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過於短暫的繼承期

    二○一一年,金正恩站上了北韓最高統治者的大位,當時不過二十八歲而已。跟父親金正日相比,金正恩可說是以超高速繼承北韓統治者的位置,相對的,作為繼承者的學習時間也非常短暫。一九六六年,金正日二十二歲,正式開始接受作為繼承者的統治訓練,到了一九七四年,才以三十二歲的年紀接掌黨政局委員,並正式宣告接班。最後,金日成於一九九四年去世,金正日終於在五十二歲時,繼承北韓的最高權力。經過三十年的繼承學習以及三年間的遺訓統治(註釋16),金正日的權力交接之路可說是無風無雨、穩穩當當。

    但對於金正恩來說,卻沒有獲得充足的時間準備。二○○八年,因金正日健康惡化,政權的接班問題才正式浮上水面。曾經比誰都健康的金正日,在二○○八年八月罹患腦瘤以後,身體狀況急遽而下,但他為了完成核武開發以此為手段換取韓國與國際社會的援助,仍強忍病痛,凡事親力親為,更急著穩固接班體制。

    在二○○六年的新年演說裡,金正日曾說,「今年是社會主義強盛大國黎明東昇的一年」,到了二○○七年的新年演講,他更進一步表示,「在金日成主席誕生一百周年的二○一二年,將會成為開啟強盛大國之門的燦爛一年」,並加緊進行經濟建設。可惜事與願違,國際社會刮起了一陣逆風,美國針對北韓一連串的核武試驗展開了金融制裁,就連聯合國安理會也通過對北韓的制裁決議。

    當北韓的祕密資金流向被封鎖,金正日一如美國預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而他的接班布局,也就是在此時被外界觀測探知。當時,金正日將妻子高英姬生前與孩子金正哲、金正恩一同生活過的平安北道昌盛招待所,改建為「革命史蹟」,也有一說是金正恩出生地就是昌盛招待所。

    金正日的健康一度有恢復的跡象。二○○七年十月,第二次南北韓高峰會談期間,金正日談笑風生,展現他與當年跟金大中總統會談時一樣的健康爽朗。不過在那之後,他的健康又亮起了紅燈。巴黎聖安娜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法蘭克斯‧克薩維爾‧魯受邀為金正日治療,他除了給予北韓醫療團隊建議,也決定了診療方向。法蘭克斯醫生在平壤停留十天左右,等到金正日恢復意識以後,便立即返國。他以往也曾數度造訪平壤,根據他的說法,金正日所處的病房裡,有兩名子女常伴左右,一個是當時二十四歲的金正恩,另一個則是二十歲、金正恩的同母妹妹金與正。

    金正日恢復意識以後,便不定時召開家族會議,討論繼承相關事宜,不過當時討論的對象是其胞妹金敬姬與妹夫張成澤,而金正恩則是在二○○八年底的黨中央組織指導部會議中,才被正式決定繼承北韓領導權力。二○○九年,金正日召開地方視察會議的次數比往年倍增,雖然那時已無法隱藏憔悴的模樣,但他還是憑藉著旺盛的活動力,平息了健康惡化之說。

    金正日晚年只關心一件事,那就是在去世之前,必須穩固金正恩的統治。二○○九年開始,金正日便經常透過勞動黨組織指導部召集人民軍與祕密警察國家安保委,以及人民保安省(註釋17)等部隊,並指示他們舉行忠誠服從繼承人的宣誓大會。之後,金正日的健康急遽惡化,金正恩接管了負責監督軍隊的人民軍總政治局、國家安全保衛部、人民保安省的匯報。向來忠誠於金正日的軍方相關組織其權力移轉,看似一帆風順,但唯獨經濟不僅沒有明顯改善,反而還更加惡化。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金正日未竟其宣示強盛大國之事業,就此撒手人寰,他未完成的夢想因此原封不動地移交到金正恩的手上,同時也完成了社會主義國家前所未見的三代世襲。

    從金正日健康的惡化,到金正恩登上最高權力者大位的期間,不過只有短短三年。金正恩可說是在各種時間條件的壓縮之下,繼承了北韓的統治權。就算北韓是個強大政權世襲國家,這樣的繼承期間仍舊太過短暫。金正日本人生前一定也很擔心自己過世以後,將產生許多棘手問題,所以他才會這麼急著建立兒子的攝政團隊——也就是當代北韓的最高核心人物。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
    圖說:二○一一年,金正恩登上北韓最高統治者的位置。

    金正恩掌權的前與後,究竟有何不同?

