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Mac诞生
【发布日期 2013年6月30日】
“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源于梦想,始于微不足道”。
拉斯金的梦想是“数以百万计的电脑”,是“如果个人电脑能够真正面向个人,那么任何一个家庭都该拥有一台”。但是Macintosh项目初期,整个项目组只有四名研发工程师,四名啊,各位兄弟,这是在做操作系统和硬件工业设计,不是在写移动App!就像秦始皇告诉蒙恬,“兄弟,哥有件事托你办一下,你挑选20名精锐勇士,去修一下万里长城,Okey?You can do it!”,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搁到现在您就算打破脑袋也找不到这样的团队!
这还没完,人少不算什么,您别没事就来捣乱啊。每隔一段时间Mac项目就会被拿出来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是加人加钱,而是啥时候解散?为神马还不解散?好在拉斯金也不是吃素的,每次都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项目化险为夷,又惊又喜。终于有一天,Macintosh被乔布斯盯上了,这下拉斯金老实了,“他妈妈再也不担心他的项目被解散了”,而是什么时候这个项目会被小乔据为己有。
根据乔帮主的各种言行访谈,我相信他对编程有着深刻的认知,但是根据各种史料传记,帮主应该是没有真正写过代码的。没编程但是对编程有深刻的认识,这种行为是无法解释的,所以史称“天才行为”!
虽然不会编程,但是乔布斯非常欣赏拉斯金的想象力,在Lisa项目折戟沉沙之后,乔布斯盯上了Macintosh,不过在帮主的词典中是没有“价廉物美”这个词的。他告诉拉斯金,“你太不高端大气了,搞什么价廉物美呢?咱有钱,不用考虑电脑的成本,要做就做完美的产品,可操作性、图形界面、性能,一样都不能少”。洗脑完毕,乔布斯开始让工程师为Mac换上性能强劲的摩托罗拉68000,用来支持鼠标和华丽的图形效果。工程师这一次站到了乔布斯这一边,哪个程序员会不希望自己的程序跑在更好的硬件上呢?
终于,乔布斯代替拉斯金接管了Macintosh项目组。当时的乔布斯迫切希望用Macintosh再次证明自己,他开始动用自己的资源和现实扭曲力场来改造和影响Macintosh项目组成员,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优秀的技术天才加入Macintosh的研发。乔布斯甚至不切实际的希望Macintosh能在1982年左右发布,他的激情和工作方式虽然让项目组成员间歇性崩溃,但同样在激励着他们奋力前行,实现了很多似乎不可能完成的天才技术创意。
Macintosh研发期间那个著名的缩短Mac启动时间的故事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有一天乔布斯走进负责Macintosh操作系统的工程师的办公隔间查看电脑演示,随即开始抱怨系统启动时间太长了。像所有程序员一样,那个工程师开始解释balabala……,乔布斯打断了他,说,如果能够救人一命的话,你愿意让系统的启动时间加快10秒吗?工程师说可以考虑。乔布斯拉过白板开始计算,如果500万人使用Macintosh,每天开机多用10秒钟,那加起来每年要浪费的时间大约是3亿小时,如果我们把这些时间节省下来,那每年就相当于挽救了数以百计的生命。
工程师一听吓尿了,几个星期后乔布斯回来一看,系统的启动时间减少了28秒。年轻时的乔布斯虽然工作方式方法上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是他能够看到宏观层面的东西,从而激励别人奋勇向前。
终于,时间来到1984年,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延期之后,Macintosh要发布了,乔布斯为此策划了著名的“1984”广告,这是一个注定名垂千古的广告片,但第一次给苹果董事会成员播放时,大多数人居然认为这是看过最差的广告片(你们就知道大部分光管理不干活的人有多么没品了吧)。不过乔布斯和沃兹都非常喜欢这个广告的创意,甚至沃兹提议广告费由他和乔布斯一人一半承担(厚道的沃兹)。经过努力,1984广告按照原计划播放。
1984年1月22日,在第十八届美国职业橄榄球“超级碗”大赛中,苹果公司播放了这段构思独特的广告片“1984”。广告借用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映射IBM对市场的垄断和不思进取,把Macintosh作为挑战IBM的新生力量,在广告的结尾,屏幕上出现广告词:“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推出Macintosh电脑,你就明白,为什么今天的1984不会变成《1984》”
“30年过去了,IBM似乎又开始不思进取了,但这次IBM的角色已经从当年的老大哥变为时代的follower,能否跟上还要看其自身的变革力度”
这则广告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效果,最终被《电视指南》和《广告时代》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商业广告。
从此,Macintosh拉开了另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