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唐太宗以礼待士

唐太宗李世民,用人很懂得“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可谓是卓越的政治家。唐太宗平时对他的贤臣良才十分关心,建立起君臣之间感情亲密无间的关系,奠定了相互信任的基础。

大臣李靖,年老且腿脚有病,行动不便,向太宗提出告老还乡。太宗派遣中书侍郎岑文本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安慰,赞扬李靖“能识大体”、“一代楷模”。他下令对李靖优诏,加授特奖,赐锦绸千匹,还赐给李靖上乘马两匹和一根灵寿杖,以助李靖走路。李靖平时患小病,太宗每三两日便去看望他,同他商讨国家大事。

开国功臣李勣,患急病,经太医诊断,验方需用胡须烧成灰配药治疗。太宗闻后就把自己的胡须剪掉,烧成灰,配好药,亲自送给李勣服下,感动得李勣叩头大拜,“泣以恳谢”,太宗安慰他:“你是国家的栋李世民梁之材,望早日康复。”大臣李纲,有脚病,不能走路,太宗特赐给他一顶轿子上朝用。李纲乘轿至宫殿,太宗亲自引进,“问以政道,又令舆入东宫,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凡是大臣们生病,他都亲自去看望问候。大臣马周病重,太宗亲自给他调药,下令以最好的营养品供给他。大臣们病故,他悲恸欲绝,废朝几日。大臣张公谨39岁病故,太宗大哭,有人劝他:“按阴阳书,今日不可哭泣,为风俗所忌。”太宗说:“君臣之义,同父子,情发于哀,安避忌日?”太宗哭得更悲戚,并赐赠张公谨骁卫大将军衔,封郯国公。大臣魏征的官邸缺少正殿,太宗责令五日修成。魏征病死,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亲自为魏征制碑文,并哀叹:“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唐太宗以“国士待之”,大臣们以“国士报之”。君臣情同手足,同心协力,奏出了一曲“贞观之治”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