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布拉斯加家具城
    内布拉斯加家具城是由俄罗斯移民露丝·布卢姆金(注:露丝·布卢姆金,1893——1998,又被称为“Mrs. B”,巴菲特倍加推崇的传奇商人)在1937年创办的,最早的经营地点是奥马哈市的一个地下室。它的经营策略很简单,就是“低价销售和说真话”;顾客很支持这家商店,促使它迅速增长。到1994年,这家奥马哈商店已经发展成占地27英亩、经营面积多达几十万平方英尺的大商店。2003年,这家商店在堪萨斯市开设了面积达到70万平方英尺的新店;它可能是全美国最大的独立家具店。
    1. 太过强调宏观经济学。

    我的第四点批评是,经济学界太过强调宏观经济学,而对微观经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就像不懂解剖学和化学,却想要掌握医学一样。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是很好玩的。它能够帮助你们正确地理解宏观经济学,它就像耍杂技那么好玩。与之相反,我并不认为人们研究宏观经济学能够得到那么多乐趣。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经常犯错,因为他们想要理解的系统实在是太复杂了。

    为了让你们领略微观经济学的魅力,我打算来解决两个微观经济学问题。一个比较简单,一个有点难。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伯克希尔·哈撒韦刚刚在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市开了一家家具和电器商店。在伯克希尔开这家店的时候,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和电器商店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开的,它每年销售3.5亿美元的产品。这家开在一个陌生城市的新商店刷新了这个纪录,每年销售额高达5亿美元。从它营业的那天起,3200个停车位总是满的。女顾客不得不在女洗手间外面排队,因为建筑师并不懂得生物学。那家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好了,现在我来向你们提问。请告诉我这家新商店迅速获得成功、销售额比全世界其他家具和电器商店都要高的原因?让我来替你们解答吧。这是一家廉价商店还是一家高价商店?在陌生城市开设一家高价商店不会马上获得成功。那需要时间。第二,如果它每年流转的家具高达5亿美元,那么它肯定是一家硕大无朋的商店,因为家具的体积都很庞大。大型商店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提供大量的选择。所以除了是一家提供大量选择的低价商店,这还能是什么呢?

    勒斯·施瓦伯
    (Les Schwab,1917——2007)
    勒斯·施瓦伯出生在俄勒冈州的本德市。二战期间,他在空军服役,退役后回到俄勒冈州,买下了OK轮胎店。在他的经营之下,这家小店的销售额从每年3.2万美元提高到了15万美元。在20世纪50年代,施瓦伯开始在靠近太平洋的西北部地区开设分店。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包括利润分成、“超市式”的产品选择、独立于轮胎制造商等政策,该公司目前开设的分店超过300家,每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内布拉斯加家具城 - 图1

    但你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以前没人开这样的商店,轮到它来当第一家呢?答案同样很明显:开这么大的商店需要一大笔钱。所以呢,以前没人开过。所以你们很快就知道答案。只要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这些看起来很难的微观经济学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我喜欢这么轻松而又能带来许多回报的思考方式。我建议你们大家也应该更好地掌握微观经济学。

    现在我来给你们出那个有点难的问题。中西部地区有一家轮胎连锁店,过去50年来,它慢慢取得了成功,那就是勒斯·施瓦伯轮胎连锁店。它开始崭露头角,能够与大型轮胎公司的直营店相互竞争。有些大公司生产所有型号的轮胎,就像固特异(Goodyears)等等。这些制造商当然会照顾它们自己的直营店。它们的“轮胎商店”拥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后来呢,勒斯·施瓦伯又先后面临罗巴克·西尔斯(Roebuck Sears)、好市多和山姆会员店(Sam’s Club)等折扣商店的竞争。尽管有这么多对手,现在施瓦伯每年的销售额还是达到了几亿美元。勒斯·施瓦伯先生目前已经八十几岁(注:勒斯·施瓦伯已于2007年5月18日去世),没有受过教育,却完成了这样的壮举。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看你们很多人想不明白吧。让我们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内布拉斯加家具城 - 图2

    施瓦伯赶上了什么潮流吗?你们刚提出这个问题,答案就冒出来了。日本人原来在轮胎行业毫无地位,现在他们做得很大。所以施瓦伯这个家伙肯定很早就赶上了卖日本轮胎的潮流。接下来呢,这种缓慢的成功必定有其他原因。很显然,这个家伙能取得如此成就,肯定做了许多正确的事情。而在他所做的这些正确事情里面呢,他必定拥有曼昆所说的那种激励机制带来的超级力量。他肯定有一套非常棒的激励机制来驱动他的员工。必定有一套很好的员工选择系统。他必定非常善于做广告。他确实是。他是个艺术家。日本人的轮胎生意做得那么成功,他肯定是率先出售日本轮胎的。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必须做对很多事情,并用良好的制度来保证不会犯错。同样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难得到。但这种特殊的成功背后还有其他原因吗?

    我们聘请一些商学院毕业生,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比你们出色。也许这就是我们很少聘用商学院毕业生的原因吧。

    我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很明显,我会利用我大脑里的搜索引擎,核对我的检查清单,我运用了某些在大量复杂系统中都非常有用的近似运算法则,这些运算法则的原理差不多是这样的:极度的成功很可能是由下面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

    1. 将一到两个因素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例如,好市多或者我们的家具电器商店。

    2. 增加一些成功的因素,以便取得更大的成效,这种成效的提高通常是非线性的,让人想起有关临界点或者物理学中的临界物质的理论。结果通常是非线性的。你们只要再增加一点点物质,就能得到一种lollapalooza效应。当然,我这辈子都在寻找lollapalooza效应,所以我对那些能够解释这种效应如何发生的模型特别感兴趣。

    3. 将几个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丰田或者勒斯·施瓦伯。

    4. 顺应某些重大的潮流。例如,甲骨文。顺便说一句,我在今天的招待会上认识了甲骨文的财务总监杰夫·亨利,但我在认识他之前就说过甲骨文的好话了。

    总而言之,我建议你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些快刀斩乱麻的运算法则,你们必须学会正向地和反向地使用它们。让我来给你们举个例子。我经常用一些难题来考我的家人。不久之前,我给家里人出了一个难题,我说:“美国有一项运动,这项运动是一对一的,会举办全国冠军比赛。有一个人获得两次冠军,但是中间隔了65年。”“现在,”我说,“说出这项运动的名字。”我看你们许多人又是一脸茫然。我家里人也大多被这个问题搞糊涂了。但我有个儿子是物理学家,他养成了我欣赏的思考方式。他马上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以下是他的推理过程:

    这不可能是一项需要手眼协调的运动。没有85岁的老人家能够赢得全国台球巡回赛冠军,赢得全国网球冠军就更别提了。总之不可能。然后呢,他认为不可能是国际象棋——这位物理学家国际象棋下得很好——因为那太难了。国际象棋的规则太过复杂,而且下国际象棋需要很大的耐力。但西洋跳棋是有可能的。他想:“找到啦!只要经验足够丰富,哪怕你已经85岁,也能成为这项运动最好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