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蜜桃杀三勇士

雄悍的人有勇力,又暴躁,只认两个拳头就是天下的道理。这样的人恃强鲁莽,为人很讲义气,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属性情中人。他们的优点是为人单纯,没有多少回肠弯曲的心机,敢说敢做敢当,有临危不惧的勇气,对自己衷心佩服的人言听计从,忠心耿耿,赤胆忠诚,绝不出卖朋友。缺点是对人不对事,服人不服法,任凭性情做事,只要是自己的朋友,于己有恩,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都盲目地给予帮助。也因其鲁莽,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坏事情。

春秋时期,齐国有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勇士,很得国王齐景公宠爱。三人结义为兄弟,自诩“齐国三杰”。他们挟功恃宠,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甚至在齐王面前也“你我”相称。乱臣陈无字、梁邱据等乘机收买他们,阴谋夺取政权。

相国晏婴眼见这种恶势力逐渐扩大,危害国政,暗暗担忧。他明白奸党的主力在于武力,三勇士就是王牌,屡次想把三人除掉,但他们正得宠,如果直接行动齐王不从,反而弄巧成拙。

有一天,邻邦的国王鲁昭公带了司礼的臣子叔孙来访问,谒见齐景公。景公立即设宴款待,也叫相国晏婴司礼;文武官员全体列席,以壮威仪;三勇士也奉陪左右,威武十足,摆出不可一世的骄态。

酒过三巡,晏婴上前奏请,说:“眼下御园里的金桃熟了,难得有此盛会,可否摘来宴客?”景公即派掌园官去摘取,晏婴却说:“金桃是难得的仙果,必由我亲自去监摘,这才显得庄重。”

金桃摘回,装在盘子里,每个有碗口般大,香浓红艳,清芳可人。景公问:“只有这么几个吗?”

晏婴答:“树上还有三四个未成熟,只可摘六个!”

两位大王各拿一个吃,仙桃美味可口,他们互相赞赏。景公乘兴对叔孙说:“这仙桃是难得之物,叔孙大夫贤名远播,有功于邦交,赏你一个吧!”

叔孙跪下答:“我哪里及得上贵国晏相国呢,仙桃应该赐给他才对!”

景公便说:“既然你们相让,就各赏一个!”

盘里只剩下两个金桃,晏婴复请示景公,传谕两旁文武官员,让各人自报功绩,功高者得食此桃。

勇士公孙捷挺身而出,说:“从前我跟主公在桐山打猎,亲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解主公的围,这功劳不大吗?”

晏婴说:“擎天保驾之功,应该受赐!”

公孙捷很快把金桃咽下肚里去,傲眼左右横扫。古冶子不服,站起来说:“虎有什么了不起,我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浮沉九里,斩骄龟之头,救主上性命,你看这功劳怎样?”

景公说:“真是难能,若非将军,一船人都要溺死!”把金桃和酒赐给他。可是,另一位勇士田开疆却说:“本人曾奉命去攻打徐国,俘虏五百多人,逼徐国纳款投降,威震邻邦,使他们上表朝贡,为国家奠定盟主地位。这算不算功劳?该不该受赐?”

晏婴立刻回奏景公说:“田将军的功劳,确比公孙捷和古冶子两位将军大十倍,但可惜金桃已赐完了,可否先赐一杯酒,待金桃熟时再补?”

景公安慰田开疆说:“田将军!你的功劳最大,可惜你说得太迟。”

田开疆再也听不下去,按剑大嚷:“斩龟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为国家跋涉千里,血战功成,反受冷落,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为人耻笑,还有什么颜面立于朝廷上?”拔剑自刎而死。公孙捷大吃一惊,亦拔剑而出,说:“我们功小而得到赏赐,田将军功大,反而吃不着金桃,于情于理,绝对说不过去!”手起剑落,也自杀了。古冶子跳出来,激动得几乎发狂地说:“我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今两人已亡,我又岂可独生?”

