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程序员——王小波
【发布日期 2013年4月12日】
喜欢读书的人,我想对王小波都不陌生,他是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英年早逝。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做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以及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伊塔洛·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我读过王小波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读过沉默的大多数,读过红拂夜奔,读过似水流年,但是最近才知道,原来王小波是一个伪装成作家的程序员(这位同学不用站起来了,不知道这是调侃么)。
王小波很早就接触了计算机,1988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获硕士学位,那时就知道Macintosh,玩过IBMPS/2。
90年学习FORTRAN,开始进行数据统计,并开始在北大教统计学。
91年搞了个用调整字模发生器方法输出汉字的系统,并发出嗟叹:嗟夫,不过现在我对微机已无兴趣,因为发现写小说也可赚到钱。一代天才作家终于开始写小说了,但他依然没有停止编程的脚步。
92年开始写C,“用C编的软件已经用熟,并做出了各种写小说的工具,别人的软件已不用了。现在主要是写书赚钱。从今年初开始写长篇,首先做了写长篇的专用软件,现在基本调通,开始写了”。
93年开始搞汇编,“下决心买了一台286,这些日子在改造软件,作了不少汇编工作。其核心是它在虚拟保护方式(virtual address protected)下工作,以便利扩展内存(expandedmemory)”。
……
如果王小波不那么早辞世,估计会有更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和软件产品留下。谁说文科生不懂技术?谁说程序员不能写书?这才是技术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啊……
点击原文,查看王小波的软件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