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
    现代金融工程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1919年在波士顿发源的庞氏骗局。卡尔洛·“查理”·庞兹(Carlo“Charles”Ponzi)声称他有能力利用国际邮政票据套利,许诺90天可获利50%,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投资者。为了建立信用,他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利润返回给旧投资者——这是典型的金字塔骗局所用的花招。庞兹很快就募集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1920年,《波士顿邮报》刊发文章质疑庞兹的做法,于是有关方面对庞兹展开了独立的审计。审计表明这是骗局,投资者要求退钱。到最后,平均每个投资者只收回了37%的资金,庞兹被判了几年有期徒刑。20世纪20年代末期,出狱后的庞兹死不悔改,又开始兜售佛罗里达州一些毫无价值的土地。

    具备上述四个优点的“细水长流”计划明显是个好方法,宽特科技的管理层现在只要决定每年增加多少虚假利润就行了。这个决定也是很容易做出的。管理层首先考虑三个他们想要满足的合理条件:

    首先,他们希望这个“细水长流”计划能够持续不断地实施20年。

    其次,他们希望在这20年里面,宽特科技每年披露的利润增长幅度都差不多,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宽特科技每年的年报披露的利润增长都很稳定,那些代表机构投资者的理财分析专家将会给予宽特科技的股票较高的估值。

    第三,为了维护年报披露的利润的可信度,他们不想引起投资者的怀疑,所以即使在第20年,宽特科技从设计发电厂得到的利润率也不会高过40%。

    确定这些要求之后,管理人员计算起来就简单了,因为他们已经估算出宽特科技的收入和盈利将会在未来20年里每年增长20%。管理人员很快决定利用他们的“细水长流”计划,让宽特科技的披露利润每年增长28%,而不是像该公司的创始人老老实实地报出20%。

    就这样,这个“现代金融工程”大骗局逐渐将宽特科技推向悲剧的下场。人类历史上没有几个臭名昭著的大骗局能比这场骗局干得更漂亮了。根据会计师核准的年报,宽特科技的利润每年增长28%。除了少数几个公认的不切实际、过于迂腐、愤世嫉俗的怪物之外,没有人批评宽特科技的财务报表。该公司的管理层继续执行创始人从不分派红利的做法,这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宽特科技年报的可信度,人们相信它每年的盈利增幅确实达到了28%。在那种通常破坏现实认知的巴甫洛夫联想反射效应的影响之下,认为宽特科技拥有大量现金等价物的人们万万不会想到其年报披露的部分利润竟然是伪造的。

    因此,在“细水长流”计划实施了几年之后,宽特科技的管理层自然想要让该公司年报披露的每股盈利继续以28%的速度增长,同时大幅度地虚报公司持有的现金等价物的增长。这种办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等到这个时候,宽特科技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已经非常高,通过不匹配地逐步增加购股权持有量,公司管理层开始相应减少用现金支付奖金,或者相应减少回购宽特科技的股票。管理层很容易意识到,这种改变极大地完善了他们最初的计划。这不但使得他们虚报盈利的做法因现金加速增长而变得更难以察觉,而且还为宽特科技引入了庞氏骗局效应或者连锁信效应,给包括管理层在内的现有股东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在这个时候,管理层还解决了最初的计划中的另一个漏洞。他们发现,由于宽特科技虚报的盈利以每年28%的利润增长,而作为税前利润的一部分,宽特科技缴纳的所得税相对税前利润税率却逐年下降。这显然会招致他们不想看到的质疑和批评。这个问题很快被消除了。外国的许多发电厂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建并归政府所有的,宽特科技很容易说服某些外国政府支付更高的设计费,只要宽特科技额外交给这些外国政府的所得税比增加的设计费多一点点就可以。

