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是BS架构的,基于JDK1.3构建,由于一直在linux上编程(当时Java几乎没有像样的IDE,Eclipse、NetBeans、IDEA等后来如日中天的工具,有的刚刚起步,有的还在孵化),所以Mac基本上是被我们当做Unix用的,印象中移植并没有太大的工作量,细节也不记得了,反正当时Mac对我来说就是一个Unix Server,以至于我现在完全不记得当年那台Mac服务器是什么样子了。

    后来有另外一个组的兄弟要做音乐,公司专门给他配了一台Mac Pro,价格相当昂贵,那个兄弟估计也是没用过好东西,护的紧,基本不让我们这些土鳖程序员靠近,那时候Mac OS X已经告别了9,进入了10。如果记忆没有失误的话,那个系统用的是Mac OS X 10.2Jaguar,其华丽的界面让一直用土土的windows的程序员口水留了一堆,但当时我们已经被Liunx下各种华丽但不实用的GUI伤透了心,像GNome,KDE基本都是浮云。于是苹果在我眼中就是个酷酷的操作系统,界面优美,适用于图形图像视频制作,价格贵的离谱,用来工作娱乐神马的,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了。

    现在留下的印象就是头发杂乱的流浪歌手,谈着吉他,安详的坐在Mac Pro前调音和谱曲的画面。那个兄弟叫老郭,专门为软件做音乐,经常对我们这些不懂艺术的程序猿说,嗯,你们都是土鳖,就知道编程,多无聊。当时我想,这话反过来说,也成!

    我在洪恩软件一共工作了3年半的时间,这段经历让我的能力和见识得到了长足的成长。期间做过互联网(没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波互联网神奇泡沫,一触即溃),基于Perl构建洪恩在线网站;做过企业级软件数字校园,基于Java和Jsp技术;做过英语培训软件,基于.Net和C;还管理过儿童产品事业部。不过让人伤感的是,我参与的大部分软件项目都以失败告终,洪恩在线遭遇互联网泡沫,数字校园过于超前,销量一般,英语培训碰到2003年非典,完全无人问津(这部分内容在“缅怀那些沉没的项目”一文中有述)。当时洪恩的主要的业务还是电脑教育、高教、英语、儿童软件等,现金流良好。但安则思变,公司开始尝试其他的业务类型,比如互联网、游戏、企业软件、培训等等,这些项目我基本都参与了,但成者寥寥,这对当时年少轻狂的我来说打击非常大,经常参与失败或无疾而终的项目会让人产生对己对人的怀疑和不自信。

    要么留下来继续坚持,要么出走寻找新的挑战,这是很多人当时的选择。有些人选择坚持,有些人选择离开,留下的很多技术人员组成了后来的游戏公司完美时空的技术和策划班底,完美时空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发展得非常好。离开的人,则就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精彩。

    所以说选择这个动作真的很神奇,人生漫漫征途,到处十字路口,每次选择就把你带向一个完全不同的路和沿途的风景,我们只能慨叹,嗟夫,人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时我选择了离开,那段时间是1999到2003年。在这段时期里,地球的那一边,乔布斯正在重新整肃苹果,在进行了精兵健身并相继推出了iMac和iPod,苹果正在一步步走向巅峰,只不过还没有看看到这家没落帝国的潜力,在国内,Mac仍然是稀有物品,我也仅仅见过两款。(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