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索 - 图1

    莫里索

    Berthe Morisot

    (1814~1895)

    这是一个女画家的故事……

    莫里索 - 图2

    这是一个女画家的故事。写了那么多集,翻来覆去都是聊些“臭男人”,也该换换口味了。我们先穿越一下时空,回到1874年4月15日,地点是巴黎卡普西纳大道15号。

    那里正在举办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莫里索 - 图3

    莫里索 - 图4

    马奈的《贝尔特 · 莫里索》(Berthe Morisot)

    除了这些“大咖”外,画展的宣传册上还有一个名字,格外引人注意……

    莫里索 - 图5

    贝尔特·莫里索 Berthe Morisot,1841~1895

    关于这次画展,之前我也已经聊过许多次了,总之就是被贬得一文不值……

    用来讽刺它的漫画都有一大堆……

    莫里索 - 图6

    莫里索 - 图7

    莫里索 - 图8

    还有一个评论家这样总结道:“六个疯子和一个女人的画展……”

    他没有把莫里索说成女疯子,可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绅士风度……

    然而贝尔特·莫里索 在所有这些“疯子”中,应该算是最“疯”的一位! 一共8次印象派画展,她参加了7次,唯一一次缺席还是因为怀孕生孩子……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当其他人都开始另辟蹊径 的时候,

    莫里索 - 图9

    莫里索依然坚持着印象派的画风……从未动摇过!

    但问题就来了……

    这个看似被团团围绕的“女神”知名度却远远不及这些男神(经病)……

    莫里索 - 图10

    为啥?

    这也是我一直想聊的一个话题:为什么男大师多如牛毛,而女师太却屈指可数?

    首先,我相信这绝对不是创造力和才华 的问题。许多女画家的才华要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一些男性画家,可是到最后真正能在艺术史上留名的女画家,却少得可怜。为什么呢?撇开“男尊女卑”、“封建礼教”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原因不谈。在那个时代想要成为“女师太”,首先得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经济条件

    莫里索 - 图11

    一个女孩想要学画画,首先家里得有点儿钱。就算不是暴富,至少也得是中产阶级。试想如果这家人家连饭都吃不饱,你还想学画画?没把你卖到“窑子”里就已经不错了。

    (即使不是“巨富”,至少也要做到“不缺钱”,这样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 父母支持

    莫里索 - 图12

    即使家里有那么几个闲钱,但父母如果不让你学画画,一样没戏……因为当时的女性不可能像男人一样抛头露面四处求学。

    1. 老公支持

    莫里索 - 图13

    女孩到了一定年龄,总得嫁人吧。那时也不流行什么“丁克一族”,结了婚以后女性就得履行相夫教子的职责。到了这个时候,你能否继续画画,就得看老公是否支持了。

    当然口头上的支持是不算数的,“你只要把孩子管好,家务做完,其他时间你爱干吗干吗……”这种话就等于放屁,其他时间除了吃饭睡觉还能干吗?那么,老公要怎么样才算支持?

    说到底,还是得有钱……

    莫里索 - 图14

    老婆想画画,那就请十个八个用人来带小孩、做家务。这才叫“爱干吗干吗”……

    满足以上条件之后,你还得具备艺术家的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可见,当时一个女人如果想在这个被男人统治了几百年的圈子里混出一点儿名堂,有多么的困难。

    莫里索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甚至有可能是第一个)“知名女画家”,与她显赫的背景也是分不开的……

    莫里索 - 图15

    马奈的《莫里索肖像》(Portrait of Berthe Moriset)

    首先,她爆有钱……

    她的“有钱”,不是今天那些动不动玩个自拍,“不小心”拍到自己的名牌包包手表的“炫富女”能理解的。她玩style的时候,可可·香奈儿还没出生呢(是真的还没出生 )。莫里索家族几代人都是富豪,整个法国,乃至欧洲到处都有她家的别墅。结婚时她的母亲还送给她一栋位于闹市的大楼作为礼物!一栋楼啊!! 而且她的老公也出生于一个巨富之家(后面会提到 )。所以她的“有钱”,是在骨子里的,有钱到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多有钱。

    莫里索 - 图16

    《夏日》(Summer Day),1879

    莫里索 - 图17

    《划船的女子》(Girl in a Boat with Geese),1889

    莫里索 - 图18

    《从特罗卡代罗宫观望巴黎》(Views of Paris from the Trocadero),1872

    她的一生就是在派对、郊游、度假中度过的……

    闲来无事时,还会去郊区买个城堡玩玩……

    莫里索 - 图19

    其次,莫里索也算是出生于艺术世家……

    她的外公是洛可可大师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Honore Fragonard), 就是画《秋千》 的那个。

    莫里索 - 图20

    莫里索 - 图21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 ~ 1806
    为洛可可艺术全盛时期揭开序幕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充满轻佻艳俗的情色意味,深受法王路易十五的喜爱,作品中膨胀的奢侈享乐和情欲成为那个时代贵族王公豪宅展壁上最亮丽的风景。

    她的老师是巴比松派大师卡米耶·柯罗(Camille Corot)。

    柯罗教莫里索到户外去画画。

    莫里索 - 图22

    卡米耶·柯罗
    Camille Coro't 1796~ 1875
    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同时也是19世纪留下画作最丰富的艺术家,他的人生放在今天正是无数人梦想的浓缩,有钱,做着艺术的事儿,四处旅行。

