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梦想还在吗?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17日】

    每个孩子从小都怀揣梦想,积极上进,在充满无穷可能的选择里为自己编织最灿烂的明天。我想大家小时候都这样吧,没人从小立志要做个坏人或者流氓,很多时候别人问你的理想是什么啊?回答多半是科学家、作家、医生、老师,从来没见过一个孩子从小信誓旦旦的要做一个黑社会或贪污犯。即使人们长大了,由于各种原因变成了坏蛋和流氓,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做个好人而不是坏蛋。

    alt

    但是,你年轻时候的梦想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Logo,而且是个会变的Logo,比如苹果最初的Logo是这样,后来变成了这样(见附图)。我小时候因为作文被老师读,想当作家,因为参加数学竞赛,想当数学家,因为练毛笔字,想当书法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长大的过程中没有把这个Logo丢掉,你还在想要做点什么或改变点什么,你没有变成小时侯痛恨的那些人,这就够了。

    人长大总是伴随着痛苦,现实变得越来越现实,那些无限可能都变成了没有可能或很小可能,这东西是很残酷的。当年我进入洪恩软件的时候,大概24岁,洪恩的总裁也姓池,比我大4左右,清华的本科生,当时已经拥有一家几百人的全国知名的科技教育公司。那时我暗暗的想,自己在28岁的时候,也要发展成什么样……这就是我当时的梦想。于是拼命工作、彻夜编程、努力学习,但是毕竟资质和眼界在那摆着,28岁了,有提升,但是远远到不到我设定的梦想。这时候你就会慢慢认识到,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或者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通过长期艰苦的练习和有意识的提升,资质、环境、勇气、运气等同样重要。

    然后很快你就三十了,三十而立,梦想似乎已经远走,每个人都在感慨,这么多年付出了真心却收获了一堆下水,不知道那些真心和梦想都去哪了,不是说能量守恒吗?都他妈去哪了?其实都在,它们就藏在某个角落默默的等着,一旦你准备重新上路,它们就会跳出来,指引你前行。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还想做事,而不是混世。有人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如果你把不感兴趣的事情都做好了,一旦你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你得做得多好啊。

    我自己离三十已经很久远了,正在加速冲向四十不惑的那条金线。子曾经曰过,四十而不惑,好像是告诉你到了40岁就什么都明白了,我曾经期望着大彻大悟的那一天的到来。后来我发现子就是个骗子,他的意思是你到了40岁,该明白的都明白了,不明白的估计你也不想去明白了,所以就不惑了。但现实的情况是,如果你一直在思考、读书、实践,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到了40岁,你会发现不是不惑,而是有了更多的惑。这种未知的恐惧可能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附图是苹果Logo的变迁,大部分人熟悉被吃了一口的苹果图案,但不知道第一个图是什么意思。那是苹果公司最早的合伙人韦恩设计的第一代苹果Logo,图案是一个缠绕了缎带的徽章,徽章正中是牛顿在苹果树下读书的场景。所以说乔布斯的苹果和牛顿的苹果,还是有点关系的。

    乔布斯、沃兹和韦恩创建了苹果公司,但韦恩在公司成立没几天就卖掉了公司股份退出了,因为他觉得乔布斯和沃兹太孩子气了。多年以后苹果成了伟大的公司,有人找到韦恩,问他是否后悔退出苹果,他的回答是,一点也不,我喜欢现在的生活。所以说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后悔也没用,还不如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