话刚说完,人头已经落地,景公想制止也来不及了。齐国三位武夫,无论打虎斩龟,还是攻城略地,确实称得上勇敢,但只是匹夫之勇。两个桃杀了三个武士。他们不能忍耐自己的骄悍之勇,才被晏婴利用。

4.“傻”阿留才气过人

朴实之人,胸怀坦荡,性情质朴敦厚,没有心机,不善机巧,有质朴无私的优点。但为人过于坦白直诚,心中藏不住事,有什么说什么,太显山露水,城府不够,甚至可能被大家当傻瓜看,作为取笑的对象。与这种人合作,尽可以放心。但因其缺乏心机,办事草率,有时又一味蛮干,不听劝阻,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说。

明代周元素是江苏太仓一带小有名气的画家,他有一个画童叫阿留,跟随他已有四五年了。十三四岁的阿留,大大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一副憨厚的样子,看起来傻乎乎的。

一天早上,周元素外出前对阿留交代说:“你在家看好门,有谁来了,记住他的样子,等我回来再告诉我。”

晚上,周元素回来后问阿留:“今天有谁来找过我吗?”

“有,来了好几个哩。”阿留一边用手比画着,一边一口气讲下去,“有个矮矮胖胖的,有个瘦瘦高高的,有个漂漂亮亮的,还有个拄着拐杖的老头。”

周元素听明白了,笑笑又问:“还有没有其他人来过?”

阿留嘿嘿笑着回答:“我怕来的人多了记不住,老头子走后,我就闩上了大门,没再出去过。”

周元素没再说什么。他是个很忠厚的长者,也了解阿留就是这么笨的一个人,至少在这方面他毫无长处可言。

不仅如此,阿留还闹出了不少生活中的笑话。例如有一次,周元素家的一张床折了一条腿,他让阿留去树林里找根合适的树杈,拿回来修床。阿留拿把斧头就出去了,在树林里转来转去,足足找了大半天,结果还是空着两手回来了。周元素和家人都在厅堂中,他问阿留:“怎么到现在才回?我们都在等你呢。”只见阿留非常认真地说:“因为找不到一根合适的树杈,我在树林里转了又转,所以才费了这老半天时间。”

周元素说:“那么多的树杈,怎么说找不到呢?随便找一根把它砍下来,不就行了吗?”

阿留伸开两根手指头,向上伸了伸,说:“您不知道,树杈是朝上长的,没有像床腿那样向下长的。”

周元素一家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

但阿留也有长处,周元素写字、画画时,一定要阿留为他磨墨、调颜料。阿留把墨磨得很浓,用他磨的墨写出的字,在日光、灯光下可以反射出光泽。至于调颜料,阿留对色彩的辨别力似乎特别强,周元素吩咐要什么颜色,阿留总能调得恰到好处,从来不会出差错。

周元素写字、画画时,阿留站在一边专注地看着。周元素画花鸟,有时阿留对他说,这朵花的颜色再重些,那只鸟的尾部可增加点什么颜色,周元素采纳阿留的建议后,效果往往好得多。

一天,周元素铺开纸张,动手作画,阿留在一旁看得很专心。周元素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阿留说:“你是不是也看出点什么名堂来了?你能画几笔吗?”

阿留竟然很认真地回答说:“这有什么难的!”

“噢?那你就画给我看看吧!”周元素说着把手中的画笔递给了阿留。

阿留卷了卷袖子,开始在纸上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出水芙蓉图画好了:满塘水波荡漾,一片小小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一只蜻蜓正准备在荷叶上停留。整幅图,取意于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周元素拿起画来,仔细端详。这幅画意境开阔,构图匀称,浓淡相宜,确是一幅好画。要不是亲眼看到了阿留作画的全部过程,周元素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样一幅画会是出自这个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小画童之手。

接着,周元素要阿留再画一幅。阿留沉思一会儿,很快又画了一幅,那画面上是微风吹拂着一株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掠过,向着柔柳飞过来。虽然画面上只有一株柔柳、一只燕子,但使人感受到了暖暖春意,感受到了充满情趣的盎然生机,笔法老到,布局合理,完全像出自一位老练的画家之手。

周元素把家里人都喊了来看阿留作画。阿留又画了一幅青鸟翠竹图,大家都纷纷称赞:

“阿留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阿留真有灵气。”

阿留看着大家,越发憨憨地笑。此后,阿留在太仓一带,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

周元素善识人之秉性,用人之长,使一个在别人眼中傻笨得出奇的阿留,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若周元素只是呵斥阿留生活中的无能,只看到其短处,不见其长,怎么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