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打动人
除了幽默的图文以外,在微博中,充满温情的故事和话语,也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拿我自己来说,我会时常在微博上分享一些有关我的家庭,特别是我那两个可爱的女儿的故事。其实,把我们各自正在经历的幸福和温暖分享一些出来,用不着费很大力气,就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温馨,让更多人珍惜身边的幸福呢。
有一次,有人在微博上转发了一首“程序员的小诗”:
RanWang:很美的一首小诗,while(time++){love++;}http://sinaurl.cn/h4Epdu
这首“诗”,其实是用程序员的语言,用程序代码的形式,把随着时间流逝,永远爱你这样有诗意的内容表达出来,既新颖,又浪漫。看到这种表达方式,我突然想起,在我的生活中,我和女儿之间,也有类似的对话。女儿问我:“你爱我吗?”我回答说:“比昨天多,但是比明天少。”我其实是在用算术的方式,表达每天爱你多一些这样温情的含义:
李开复:我女儿问我:“Do you love me?”我回答:“More than yesterday, but less than tomorrow.”她想了一会儿,然后笑了。跟这首诗意境一样。
我和女儿之间有趣而充满温馨的对话远不止于此:
李开复:我女儿在Facebook上说:“我学会打麻将,我感觉好老。”我给她的留言:“我学会玩植物大战僵尸,我感觉好年轻。”
女儿还会很乖、也有些顽皮地告诉我:
李开复:女儿逛街看到的,说以后把这几个挂在墙上,可不可以打电话时就不用再叮咛了。
当然,作为一名幸福的父亲,我会在微博上贴出两个女儿的照片,和大家分享我的快乐。我把她们称作“我的两个公主”:
李开复:我的iPhone壁纸:我的两个公主。
除了家庭中的温馨与幸福,我也会在微博上与大家分享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感人故事。比如,离开谷歌时,员工给我举办了感人的告别聚会。参加聚会的记者范海涛在微博上记录了告别聚会上的许多感人情节。我都一一转发在我的微博上了:
范海涛:谷歌负责公关关系的PR主持的开复的good-bye party,她这样开场:“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开复虽然走了,但是他看上去更美了。他在谷歌留下的都是精彩,带走的全是寂寞。”
范海涛:谷歌的工程师出了很多难题考开复,开复答不出就要挨罚。有一道题是搜索一句英文会出来一个什么两位数的数字,开复脱口而出“38”。随后补了一句,出这个题的人就很三八,现场哈哈大笑!
范海涛:作为唯一的非谷歌、非创新工场人员参加了开复的good-bye party。整个过程以恶搞为主,每个人都哈哈大笑。其中有无数的员工讲述开复的段子,大家在美好的回忆中和开复告别。最后,一曲《祝福》结束,开复的眼睛还是湿润了。
下面这个温馨的小故事是在图书签售时遇到的:
李开复:我在上海书城签书,有位读者说:“请你题‘给我爱的人——李开复’。”我说这个不能写,我又不爱他。我问他是什么意思。原来,他是要送给他爱的人。我就题了“给××爱的人——李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