    金正恩的攝政團隊究竟是由哪些人所組成的呢?他們至今仍舊在輔佐金正恩嗎?若非如此,那麼是否有其他人取而代之?這七年來權力構造已經有所變化,而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權力遞嬗,才能了解金正恩內心所向、心願為何,以及從哪裡獲得力量等決定性的線索。

    北韓並未正式發表其掌權階級,因此北韓的組織結構與內部情報皆彷彿蒙上了一層紗,外界難以窺知真相。所以在試圖解析北韓掌權階級與權力結構時,參與「實地指導」的次數、公開活動中被點名到的順序等,就成了判斷的重要基準。

    「誰能撼動北韓」製作小組將金正恩掌權的這七年,畫分了幾個重要時期,並嘗試分析其權力流向,我們是南韓第一個建立資料庫並用以分析北韓權力階級的團隊,且透過社會網路統計來檢閱北韓高層人士間相互的連結關係。

    為了導出正確的結果,我們除了調查曾被「勞動新聞」與朝鮮中央電視臺報導過的金正恩實地指導時的全數隨行人員,同時也採集了情報機關的內部資料,以及統一部、韓國銀行等有關機構所調查的資料來進行分析。

    我們針對金正恩掌權後的二○一二年一月開始,到同年的七月為止,一共六個月的期間進行調查與研究,才完成了平壤權力菁英們的社會網絡分析。分析結果讓我們甚感驚訝,因為結果與現在金正恩政權截然不同。究竟這段期間,金正恩的身邊發生了什麼事?

    為了更具體地分析北韓情況,我們邀集了研究南北韓關係的一流專家們,包括前國家情報院第一次長羅鍾一、前國家情報院對北情報官郭吉燮、前國防部軍備統制次長文相均、前統一部南北韓會談常務代表尹美良、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首席趙成烈、前朝鮮人民軍高階將校張光日(假名)、前朝鮮勞動黨平壤市黨高階幹部李忠赫(假名)等七名。

    在金正恩掌權初期,分布在他身邊的多是父親金正日為他安排的人馬,包括曾經為金正日移靈的「抬棺七人組」,他們位居黨部與軍方的要職,也在上一代時立下汗馬功勞,具有強大的象徵性。這些功臣為金正恩的超高速世襲起了不少作用。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2
    圖說:社會網絡分析 此方法以以權力階層間彼此的依存關係為基礎,來分析人事上與階層上的網絡分布。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3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4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5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6
    羅鍾一 前國家情報第一次長 郭吉燮 前國家情報院對北情報官 文相均 前國防部軍備統制次長 尹美良 前統一部南北韓會談常務代表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7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8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9
    趙成烈 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首席 李忠赫 前朝鮮勞動黨平壤市黨高階幹部 張光日 前朝鮮人民軍高階將校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0
    圖說:研究南北韓關係的專家們齊聚在首爾。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1
    圖說:抬棺七人組(當時分列在運送金正日遺體之靈柩車兩旁的七位護衛)張成澤、金己男、崔泰福、李英浩、金永春、金正閣、禹東測。

    金正日過世以後,金正恩的政權組織便由輔政團隊來打理,這些人自然擁有當代北韓的最高實權。

    在這群最高實權階層中,包括了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朝鮮人民軍元帥金永春、朝鮮人民軍次帥金正閣(註釋18)、宣傳鼓動部部長金己男(註釋19)、國家安全保衛部第一部部長禹東測。

