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金正恩不得不上談判桌的理由
01 忘掉過去的北韓
採行體制政治,而非獨立判斷
二○一八年,不過是金正恩掌權的第七年,他就已經成功將身邊的勢力撤換成自己的親信。金正恩在勞動黨全員會議舉行後三個月所發表的新年賀詞中,提及了平昌冬季奧運會,同時也派遣了特使團與南北統一隊同行,甚至還舉行了南北韓高峰會談。這所有的一切,就發生在短短的三個月裡,對比過往滯礙難行的南北韓關係,可說是快到讓人暈頭轉向。
可這所有的構想當真出自於金正恩一人嗎?會不會是有幕後的組織或高人為他擬定長期的計畫,並有系統地執行呢?
目前北韓的政策分為三大路線,其中負責北韓內部之對內路線者為勞動黨副委員長崔龍海,負責對中國、俄羅斯、美國等海外之對外路線者,則是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李洙墉與外務相李榮浩,至於負責與南韓關係的對南路線,則是祖國和平統一委員長金英哲。
對北路線 | 勞動黨副委員長 | 崔龍海 |
對外路線 | 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 外務相 | 李洙墉 李榮浩 |
對南路線 | 祖國和平統一委員長 | 金英哲 |
就算北韓採取唯一體制、並在決定重要政策時由金正恩擔任裁決者,但他仍然重用由親信所組成的政策小組。
金正日屬垂直型的領導者,講求由上到下,除了部分專業部門之外,黨政治局等協議體制,實質上並不存在。但金正恩在掌權後,便將所有機能恢復正常化,不管是黨政治局還是政務局、國務委員會、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等機構,皆派任各領域的專家與親信進駐,讓黨的政策決定機能,以及國務委員會和內閣的政策執行機能全部恢復正常。
黨、政、軍系統之整備暨正常化,代表金正恩接受國家機構的輔佐,這意味著金正恩努力防止因獨自判斷可能產生之錯誤。若說金正日是個領袖型的領導者,那麼金正恩可說是個系統型的領導者,只不過目前金正恩仍維持與金正日時代相同的垂直型傳達體制,所以一些水平橫向的意見溝通仍不完善。
需要確實世代交替的理由
二○一七年一○月,在勞動黨中央全員會議之中,金正恩汰換掉不少政治局核心幹部,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世代交替,同時看作為了實現目標所進行的布陣。儘管如此,七○至九○年代的核心權力菁英仍有部分依舊健在,這也顯示出金正恩仍舊維持從金正日時代就維持下來的老、中、青體制,以維持政權的基礎平衡。那麼,金正恩究竟完成了多少程度的世代交替?
文相均
前國防部軍備統制次長
「據說當時政治局有百分之二十六、政務局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們有百分之四十四、專業部門的部長們有百分之三十六,以及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們有百分之三十六被汰換掉,這也就代表了核心職位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被替換掉,明顯看出世代交替正積極進行中。」
趙成烈
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首席
「二○一七年舉行的第七次第二期全員會議可說是為世代交替賦予了不同意義。就如同各位所知,金正恩在二○一七年十二月八日當天,獨自一人上了白頭山,並決定了一些重要政策,我認為那次會議正是為了召集政令執行人馬而開。」
金正恩想要把身邊人員都撤換成自己的人馬嗎?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又會採用什麼方式?還有,他那麼積極追求的目標究竟又是什麼?
尹美良
前統一部南北韓會談常務代表
「若說二○一六年第七次黨大會為金正恩時代的權力結構打下了基礎,那麼二○一七年十月黨全員會議、就是金正恩根據前次會議所定下之根基來完成世代交替、同時也扶植自己親信的一次會議。在該次會議中,政治局常務委員除了金永南之外,其他人全數遭到撤換,也就是說,五名常務委員中,共有四人被汰換。不只如此,除了楊亨燮以外,其他的政治局委員也全被撤換,而十五名政治局候補委員也被刪減為十一名,這一連串行動其實就是金正恩的宣言:從此刻開始,我的政治將由我決定、我的政治將由我的人馬來執行。」
二○一六年五月的第七期黨大會決定書,可說是正式將金正恩體制昭告天下的重要象徵。北韓基於成為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在成功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火星十五號」以後,於二○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宣布已經完成國家和武力的歷史大業。究竟當時金正恩心裡所描繪的藍圖為何呢?
文相均
前國防部軍備統制次長
「北韓想要的最終狀態,就是擠身印度、巴基斯坦等核武國家之列,且在核武國家的地位確保狀態之中,改善南北韓雙方的關係,並與美國間的關係走向正常化,以作為國際社會認可的一員。金正恩認為,唯有透過這樣的過程,才能解除對北韓的制裁,並解決經濟困頓的問題。」
郭吉燮
前國家情報院對北情報官
「金正恩的目標很明顯,就是打造社會主義強國之建設。他所採用的手段是並進路線,也就是在擁核的狀態下(註釋31),將北韓打造成為社會主義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