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互联网+”时代

    苹果在1997年前后拍摄了“Think Different”( 非同凡“想”)系列广告,其中一个版本是乔布斯亲自掌勺配音的: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
    他们桀骜不驯
    他们惹是生非
    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
    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
    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
    我们为这些家伙制造良机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1995年,尼葛洛庞蒂教授在其力作《数字化生存》中,向我们描绘了数字时代的宏伟蓝图,并阐明了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发展的宏大趋势。今天,书中描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种种新面貌多数已经实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起点,开始了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和全连接智慧世界的新旅程上,人类会选择怎样的方向进化?技术将遵循怎样的规则演变?商业在基于怎样的秩序重构?这样的探索之旅充满新奇,唯有洞察和拥抱新变化,才能适应时代,才能引领时代。[54]

    华为展望“互联网+”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时,指出五个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伙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

    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互联网将深度改造传统产业。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并改造了价值传递环节,当前,开始向产品研发和制造等价值创造环节进行渗透。如特斯拉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定义汽车。

    信息和数据经营成为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将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垄断和不对称。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比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的经营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权利向用户转移,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汇集用户的智慧构建新的制高点。要让客户参与到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汇集用户的智慧,企业才能和用户共同赢得未来。

    借助ICT技术实现创新,重新定义市场,ICT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企业ICT系统向“产品数字化、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发展,正在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55]

    “互联网+”最让人期待的可能还不是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而是对能动性最强的个体的激发、激活,以及他们自动自发对创新的追逐或对创业的热情。当“双创”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年轻人洋溢青春的光彩,携手成为创新创业生力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主力军的时候,那才真正是我们实现中华复兴与“中国梦”的前夜。

    “互联网+”指明了创新创业的方向,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和创业的环境;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降低了创业边际成本,促进了更多创业者的加入和集聚;而创客是“互联网+”的伙伴和推动者,创客的创新创业对于推进“互联网+”向各个传统行业、各个垂直领域、各个价值环节的渗透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可以和使用者、用户进行直接的接触,缩短了和创业者、用户的距离,也加快了创新的步伐。”科技部部长万钢说。

    李克强总理点赞创客不是偶然的。据报道,目前,中国民间的创客团体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形成以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上海新车间为三大中心的创客生态圈。业内人士认为,如今传统的工业化量产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而创客这种自下而上的科技创新者能够弥补和拓展大工业的模式,促进新科技和新需求更快地对接。但是,从创客到真正创业,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资金、技术、产业链以及品牌营销等方方面面的配合。[56]

    那么,究竟什么是创客呢?创客是那伙不安分的人——

    他们搞分享,他们玩创新;

    创造是他们的信仰,“创活”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沟通与互动方式,也更钟情于自己认可的管道与界面;

    他们乐意称自己是“数字牛仔”或者是互联网“土著”,但又不愿意被标签化;

    他们一面展示着对世界的责任和优雅,一面愤世嫉俗甚或恶毒诅咒意见相左者;

    他们有些讨厌传统意义上的“组织”,但对类似于创客空间、创客公会又有很强的接纳力;

    他们更敢于不断尝试用不一样的方法去找到解决原有问题的思路;或者他们推己及人,试着解决未被满足问题的方法;

    他们追求独立,享受创新,乐于分享,喜欢标新立异;

    他们也可能对拥戴某些“部落”首领、技术精英、意见领袖有着异乎寻常的激情……

    其实,创客与其说是一种称谓,不如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创客就是你,或者在你的身上也能找到创客的影子。

    当斯坦福大学的预言学家保罗·萨福(Paul Saffo)将美国经济发展历程概括为生产者经济、消费者经济、创造者经济时代(1998年以降)三个阶段之后,人们开始接受这个“创造者社会”,开始观察这个“自媒体”的世界,开始思考创造者经济的规则与创客时代的管理。

    创客并非在创造者经济时代到来以后才产生的。创客具有自发性、自我主导性、乐于分享、希望肯定,他们可能并不受雇于任何组织,他们的特质正如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即技术、娱乐、设计)大会受邀者要具备条件所描述的那样,“有好奇心、创造力,思维开放,有改造世界的热情”。其实,孔子、老子、释迦牟尼都是创客;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称得上活跃的创客;每一名作家其实都是一个创客;大家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其实就是创客协作工场:投资人花钱请人写剧本,定导演,选演员,制作场景,组织表演,并用摄影机将表演记录下来,压缩成胶片,再把经过取舍、剪辑、合成的影片放给观众看,观众甚至在制作前和观影中都可以参与、主导这种创造。

    但是出现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创客:新工业革命》[57]一书中描绘的“创客运动”(网民和现实世界的交集)则是今天的事情。因为全球化、数字化、交互实时化、管理文化变革、知识产权制度让人人成为创客变得可能,想来这些大体是创客时代的驱动因素。安德森预测,“创客运动”是让数字世界真正颠覆现实世界的助推器,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浪潮,全球将实现全民创造,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

    创造者经济时代的开放性、连接性、生态性的影响是深远的。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的振臂一呼与开放合作践行,催生了自由软件基金会,并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平台Linux。正如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红帽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实如此形容“开源”的魅力:“抓起手来,什么都没有;张开手,你将得到一切。”Linux的意义绝不仅限于鼓励开放附有源代码的软件这件事情本身,从Wiki到脸谱网、推特,从App Store到安卓,从众包到众筹,从微信到亚马逊Kindle电子书店,我们都不难发现它的影子。

    创造者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分散性、自主性、交互性。关系结构的变化,交互的要求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交互的界面更是日新月异。同时,众包与创客都大量充斥着虚拟性、动态性、陌生合作。组织、团队、边界、协同、能力、资源、价值、优势等等都可能正在被重新界定与看待。此外,创客时代对开放、社区、关系也进行了重新定义,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人人自媒体,个个麦克风”的透明时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埃里克·冯·希佩尔(Eric von Hippel)教授指出我们忽略了一种重要的资源——消费者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在进行了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创新的民主化”,认为消费者创新将成为一种不应被忽视的趋势。他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产品设计应由原来的以生产商为主导,转向以消费者为主导。

    张瑞敏把海尔商业模式变革的目标确定为“三化”: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公司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创业公司。

    数字社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数字社会和物理社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互联网+”成为传统行业创新的焦点,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重构的起点。

    对于个人来讲也这样,可能我们会迈入这样一个时代——让我们自己的知识、资源、关系、人力资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游戏规则的设计、制定,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过程中去,我把它称为“价值正义”。

    “互联网+”核心就是连接一切,连接一切会给我们整个的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格局,和更值得我们去预期的、和我们个人衔接更紧密的未来!

    祝福每个人、每家机构都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互联网+”时代!祝福我们的国家在新征途上融智融力,通过“互联网+”更好地连接世界,强化国家竞争优势,提高思想与文化的输出力,并给每一个个体更多面向未来的自由想象空间!

    张晓峰

    价值中国会联席会长

    “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

    “价值中国智库丛书”主编

    [54] 华为,2014年报——行业趋势篇。

    [55] 华为,《用趋势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http://www.huawei.com/cn/special–release/hw–323283.htm。

    [56] 余建斌、邓圩:《“创客”缘何引总理点赞》,载于《人民日报》,2015年3月19日。

    [57] 《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文版已于2012年12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