    金正日是如何安排輔佐兒子的攝政團隊的?基本上,北韓十分強調金日成的抗日游擊隊正統性,所以如何管控軍方自然就成了重要的一環。早期金正日最花心思的也是軍隊的管控。實際上負責移靈的抬棺七人組中,李英浩、金永春、金正閣、禹東測等四人便出自軍方,如此既能使金正日獲得軍方的全面支持,同時又能讓彼此互相牽制。

    金正日過世後,金正恩雖然登上北韓的最高統治者大位,但他卻不算擁有了實權,而是得與攝政團隊一起統治北韓。初期的前半年,可視為金正恩和攝政團隊的共同統治期。之後,金正恩在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被推舉為最高司令官,並以戰時體制來管理整個北韓;到了二○一二年四月,又透過黨代表會與最高人民會議成為勞動黨第一祕書、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自此,金正恩不只修訂了黨規與憲法,也完成了唯一領導體制。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2
    圖說:在金正恩掌權初期的前六個月,可視為金正恩和攝政團隊的共同統治期。

    李英浩與張成澤的被肅清代表什麼?

    我們認為當時權勢強大的抬棺七人組中,除了曾一度消失,但最近又出現眾人面前的張成澤之外,已沒有人留在金正恩的身邊。

    金正恩與攝政團隊的蜜月期一結束,便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肅清,將身邊的勢力換成自己親信。在強化自我勢力的過程中,攝政團隊成為了金正恩的眼中釘。雖然攝政團隊曾經成功幫助金正恩掌控政權,但有朝一日,他們也可能成為威脅。

    最先被肅清者,就是當初在金正日移靈時,站在靈柩車旁的朝鮮人民軍參謀總長李英浩。李英浩在金正恩體制上路後的短短七個月內,就慘遭肅清,而他被肅清的代表意義為何?讓我們看看前國家情報院對北情報官郭吉燮,與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首席趙成烈是怎麼說的。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3郭吉燮
    前國家情報院對北情報官

    「李英浩以現在的湯匙階級論(註釋20)來說,就是所謂的泥湯匙。他出身純粹的野戰部隊,雖然努力出人頭地,但究其背景,沒有強大靠山;加上他在金正恩就讀金日成軍事綜合大學時,是教授砲兵學的老師,這讓金正恩認為應率先除掉李英浩,顯示自己並非只是遵循父親意思的魁儡,而具有自我意志。」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4趙成烈
    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首席

    「金正恩掌政後,開始剷除李英浩及玄永哲等軍方實權人士,並讓黨中央人士擔任軍方要職。基本上,社會主義國家是由黨來進行支配,金正恩的作為顯示出他正試圖恢復社會主義一黨專政的體制。」

    金正恩下令肅清格外獲得金正日信任的軍方最高實權者李英浩,並一個個把父親的人馬趕出自己的身邊。那麼在李英浩被肅清以後,又是誰上位呢?空下的位置便是由姑丈張成澤的家族與其親信填補。

    此時雖是張成澤的全盛期,但並不長久。金正恩作為最高掌權者,毫無阻礙地展現其權力。二○一三年十二月,同時身為金正恩的姑丈與「北韓第二號人物」的張成澤,在國家安全保衛部特別軍事審判的判決之下,被公開處刑。

    二○○八年,當金正日因腦瘤病倒時,張成澤夫婦在金正日無法露面的那十五天,出色地完成危機管理;並且在金正日病逝後,以過往的政治經驗輔佐金正恩掌權。而李英浩被肅清,權力核心自然集中在張成澤身上,所以他被處刑一事,是北韓的重大事件。不過張成澤的肅清,又有其他內幕,對此前國家情報院第一次長羅鍾一也抱持著同樣的疑問。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5
    圖說:張成澤被處刑,對北韓亦是相當具有衝擊性。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6羅鍾一
    前國家情報院第一次長

    「肅清張成澤與其他的肅清行動不同。一般而言,肅清只針對一人,然而張成澤的肅清卻連帶包括了勞動黨中央行政部第一部副部長李龍河,以及前人民軍將軍張秀吉等人。」

    由於張成澤是北韓最高權勢第二人,因此他的肅清可說是北韓權力移轉之象徵。那麼,金正恩在剷除掉核心中的核心、位居高位的姑丈時,究竟想要獲得什麼?