    莫里索 - 图23

    莫里索的《诺曼底农场》,这是她早期的作品,和柯罗的调调很像。

    莫里索 - 图24

    后来莫里索就是把户外作画 这种理念带到了印象派……成为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

    根据莫里索身边的这些人,看她的一生……一直就处在一个你不红谁红的节奏 。

    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看莫里索的画吧:姐姐和妈妈……

    莫里索 - 图25

    《妈妈和姐姐》(The Mother and Sister of the Artist),1869~1870

    莫里索 - 图26

    《捉迷藏》(Hide and Seek),1873

    姐姐和外甥女……

    闺密……

    莫里索 - 图27

    《拿扇子的少女》(Jeune Fille Au Bal),1875

    莫里索 - 图28

    《尤金 · 马奈与朱莉 · 马奈》(Eugene Manet and His daughter at Bougival),1881

    老公……

    女儿……

    莫里索 - 图29

    女儿……

    莫里索 - 图30

    还是女儿……

    莫里索 - 图31

    《白日梦》(Day Dreaming),1894

    画来画去就是她身边的那几个人,都是些“不用到户外” 就能完成的作品。有许多人不喜欢莫里索的画风,认为她的画有些婆婆妈妈的 ……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她要是画得和那些“臭男人”一样,那还有什么好稀奇的……

    如果说雷诺阿的画中洋溢的,是幸福的气息……

    莫里索 - 图32

    那么莫里索表现的……就是温馨与和谐。

    这是她的代表作《摇篮》(The Cradle) ,1872。

    莫里索 - 图33

    莫里索 - 图34

    莫里索 - 图35

    画的是她的姐姐艾玛以及姐姐刚出生的女儿……

    光从艾玛的眼神和动作 ,就能体会到母爱与温柔…… 我想这就是莫里索厉害的地方。

    除此之外,莫里索还有一项“绝技”……

    莫里索 - 图36

    《年轻女子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Lady),年份不详

    莫里索 - 图37

    《抱猫的年轻女子》(Young Girl with a Cat),1892

    莫里索 - 图38

    她笔下的女子……

    总是那么的勾人 。

    也许这正是女画家的优势,似乎能够画出女人的内心世界…… 每当站在她画的女子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她们的眼神 所吸引。

    莫里索 - 图39

    有时只是两个简单的黑点,有时她甚至没有望向你这边…… 却依然能毫不费力地抓住观赏者的注意力。

    莫里索的这项“绝技”,其实是受到了另一位大师的影响……

    莫里索 - 图40

    莫里索 - 图41

    莫里索 - 图42

    《穿黑衣的女子肖像》(Woman in Black),1878

    “万人迷”马奈(édouard Manet)。

    莫里索 - 图43

    关于马奈和莫里索之间有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人说她是他的情人,也有人说他们互相爱慕着对方却始终无法走到一起…… 绯闻很多,可是都没有直接证据……

    想想也不可能有什么直接证据 ,当时又没有“狗仔队”,他们更不可能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恋情。

    所以除非哪天突然冒出一张“床照”(按那时的照相技术来看,这基本也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我们能做的也只是从一些旁敲侧击的周边消息来推测……

    虽然无法证明真伪……

    莫里索 - 图44

    那么就请大家跟着我八卦一下吧!

    这段故事开始于一幅画:

    《在阳台上》(The Balcony)

    这是莫里索第一次出现在马奈的画布上……和莫里索画的那些妹子一样,她黑色的眼睛 瞬间抓住了观者的注意力。成为整幅画最大的亮点……

    莫里索 - 图45

    莫里索 - 图46

    《在阳台上》(The Balcony),1868~1869

    莫里索先后12次出现在马奈的画布上,是他最爱用的模特。

    莫里索 - 图47

    莫里索 - 图48

    莫里索 - 图49

    其中最著名的是这幅肖像画:

    我个人认为,就这幅画的动人程度和艺术价值而言……足以媲美下面这两幅:

    莫里索 - 图50

    莫里索 - 图51

    莫里索 - 图52

    唯一不如她们的地方是没她们神秘……

    莫里索那黑色的眼睛,似乎只有在马奈的画布上才显得格外动人 。

    莫里索 - 图53

    接下来就是一些捕风捉影的内容了……

    莫里索的母亲曾在书信中表达过对于女儿的担忧,她害怕莫里索过于迷恋马奈而耽误自己……

    莫里索一直到30岁还是单身,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年龄来算,算是超级大剩女 了。

    莫里索 - 图54

    莫里索 - 图55

    莫里索的女儿——朱莉 ,曾经出版过一本日记……

    从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她对马奈的太太——苏珊娜 的厌恶…… 这会不会是从她的母亲那儿耳濡目染的呢?

    最后,莫里索嫁给了爱德华·马奈的弟弟——尤金·马奈。

    尤金一直迷恋着莫里索,苦苦追求了多年终于抱得美人归……婚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妻子的绘画事业…… 莫里索终于变成了“马奈夫人” 。

    莫里索嫁给马奈的弟弟后,爱德华·马奈再也没有画过她……

    莫里索过世之后,被安葬在马奈家族的家族陵园中……

    ……就躺在爱德华·马奈的身旁。

    莫里索 - 图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