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4 动态与构图
你可能会问:有没有可能有一种东西的移动无法构成图案呢?答案是:运动是永不停歇的。跳舞时,我们的四肢跟随身体划出优美的曲线。跑步时,同样如此,只是动作不同。小狗摇动尾巴,不是摇一下就结束了,而是摇个不停。
小时候,我对一位喜欢画鸟的小朋友饱含羡慕之情。他画的不是单只的鸟,而是成群的飞鸟。刷,刷,刷—铅笔轻点,一群鸟儿便跃然纸上,舒展着翅膀,翱翔于浓重的卷云之中。你是否也亲手画过飞鸟?是否有时也会注视着飞越天际的鸟儿,试图将它们飞翔的姿态付诸笔端?
研究鱼儿虽然不大容易,有时却可以通过鱼缸,或者通过奇妙的大自然景象进行观察。水中游曳的鱼儿和空中飞翔的鸟儿很相似。
我们常常会错失观察动态事物的机会。其实大多数人只需稍加留意,便可以从影像中看到以前(看似)不动的事物在移动。那么让我们蓄势待发,开始这种令人陶醉的观察吧!
当乌鸦在高高的树上聒噪、鸽子从地面拍打翅膀起飞的时候,它们看上去就像是云团一般。如果可以在天空这个背景上编织图案,让每一只鸟儿用喙叼起一根丝线,那么就会有精妙的图案浮现于鸟群之中,重重叠叠,纵横交错。
我们就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考虑下列情形:一群孩子围成圈做游戏,在这一圈摇摆的身影中,偶尔有一两个人离开圆圈,来回奔跑,这样便交织成另一种花样。
或者是古老乡村的舞蹈和游戏:人们面对面排开两列长队,两队中相对方向的最末端的人在中间空地的中心位置相遇并跳舞,这便形成了一对连在一起的形状。
再或者:一粒面包屑落入鱼缸,鱼儿小巧晶莹的身影游弋出如星星一样交织的形状来。
空中的鸟儿和水中的鱼儿会汇聚成不同的形状。
孩子们追逐着一只蝴蝶或者一个球,放飞风筝,在平坦的路面上竞相滚铁环;受惊的鹅群从池塘上飞起;一群麻雀在街道泥泞的水洼间觅食;羊群被一只狗驱赶;牛群缓缓地走在小路上—所有这些都在移动中绘成了一幅图画。
你可能会问:有没有可能有一种东西的移动无法构成图案呢?答案是:运动是永不停歇的。跳舞时,我们的四肢跟随身体划出优美的曲线。跑步时,同样如此,只是动作不同。小狗摇动尾巴,不是摇一下就结束了,而是摇个不停。
在构思一幅画时,我们必须把这种动态感融入其中。当然,我们的人物或物品是静止的,但是必须有一种动态感来吸引眼球,让人愉悦地看完整幅画作。我们需要设计图案,营造单一物品间的动态和韵律。
倘若我们拿起一本书,被第一页或前几章所吸引,然后却发现,再也没有其他吸引我们的可取之处了,我们就只能丢弃这本书了吧?对于画作也是一样。它必须能吸引眼球,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保持住大家怡然欣赏画作的兴致,不能画出让人看不下去的东西,否则人们只能粗暴无礼地将视线从画作上移开。我们就像书的作者一样,除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必须做出更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张纸上有一条竖线。如果我们只是在中间画出一条锐利的线,那么两侧都是空荡荡的,但是如果加几条自然的线形,空间的分割就会令人赏心悦目了。
假如我们勾勒一间原野上的小屋,把它方方正正地画在纸上,小屋居中,两侧分别画上一棵树,远处是延伸的田野。可想而知,这平坦的田野看起来会有多么刻板和空洞啊!
但是如果把小屋移到一侧,然后寻找一些小动态细节,哪怕不过是一条小路(试着把兴趣点拓展到更大的空间里),如此一来,这幅素描就立刻变得不一样了—它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首先,我们被相互依偎的小屋和树木所吸引,然后是小路,它把我们的视线重新吸引回画作的中间部分。
虽然自然天成,但我们只需要稍微用心一点从中加以选择,便可事半功倍。我们无法重组大自然,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段欢乐的时光,或者,在欢乐的时光中勾勒一个好题材。
风景、人物、家居、历史场景……无论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哪种题材,都会产生这个问题:你将赋予你的画作以什么样的布局和构思?
举个例子,假设你想画一个女孩的形象。我们先来勾勒出一个姿势简单的女孩,她站在那里,双臂垂于两侧,头上空间大,脚下空间小,这幅图看起来是不是很没有意义?下面我们来激活这幅画—飘动的围巾,脚下加宽设计,举起一只胳膊抓住一个篮子,背后飘着云朵,两侧是倾斜的河岸。于是,目光首先被吸引到中心人物身上,接着是围巾、胳膊、云朵,再接着落到河岸和树上。
你可能不喜欢这种姿势,而是想要更加安静内敛的效果。如果你想保留原本那个苗条直立的形象,聪明的做法一定不是把你的人物置于一个垂直空间,那么可不可以用柔和的线条营造朦胧的效果,或者用别的什么来改变你的人物形象呢?