    關於這一點,前統一部南北韓會談常務代表尹美良及前朝鮮勞動黨平壤市黨高階幹部李忠赫(假名),分別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7尹美良
    前統一部南北韓會談常務代表

    「必須一次肅清多人而非一人,正是不得不處理張成澤的理由。這些被肅清的人物,都是張成澤的親信,各自掌握了行政與財政命脈。我們若是以社會主義國家的視角去看,不容易看清北韓;但確切來說,現在的北韓是王權國家,正因為是王權國家的關係,一旦君王正式即位,位高權重如張成澤也必須俯首稱臣。顯然張成澤在這方面的反應有些遲緩。」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8李忠赫(假名)
    前朝鮮勞動黨平壤市黨高階幹部

    「從南韓的角度與北韓的角度看張成澤是有很大的差異的。當時,張成澤手上握有司法與檢察兩權,但最後卻在特別審判之下遭到逮捕,這正是金正恩展示『司法檢察奈我何』的最佳範本。」

    肅清張成澤成了金正恩政權的最大分歧點。金正恩敢肅清在父親掌政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兩位功臣,使他在短短兩年內,就成了名符其實的北韓最高領導人。此時,權力核心也開始從原本的攝政大臣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在肅清張成澤前後,北韓權力結構所產生的變化,透過社會網絡來看更是明顯。根據我們的分析結果,可以得知軍方高層的要角,從第一人到第四人已全數更替。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則是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項領域中,軍方出身的人物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黨高層官僚。這除了顯示出新舊勢力的更迭,同時也對外宣示金正日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是金正恩的時代。

    金正日的時代正好是全世界社會主義體制崩潰、北韓面臨經濟之苦的時代,金正日為了維持政權,採取的是先軍政治(註釋21),如此雖然能靠軍方維持黨的影響力,但也導致軍方人士占據了主要權力。

    然而金正恩以李英浩作為起始,大舉剷除軍方權勢,並配置主要黨員擔任軍方要職,走的卻是恢復社會主義黨政國家之路。雖然金正恩沒有撤掉先軍政治這個政治標語,但實質上已開始大舉培植自己的親信,替換舊有勢力。因此,北韓的權勢移轉可謂重大的政治事件。

    02 金正恩的北韓,改變的權力結構 - 图19
    圖說:張成澤肅清前後的北韓軍事結構。

    二○一八年北韓的權力領導階層

    二○一七年十月七日,北韓勞動黨第七屆黨中央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員會議,大幅地撤換權力菁英。觀察這次權勢版圖的變化,可看出其主要特徵:

    第一,重建權力不容分岐的唯一領導體制。對於可能挑戰唯一領導體制的潛在人事與組織,全數予以封鎖,尤以強化牽制軍方為甚。除了肅清李英浩、張成澤等人,更汰換六名人民武力省幹部,以及五名參謀總長。

    金正恩將長久以來負責公安統治的安全保衛部部長金元弘降職與解任,同時又下令處刑多名保衛部的高階幹部,在在顯示出他亟欲剷除可能的威脅。其中在金正恩時代作為其親信的三池淵八人組(註釋22)一員的金元弘,竟也慘遭解任與肅清,在這過程當中,不難看出金正恩想牽制握有權勢者。

    在崔龍海的主導下,組織指導部對人民軍總政治局執行二十年以來的最大規模審查,並有傳言將對出身組織指導部第一部部長、現任總政治局長,弄權囂張的黃炳誓進行懲處,以及對自從解除保衛部職務後,被降職貶為總政治局副局長的金元弘進行處罰與汰換,這些都是金正恩對權力預防不容疏漏的證據。

