三个模块,分别是AModule、BModule和CModule,它们分别有一个示意的方法,那么此时示例的整体结构如图3.5所示。
图3.5 外观模式示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还是来看看代码示例,会比较清楚。
(1)首先定义A模块的接口,A模块对外提供功能方法,从抽象的高度去看,可以是任意的功能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2)实现A模块的接口。简单示范一下,示例代码如下:
(3)同理,定义和实现B模块和C模块。
先来看B模块的接口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B模块的实现示意,示例代码如下:
C模块的接口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C模块的实现示意,示例代码如下:
(4)定义外观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5)客户端如何使用呢?直接使用外观对象就可以了。示例代码如下:
运行结果如下:
3.2.4 使用外观模式重写示例
要使用外观模式重写前面的示例,其实非常简单,只须添加一个Facade的对象,然后在里面实现客户端需要的功能就可以了。
(1)新添加一个Facade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2)其他定义和实现都没有变化,这里就不再赘述。
(3)看看此时的客户端怎么实现?不再需要客户端去调用子系统内部的多个模块,直接使用外观对象就可以了。示例代码如下:
去运行看看,是否能正确地实现功能。
如同上面讲述的例子,Facade类其实相当于A、B、C模块的外观界面,Facade类也被称为A、B、C模块对外的接口,有了这个Facade类,那么客户端就不需要知道系统内部的实现细节,甚至客户端都不需要知道A、B、C模块的存在,客户端只需要跟Facade类交互就好了,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客户端和子系统中A、B、C模块的解耦,让客户端更容易地使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