    庞氏骗局 - 图1
    信任,但去证实
    有一个好办法可以查证企业年报中披露的利润是否属实,那就是将年报中披露的好消息和该企业实际缴纳的所得税进行比较。由于管理层不愿给美国税务局看他们用来糊弄股东的注水报表,所以企业的10K表格中“支付所得税的现金”一栏往往更为准确、更为忠实地反映了该企业的真实盈利。
    庞氏骗局 - 图2
    几何级数增长:与直觉背道而驰
    为了让年轻的学生领略复利的魔力,有位教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方案:
    “我打算给你两个选择,但选中之后不能改变主意,所以选之前仔细考虑。第一个选择是,我每天给你1000美元,连给30天,你拿到钱之后随时可以花。第二个选择是,我第一天给你一美分,第二天给你两美分,第三天给你四美分,每天给你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这样持续30天,但你必须等到30天结束之后才能用这笔钱。”
    年轻人想到连续一个月每天有1000美元可以花就很心动,他可不想一个月后口袋里只有一堆分币可以用,所以他选择了第一个。他的选择明智吗?
    按照第一个选择,年轻人总共可以得到3万美元。按照第二个选择,复利的魔力将会使总数达到5368709.12美元。

    最后,宽特科技在2002年的年报中披露,该公司的利润为160亿美元,收入为470亿美元,包括大量由现金等价物产生的利息收入,而这些现金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这些年净增加的股份。现在宽特科技持有的现金等价物达到了惊人的850亿美元,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一家拥有如此之多现金的企业每年能够赚到其年报披露的160亿美元的利润也不是不可能的。在2003年,宽特科技的市值高达1400亿美元,是其2002年披露利润的90倍。

    如果让人选择增长速度的话,所有人会选几何级数,可惜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但是,所有人类对几何级数增长的过度追求,在一个有限的地球上,最终都以惨痛收场。2003年,宽特科技在这两个方面都失败了。

    到2003年,宽特科技的真实盈利能力只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因为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4%。这时宽特科技没有办法避免让其股东——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大失所望。股东的失望使宽特科技的股票价格直线下跌,一下子跌去了50%。股票价格的暴跌反过来又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宽特科技的财务报告。最后,终于人人都看清楚了,原来该公司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伪造的,而且这种大规模的故意篡改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这导致宽特科技的股票继续狂跌,等到2003年年中,宽特科技的市值只剩下1400亿美元,和六个月前的高峰期相比,90%的市值蒸发了。

    这是一家非常重要的公司,从前它广受推崇,很多人都买了它的股票,所以它的股票价格暴跌了90%,总共有13000亿美元的市值消失了,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宽特科技的丑闻败露之后,公众和政界自然把满腔怒火都发向了宽特科技,尽管这个国家最好的发电厂依然是由该公司那些值得尊敬的工程师设计的。

    怒火并没有只烧到宽特科技就熄灭。它很快蔓延到其他公司,其中有些公司明显也犯了跟宽特科技相同的错误,只是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公众和政界的怒火就像引发它的行为那样,很快就变得不可收拾。这次金融丑闻不仅令投资者血本无归,而且还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就像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在企业界长年累月做假账之后陷入萧条那样。

    这次大丑闻之后,公众对各种专业人士非常反感。当然,遭到最多谴责的是会计专业人士。制定会计师准则的机构的缩写是“F. A. S. 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金融会计标准委员会),现在每个人都说这四个字母代表“Financial Accounts Still Bogus”(金融会计还做假)。

    经济学教授也遭到非议,人们责怪他们未能敲响警钟,没有提醒公众注意广泛的做假账行为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的糟糕后果。传统经济学家是如此令人大失所望,乃至哈佛的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毕竟他曾经预言大规模的、尚未败露的公司舞弊行为将会对经济产生极大的刺激效应。人们发现2003年之前的情况跟加尔布雷思的预测差不多,而且随后那些年里,那种情况果然导致经济陷入了大衰退。

