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理解互联网金融,我们需要想象力

    2012年以来,全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研究、讨论并实践互联网金融的高潮。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让市场参与者更加大众化,更加惠及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展示、支持和分享自己喜欢的创意和产品。在大众化的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资源将得到最优配置。

    不管你是否认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确正在发生巨变。或许很多人仍然怀疑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怀疑其巨大的变革力量。其实,理解互联网金融,我们需要拥有想象力,而不是传统的演绎。

    自余额宝诞生以来,其合作方天弘基金的规模以每月100亿元量级的速度增长。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天弘基金就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基金公司一跃成为规模比较突出的公司。同时,余额宝带给大家的是便捷的服务以及收益率的大幅度提升。

    让我们再设想一下未来大学的样子吧。现在有一个可汗学院,计划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包括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讲课视频、参考资料、习题等)都放在网上,每年可以让100万~500万学生毕业,彻底颠覆了现在的大学制度。也许这就是未来的主流教育模式之一。

    未来的金融就是数据。金融产品本质上就是数据,数据的网上移动包含一切,然后还原到各种金融产品,将数量、期限匹配并进行风险定价。同时,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不需要物流载体支撑,因此更加快捷和高效。

    与此同时,传统的风险定价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风险、诈骗、非法集资以及违约等都源于数据和信息不对称,而将来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大数据方案得到解决。在大数据的前提下,可以对任何资金需求进行风险定价,参与各方为信用违约支付的额外成本就会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传统的风险定价模式将被颠覆。

    传统金融机构还会有多少存留呢?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移动支付,在苹果发明了智能手机之后,移动支付的门槛大幅降低。现在大家还希望通过银行卡来做一个后台,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社会网络足够成熟,央行推出一项超级网银服务,人人都可以在央行开户,那么可能就没有商业银行了。

    总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对政府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被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更可被用来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监管挑战。特别是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互联网产生货币形态的时候,就会给央行带来巨大挑战。

    正如姚文平先生在这本《互联网金融》中所阐述的,众筹就是再次激发创新者的理想的典型模式。以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为例,很多创意项目的需求太过小众,很难引起风险投资者的兴趣,而这个网站却为这些创意项目搭建了一个实现创新的平台,只要你能在这里找到足够多欣赏你的创意并愿意为其埋单的人,那么你的项目就能够启动,你的梦想就可能实现。梦想的实现并不取决于某一个或几个金融家的决定,而是取决于全社会对你创意的认可。目前,Kickstarter的效果逐渐显现,平台上已经出现了智能手表、智能宠物项圈、智能灯泡等诸多有趣的科技产品。

    从促进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众筹模式比风险投资的参与面更广、更微观、更基层。这种大众式、市场自发的创新金融支持机制也正是我们国家创新所需要的。

    对业界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会催生巨大的商业机会,但也会促进竞争格局的大变革。对学术界而言,支付革命会冲击现有的货币理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贷市场、证券市场也会产生许多全新的课题,总之会冲击现有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等相关理论。

    我们研究互联网金融,主要不是从技术着眼,而是认为它有可能推翻现有的商业银行制度。尽管这距离现实可能有些远,但大家如果拥有想象力,就会从中发现一些全新的发展空间。

    2012年8月,我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课题报告,姚文平先生当时就参与了有关报告的讨论。从报告发布至今,能看到越来越多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成果发表,我感到十分高兴。

    相信读者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互联网金融的全新论述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对未来金融业认知方面的巨大想象力。

    推荐序二 理解互联网金融,我们需要想象力 - 图1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