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坚持和沉没的成本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8日】

    快速解决掉晚饭之后,我跳上坐骑,快马轻裘赶往机场(不是说不让养马么?),今日帝都天气极佳,奔驰在高架桥上可以看到远远的山脊,山顶覆盖着层层波浪也似的云彩,将落未落的夕阳把最后的光晖洒落在山顶和云层,紫霞满天,让人产生一种这就不是北京的错觉!一路顺风,耳边听着谢天笑、鲍家街43号、左小、声音碎片、超级市场的歌,很快就抵达三号航站楼,停好车蹿到航班接机的B口,一打听,好吧,早来了两个小时。

    alt

    找了一个蚊子多的地方(这当然是后来才发现的)坐下,左右看看大家都在玩手机,要么刷微博要么玩游戏,做为一个有志中年,我决定把手机放进口袋,拿出iPad mini开始阅读一直没怎么看的“推荐系统实践”,一口气读了一个小时,直到蚊子开始提醒我,该歇歇眼了,我发现胳膊腿上有不少提醒的痕迹,于是我也觉得该歇歇了,当然另一个原因是看到算法部分实在看不下去了。

    于是我换了一个蚊子少的地方,打开第二本“清醒思考的艺术”,开始读第五节“纠缠于沉没的成本”,感觉挺有意思,比算法好玩多了。文章开篇就举了个例子,丈夫陪妻子看电影,比如电影叫“中时代”,看到一半丈夫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亲,咱回家吧”。妻子不同意,“钱都花了,别说中时代,就是小时代都特么得看完”!这就是沉没成本!不管是谈恋爱、做项目、创业、投资都会面临这沉没成本的问题,基本的句式就是『我们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我们已经牺牲了这么多……』。纠结于过去的沉没成本,会让人感到痛苦和犹豫不决,该放手时要放手,大概就是这章要表述的思想。但是作为一个拧巴的程序员,Mac君有话要说。

    我个人曾经参与过很多失败的项目和产品,其中大部分是在研发和经营过程中被叫停的,也就是不纠缠于沉没的成本,这也许是对的,但有几个项目我至今耿耿于怀,我不知道坚持下去是否有成功的可能,毕竟后来同类型的东西有坚持下来的成功者。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那些沉没的成本是否真正沉没了,你只能沉默的坚持,希望坚持到最后的水落石出。

    我曾经写过一句话:你一直坚持着最后失败了,就是固执不懂变通。中途转向失败了,就是没有再坚持最后一公里。相反,如果你一直坚持着最后成事了,那就是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转向成功了,那就是灵活柔性随需应变。可见选择是一件多么艰难而奇妙的事。是沉没的成本还是沉默的坚持,都是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时候是命数,有时候是形式,只要是自己选择,接受就好了,只能这样。

    当Mac君思绪万千的时候,两位领导的座机已经稳稳的降落到了首都机场,看到迎面而来的笑容,我感觉书没白读,上车回家!

    再说一句,有条件有时间的时候,尽可能去机场车站接接家人朋友,那种笑容确实非常让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