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工场
李开复:第一天创新工场收到7000封简历!
2009-9-8 22:26
李开复:有位问我,“如何保证打工者和创始人以同样的激情投身到工作中?打工者能和创始人一样长时间保持激情吗?如果不能,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创新工场中没有打工者,所有的人都是主人翁,都有股票。我们会挑选那些有激情、愿意努力、有思想、渴望成功的人。”
2009-9-13 09:36
李开复:在圣诞派对上,一位同事买了一个希腊神话中舟的雕刻送给公司,是讲Jason智取金羊毛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希腊英雄同心协力,共创奇迹。他用这个故事勉励创新工场。大家都很感动。
2009-12-25 01:01
李开复:在创新工场,我们没有拿薪水过日子的“员工”,只有来创业的“工友”。本来有人建议大家都是“创新工人”,但是那还是太像“员工”。最后决定称呼“创新工友”更好。彼此的称呼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马虎。
2010-2-11 09:09
李开复:昨天一批外国合作伙伴来访,离开时说看到了三最:1)最像硅谷的创业环境(创新工场);2)最好吃、最精致的中国餐馆(金宝街大董);3)最糟的空气(北京沙尘暴)。
2010-3-20 07:55
李开复:创新工场的新家是我们工友的创意和劳动的结果。在我们的创意总监吴卓浩的领导下,我们的用户体验团队发挥了他们的才华。虽然看起来像是很昂贵的装修,但是实际消费和普通装修是一样的。
2010-9-7 09:07
李开复:这是我们的访客留言机,可以留下视频、文字、涂鸦。中间的是一个工程师朋友为我们搭建的3D hologram,可以看到工友发表言论或者表演才华的三维影像。
2010-9-7 09:11
李开复:有位“点心”团队的员工说:“去年我犹豫该自己创业,还是去百度、腾讯或创新工场。没想到一年后今天能在前百度、腾讯牛人领导下,拿了创新工场投资,在点心创业。简直是四个目的都达到了。”有兴趣的到chuangxin.com申请!
2010-10-27 20:47
李开复:过去碰到美国朋友描述创新工场,他们都会皱着眉头说:“哦,又是一个孵化器。”(因为美国孵化器不太成功)然后我要花很多时间解释我们提供独特的招聘、商业计划优化、人脉等服务,才能让他们觉得这个也许还行。现在,我只要说:“我们就是中国的超级天使”,他们就会竖起大拇指。
2010-12-8 09:16
李开复:你曾经有每天闹钟还没响就想跳起来上班的冲动吗?我职业生涯有过五次这样的体验,一次是做博士论文最后实验时,一次是在苹果做第一个产品时,一次是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时,一次是创立谷歌中国时,还有在创新工场的每一天。加起来仅仅是我的职业生涯的五分之一。所以当你有这样的感觉时,请珍惜!
2010-12-17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