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那些沉没的项目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4日】

    上一期谈了沉没成本的问题,很多读者表示意犹未尽,非要问我哪些项目沉没了,这可谓哪壶不开提哪壶,看热闹不怕事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如此,那我就缅怀一下我经历过的那些失败的项目和沉没的成本,让你们的周末更加愉悦一些。

    alt

    互联网的泡沫

    1999年底,我离开北京的郊区顺义,离开堆满散热器的车间,来到北京,看着北京四环上一路的滚滚红尘,我心想,这才是我要的生活!2000年,初入IT江湖,伴随着第一波互联网浪潮的冲击,我第一个真正参与的项目是洪恩在线。洪恩软件当时就在五道口的东升乡楼里,对面就是清华大学东门,公司学习和学术氛围很浓。那时使用的编程语言是Perl、Shell、HTML和JavaScript。那段时光美好的令人发指,全公司80%的员工投入在网站建设上,其中大部分是程序员,大家都青春年少一腔热血,持剑四顾眉宇苍茫,每个人都像贪婪的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并拼命编程。

    当时我们的日程表是这样的:上午11点左右,一堆睡眼惺忪的程序员踢踢踏踏走进办公室,打开自己的个人电脑,勤奋的人会噼噼啪啪的编写一会程序,慵懒的就会浏览一下网站的流量和论坛评论,等到12点去食堂吃饭,吃完饭休息一下,下午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路遥当时写《平凡的世界》时号称“早晨从中午开始”,我们同样如此。每天的下午和晚上是大家效率最高的时候,那时候只听到噼噼啪啪的键盘敲击声和嗡嗡的讨论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左右,有人开始离开,我们一般会继续编程到凌晨,每晚12点左右要更新程序和网站内容,做完这件工作之后,大家就会放松一些,开始看书和学习一些前沿的技术,到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就是我们每天的happy time,几个人开始联网打对战游戏,比如三角洲、雷神之锤等,慢慢天光发亮,我们就知道睡眠的时间来临了,各自蹿回公司的宿舍睡觉,等待下一天的来临。

    那段时光是如此美好,以至于我开始怀疑它的真实性,无论如何,我在那个阶段得到了肆意的成长,身边都是清华北大的牛人,只要你想学就会有无数的新鲜玩意等着你,每天我们都被新的技术和潮流冲击着,并幻想这种生活能长长久久的持续下去……

    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接下来便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很快互联网的泡沫破灭,无论投入了多少,公司必须要考虑自己的现金流了,大批的人撤走重新去开发教育产品,但是网站开发积累了大批的程序员如何处理?总不能把我们收拾一下埋在清华园里,虽然可以埋葬回忆,但埋人显然是不对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新启动一个项目,叫做数字校园,准备使用最新的技术Java实现,新的一段历程又开始了。

    洪恩在线经过大跃进式的轰轰烈烈之后悄然沉寂,究其原因就是随风而动,但是那个年代因此交学费的,可不止洪恩软件一家,所以这个沉没的成本,可以归结为历史原因。

    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当时的定位是基于BS架构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大部分功能使用浏览器操作,少数类似排课引擎要安装客户端。主要技术架构J2EE,支持Windows、Linux、Unix,数据库采用PostgreSQL,Http Server是IIS+Tomcat或Apache+Tomcat,主要语言是java和jsp,其他用到的语言包括汇编、C、VC、Shell等,当然前端的HTML和JS是少不了的。

    为毛会扯到汇编上呢?这个问题我也郁闷,汇编是我当时的老板写的,我之前提到过这位“三无人员——无论操作系统、无论编程语言、无论数据库”,他的风格是能把简单的事情搞的巨复杂,也能把复杂的技术搞的巨简单,当然最终的结果是把问题搞定,把菜鸟搞晕。当时那些汇编程序应该是用来做产品License验证的,但现在想来我觉得他的精力更应该放在卖License上而不是保护License上。

    为了在浏览器上模拟客户端程序的效果,我们使用xml数据岛的技术实现浏览器异步加载,后来类似的技术有个更时髦的名称叫AJAX。为了实现智能排课和分班,我们走访了很多学校,编写排课和分班算法,分别实现了在线版和离线版……

    经过以上结案陈词,我们就知道,在这个案子里,无论是技术水准还是业务理解,我们在同领域都处于领先的地步,我们的团队对成功是如此笃定,就像一个优秀射手在连续错失多次良机之后,面对空门我们相信这个一定会进……我们猜对了开头,却想错了结局,球再次滑门而过,射手爬起来泪流满面,md原来是国足射手!

    总之,数字校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好运,虽然我们的产品不错,但是理念超前,曲高和寡,洪恩本身缺乏企业级产品的运营和销售经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也没那么迫切,在坚持了两年的研发和销售之后,最终这个产品也以缩减编制告终,我在这个阶段也开始成长为一个技术管理者,帮助产品负责人协调各种技术牛人的工作,当然我编写的代码并不比别人少。但是项目的沉没给我带来的挫败感远远大于成长的喜悦,对此我无能为力。一切似乎都没有落在“点”上,沉没没有注定却依约而来,让人唏嘘感慨!

    由此我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通晓天下武功而百无一用,其实和不出家门的书生也没太大区别;学尽世上技术但做不出成功的产品,一样是毫无意义。所谓知行合一,实在缺一不可!

    当培训遭遇非典

    时间来到2003年,公司老板目光炯炯,准备开辟培训市场,他告诉我们失败不可怕,目光坚定勇往直前一定能成功。我当时的老板具备一定的现实扭曲力场,我们透过婆娑的泪眼看到他坚毅的面庞,再一次相信了真心与梦想,我们开始规划培训帝国的荣光……

    洪恩教育当时的英语培训力量还是很强的,为了做出差异化的培训,除了准备师资力量和多样化的课程之外,我们还设计了一套英语培训系统,系统不仅可以记录学员的信息、学习进度、学习课程,还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对话和练习,讲师会对学员的文字作业和视频作业进行点评,形成了一套教学、视频反馈、文字反馈、点评、成长、教学的闭环培训体系,这套系统的开发任务主要由我和另一位程序员完成,那哥们是清华的硕士,人称阿黄,一手VC写的十分俊朗,经过严肃的讨论后确认,用C#写培训系统,VC实现视频引擎。当时我们的效率还是很高的,系统很快上线,场地、学员、设备一应俱全,一切都在往成功的方向挺进,然后,就非典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的状态从打鸡血直接转换成泄了气的皮球,乾坤大挪移也不过如此。我躺在宿舍望着天花板痛苦的思考着中国IT的未来,心想,这行业到底是不是人干的?看看吧,Mac君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些木有答案的问题了,各位初入或将入IT江湖的师弟师妹师侄,我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

    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做了一个看似“错误”的决定(兄弟们,所谓长考出坏招就是这样滴!),洪恩依然在不断寻求突破和机会,但我已经疲惫不堪了,最后放弃了做管理和做游戏的尝试,离开洪恩去做其他事情。结果原来那票兄弟2004年成立完美时空,度过了一段极其艰苦的岁月之后,成功开发出了诛仙、七侠镇等经典游戏,并于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呜呼,这也就是坚持的力量吧,美好的结局总是送给坚持到最后的人们!

    之后我又经历过一些失败的项目和沉没的成本,不再一一细数,总之,技术不行、时机不对、策略失误、公司基因等等,每一个因素都可能会导致项目的沉没,而坚持,有时降低成功率,有时提升成功率,时也命也,就是如此!

    最后用一首送别的词来送别这些沉没的项目: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