有人曾经这样表述:画作的布局和日常物件的摆设截然不同,不存在同时适用于两者的一套理论。
不过,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严格地说,很多人都在这里出了错。
说来说去,你所谓的“日常”物件,如坛坛罐罐、花朵书籍,可能恰恰是你擅长的题材。每一件左右我们视线的东西都可以变成一幅画,如果我们不遵从自然法则,它就可能变成一幅糟糕的画,虽然如此,可它仍然是一幅画。
我们拿三个罐子做对象,一个大的,两个中等尺寸的。
我们把这几个罐子呈一字排开,大的居中,小一点的分列两侧,如图14.10(a)。
你自己就会发现这种布局其实不尽如人意。目光落在中间的物体上,然后就很容易游离出画面。所以还是把这几个罐子摆得不那么规规矩矩比较好,可以摆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如图14.10(b)。
如果两个中等尺寸的罐子的高矮不同,那么第一种布局可能还会更协调一点。
或者,如果我们一定坚持横排,可以把其中两个放到一起,把第三个分开放,中间用一截缎带,一片羽毛或散落的叶子进行衔接,如图14.10(c)。
画一个简单的主题比较容易上手,比如一朵带着叶子的花。
首先选择一个长方形、圆形或者正方形的空间,心里暗自定下画花或者叶子的位置。尽量把这个空间填充得赏心悦目些。
不要对“填充”这个词做简单的字面理解。我不是要你把几朵花,或者一些叶子密密麻麻地塞在一起,而是要把它们安排得疏散一些,几片叶子,微微散开,相得益彰。
用铅笔或者画刷勾勒出图形后,请好好观察一下,构图是不是不平衡?有没有在哪个空间挤入太多内容?有没有哪个空间留白较多?尽管可能只是需要用铅笔或者画刷简单地补上几笔而已。
把你的画倒过来。把这幅画当作一个图案来看,抛开他念,只看图案。或者你还可以收集一些小物件:些许花瓶、饰品、贝壳、缎带、书、帽子、球、手套、蜡烛(和蜡烛罩),然后分成搭配和谐的几组,飞快地勾画,只是为了练习绘画中的图案组合。
无论是想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专职画家,还是只想偶尔画幅画陶冶一下情操,我们都必须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如果你是一位专职画家,你的作画空间可以拓展得非常大。如果你为杂志或者书做插图,那么安排或者布局就需要思忖一番了。编辑或者出版商会指定一定大小的页面用来作画,要想把这个空间填充得令人满意绝非易事。
如果人物肖像是你的特长,那么安排布局就更重要,这样才能在画布或纸上呈现得令人赏心悦目。我曾经看过一些肖像,安排得太不用心,那些可怜的人物就像要从画里滑倒一样。
最大的空间应该留给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
几位年轻画家可以聚在一起进行友谊赛,就某一特定主题,在特定空间内作画。每人独自创作,最后相互比较作品,并就各个方面进行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画同样的东西,却很少雷同。身边人对同一件事情的阐释常常会令我们大吃一惊,进而激发出我们的灵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自然地向好的构图靠拢。
大自然的优美安排,她的布局、她的韵律、她的动态,无处不在,让人眼前一亮。
几棵风姿绰约的榆树衬托着云朵,还有些许划过天际的鸟儿;一座摇摇欲坠的棚子,和周围或站或躺或悠闲咀嚼反刍的牛群;几根高耸入云的烟囱,冒着烟;一个男孩在一条湿滑狭长的街道上飞奔,腋下夹着一捆纸;一只天鹅在芦苇丛旁游过,水面倒映着它优雅的身影;一位老人拄着粗杖,背上驮着一捆东西,沿陡坡向上爬;一位妇女坐在灯下,针线堆在胳膊肘的一侧;男女生围着篝火聚在一起做游戏—所有这些都浑然天成,充满无穷的魅力。
你还可以留意一下广告,因为它们需要布局得当才能吸引眼球,锁住视线。看一看这些图案,想想指定的空间是否被填充得令人赏心悦目了。
请欣赏一下名画的复制品。大师们如何精妙地布置绘画对象,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他们的安排和构图极其简洁,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有些画的背景还流传着离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当属拉斐尔的Madonna della Sedia,即《椅中圣母》。
传说,拉斐尔在酿造葡萄酒期间穿过一座村庄,他看到一位漂亮的母亲和两个天使般的孩子坐在门口,很想把这些可人儿画下来。可是手头却只有些空酒桶。于是拉斐尔拿起一个,将其倒扣,接着抓起一个半焦的碳条,在桶上画下母子们,画上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深邃而柔和,把他们映衬得格外楚楚动人。
这幅画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画作之一,但是究竟酒桶的传说是不是杜撰出来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它的构图十分纯粹,请你自己来欣赏和判断吧。
图14.1 飞翔中的鸟儿
图14.2 围成一圈玩游戏的孩子形成的图案
图14.3 由乡村舞形成的图案
图14.4 鱼儿在水中游动形成的图案
图14.5 跳舞
图14.7 提升空间
图14.6 跑步
图14.8
(a)一幅“空荡荡”的图画;
(b)一幅重新布置过的有趣的图
图14.9
(a)不充分的人物构图;(b)重新构图效果;(c)另一幅布置图
(c)
(b)
图14.10
(a)一组陶罐;(b)一幅竖立的构图;(c)一幅椭圆形的构图
(a)
(c)
图14.11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