    庞氏骗局 - 图3
    下面是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的名言集锦:
    “我们都认为悲观是智力超群的标志。”
    “美当然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追求美才会如此有趣。”
    “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做,那么你就去开会吧。”
    “经济预测的惟一功能是让占星学变得令人尊敬。”
    “现代的保守主义者从事的是道德哲学中最古老的活动,也就是说,他们要为自私寻找一个超级漂亮的道德借口。”
    “许多美国人死于食物过多,而非死于食物太少。”
    “当面临要么改变想法、要么证明无需这么做的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忙于寻找证据。”
    “那些走运的人总是说他们过得幸福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很高尚。”
    “难道你不明白吗,‘让一家企业停泊在废话当中,和让它驶入麻烦的思维之海比起来,是一种好得太多、太多的做法。’”
    “有权势的人总是宁愿拿全副身家去冒险,也不肯舍弃一点利益。”
    “在任何大型组织里面,和多数人一起错比一个人对安全得多。”
    庞氏骗局 - 图4
    “他们的声誉本来就只有薄饼那么点,哪有好多可以跌啊。”

    由于美国国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许多成员都是律师,而这些律师参与起草的财务披露法规现在都被视为是漏洞百出,所以每个星期都有关于“律师”的新笑话。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肉贩说:‘律师的声誉最近下跌了好多啊。’收银员说:‘他们的声誉本来就只有薄饼那么点,哪有好多可以跌啊。’”

    但公众对专业人士的敌视并不仅限于会计师、经济学家和律师。许多向来洁身自好的专业人士的声誉也遭到了“池鱼之殃”,比如说工程师,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在这个国家已经泛滥成灾的金融诈骗。

    到最后,许多对这个国家有益的、也是它未来的福祉所需的行业都遭到了广泛的、不明智的仇视。

    这时,天庭采取了行动。目睹一切的上帝本人改变主意,决定提前审判2003年金融大丑闻这桩令人伤心的案子。他召唤来他的首席大侦探,并说:“史密斯,我要公正严明地处理这件事,你去把那些最应该为此负责的罪人带进来。”

    但史密斯带来的是一群证券分析专家,多年以来,这些人一直为宽特科技的股票摇旗呐喊。大法官感到很不高兴。“史密斯,”他说,“我不能对低级的认知错误进行最严厉的处罚,这些错误大部分由俗世的标准激励制度引起,是在下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接下来,史密斯带来了一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委员和一些位高权重的政治家。“不,不,”大法官说,“这些人受到许多令人遗憾的力量的左右,他们也是身不由己,你指望他们遵守正确的行为规范是不合理的。”

    庞氏骗局 - 图5
    威廉·布莱克通过各种媒介——包括素描、木刻画、版画、水彩画等——创造了《上帝审判亚当》(God Judging Adam,1795年)的画面。其中一幅伟大的作品是由铅笔、墨水和水彩完成的彩色蚀刻凸版画,现藏于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首席侦探这下以为他终于明白了。接着他把那些在宽特科技落实他们的“现代金融工程”的高层管理人员给抓来了。“你差不多抓对了,”大法官说,“但我要你带来的是造孽最深的罪人。这些管理人员当然会遭到严厉的处罚,因为他们作奸犯科,毁掉了那位伟大工程师的遗产。但我要你抓的是那些很快会被打入地狱最底层的混蛋,那些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阻止这次大灾难的人。”

    首席侦探终于真正明白了。他记得地狱最底层是为背叛者准备的。所以他现在从炼狱带来一群老人,这些人在世时曾是各大会计师事务所杰出的合伙人。“这就是你要的背叛者,”首席侦探说,“他们在处理员工股票期权时采用了错误的记账方法。他们在一个高尚的行业中身居高位,那个行业的职责和你差不多,都是通过设定正确的规则,来帮助社会正确地运转。才华出众、锦衣玉食的他们居然故意造成如此明显可预测的谎言和欺骗,真是罪无可赦。他们完全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极其错误的,然而他们还是执迷不悟。由于司法系统受到商界的影响,你开始误将他们判得很轻。但现在你可以把他们送到地狱的最底层啦。”

    庞氏骗局 - 图6

    大法官被这通慷慨陈词镇住了,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安静地说:“干得好,你是我忠诚的好仆人。”

    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非为了预言2003年的情况。它是一篇虚构作品。除了有关加尔布雷思教授的内容,任何与真实的人物或企业雷同的情节均属巧合。这篇文章的用意是提醒人们留意现代社会中的某些行为和信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