    第二,重建唯一指導體制,重新打造黨的地位。金正恩繼任後,改編可能對唯一指導體制產生重大影響的人事與組織,此決定對於黨大會與黨代表大會、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政治體制的架構皆發揮莫大的影響力。為了有效控管唯一指導體制,金正恩與組織指導部必須相互依存,換句話說,當金正恩的權力寡占越被強化,那麼組織指導部的權力也會增強,兩者間將成為互相依存的關係。

    因此,組織指導部主要幹部的官階升降也會顯得格為重要。例如組織指導部新舊世代的代表人物金慶玉與趙勇元,在如此頻繁的肅清與汰換危機之中,始終坐穩位置,保有一席之地。而和趙連俊、趙永元同為組織指導部的中樞勢力、同時也是金正恩培植的「祕密掌權三人組」一員的朴泰成也是如此,他一路從平南道黨委員長開始爬起,經過勞動黨第七屆第二次全體會議決議,升遷為政治局委員,並回歸中央黨員。

    第三,重新編排權力菁英,以鞏固金正恩的唯一指導體制。金正恩將元老們一一肅清,像是抬棺七人組的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總參謀長李英浩、人民武力部長金永春、總政治局第一部局長金正閣、安全保衛部第一部部長禹東測、宣傳鼓動部長金己男、最高人民會議議長崔泰福等人,絕大部分都被處理掉了。不過,金正閣日後將再次回歸總政治局長的職務。

    除此之外,包括人民武力部長玄永哲、內閣副總理金勇進與崔永健、總參謀部作戰局長卞仁善等一百四十多名高階幹部,也被推測都已處決完畢。這樣的手段,我們可從金正男暗殺事件中察覺出類似的脈絡,因為金正男作為長子有血統上的正統性,對金正恩將產生極大的威脅。

    就算躲得過肅清的無情刀刃,但對倖存者而言,未來依舊是一片苦難,若不是飽受頻繁的人事更替之苦,就得面臨無法預估的職務調動、垂直升遷或往下降、監視與規範如日常,以及國內流放與革命再教育等各種磨難。唯有在這無止盡的起伏坎坷中證明自己的服從與忠誠,才能保住小命,並重新站上舞臺。

    目前看來,最能適應金正恩時代的人物就是崔龍海。

    過去在二○一四年曾落馬並被迫接受革命化教育的崔龍海,以第七屆第二次全體會議為起點,成功展開其政治實力,不只被任命為黨中央軍事委員、黨中央委員會部長,同時還涉足黨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政治局常務委員、黨部長、黨中央軍事委員、最高人民會議大議員等所有北韓主要權力機關,成為名符其實的權勢第二人。

    挖掘新世代與身邊人才,或破格重用直系親屬,是廣為人知的強化體制方法,這些不得不受到周圍人士牽制的權力階層,必須要以堅毅的忠誠心和金正恩維持關係,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在勞動黨第七屆第二次全體會議之中,新進勢力的抬頭尤其受到矚目。其中又以兼任黨中央委副委員長、政治局委員、專科部長(推測應為宣傳鼓動部長)等職位的朴廣浩最具代表性。考慮到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擔任宣傳鼓動部副部長一職,能夠與她在相同部門擔任部長的朴廣浩,其破格升遷顯然受金與正幫不少忙。此外,鄭京澤與張吉星也在這波竄起的勢力當中。鄭京澤在政治局候補委員與軍事委員各取得一席之地,取代金元弘,爬到保衛部部長的位置,而張吉星則是被任命為軍事委員及偵查總局長。

    不只如此,負責核武與飛彈開發之軍需工業部第一部部長李秉喆,被拔擢成為黨軍事委員,還有金正植、洪勝武、洪英哲等人,都被任命為同一部門的副部長,至於核武研究所長李洪燮等開發有功者,也都獲得重用。而面對國際社會,負責本國外交政策的李勇虎外交部部長,更是升職成為政治局的委員。上述這些金正恩的左右手們,往後將會為北韓帶來什麼樣的新氣象,值得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