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参考文献
Atkinson, R.和 S. Kent, “IP认证头”,RFC 2402, 1998年11月。
Atkinson, R和 S. Kent, “IP封装安全净荷头”,RFC 2403, 1998年11月。
Atkinson, R.和 S. Kent, “Internet协议的安全体系架构”,RFC 2401, 1998年11月。
Bates, T., R. Chandra, D. Katz和 Y. Rekhter, “BGP-4的多协议扩展”,RFC 2283, 1998年2月。
Coltun, R., D. Ferguson和 J. Moy, “用于IPv6的OSPF”,RFC 2740, 1999年12月。
Conta, A.和S. Deering, “IPv6规范中的通用分组隧道”,RFC 2473, 1998年12月。
Conta, A.和 S. Deering, “用于IPv6规范的ICMPv6”,RFC 1885, 1995年12月。
Deering, S.和 R. Hinden, “IPv6规范”,RFC 1883, 1995年12月。
Deering, S., W. Fenner和B. Haberman, “用于IPv6的MLD”,RFC 2710, 1999年 10月。
Gilligan, R.和E. Nordmark, “用于IPv6主机和路由器的转换机制”,RFC 1993, 1996年4月。
Haberman, B., H. Sandick和 G. Kump, “IPv6中的PIM路由”,draft-ietf-pim-ipv6-03.txt, 2000年3月。
Hinden, R., M. O’Dell和S. Deering, “可聚合全局单播地址格式”,RFC 2374, 1998年7月。
Hinden, R.和 S. Deering, “IPv6地址体系架构,” RFC 2373,1998年7月。
Hinden, R.和 S. Deering, “IPv6多播地址分配”,RFC 2375, 1998年7月。
Hinden, R.,S. Deering, R. Fink和T. Hain, “初始的IPv6 Sub-TLA ID分配”,<draft-ietf-ipngwg-iana-tla-03.txt>, 2000年1月13日。
Hubbard, K., M. Kosters, D. Conrad, D. Karrenberg和J. Postel, “Internet注册机构IP地址分配指南”,BCP12,RFC 1466, 1996年11月。
IAB和IESG, “IPv6地址分配管理”,RFC 1881, 1995年12月。
IEEE, “EUI-64注册机构指南”,http://standards.ieee.org/db/oui/tutorials/EUI64.html, 1997年3月。
Johnson, D.和S. Deering,“保留的IPv6子网任播地址”,RFC2526, 1999年3月。
McCann, J., S. Deering和J. Mogul, “用于IPv6的路径MTU发现”,RFC 1981, 1996年8月。
Malkin, G和R. Minnear, “用于IPv6的PIPng”,RFC 2080, 1997年1月。
Marques, P.和F. Dupont, “使用BGP-4多协议扩展进行IPv6域间路由”,RFC 2545, 1999年3月。
Narten, T., Nordmark, E. and W. Simpson, “IPv6的邻居发现”,RFC 2461, 1998年12月。
Partridge, C., T. Mendez和W. Milliken, “主机任播服务”,RFC 1546, 1993年11月。
Reynolds, J.和J. Postel, “已分配号码”,STD2,RFC 1700, 1994年10月(也可参见 www.iana.org/iana/assignments.html)。
Thomson, S.和 C. Huitema,“支持IPv6的DNS扩展”,RFC 1886, 1995年12月。
Thompson, S和T. Narten,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分配”,RFC 1971, 1996年8月。
Thomson, S.和T. Narten,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分配”,RFC 2462, 1998年12月。
Tsirtsis, G和 P. Srisuresh, “NAT-PT”,RFC 2766, 2000年2月。
• 策略及规程定义——清晰的策略及规程定义是维护任何运行良好的网络的基本需求,包括服务等级协定、更改管理策略以及逐级上报规程等内容。
• SNMP—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网络管理应用的基础,理解其工作方式是使用任何网络管理应用程序的必要条件。
• RMON——RMON提供了额外的网络管理能力,理解其工作方式是使用任何基于RMON的网络管理应用程序的必要条件。
• 日志记录——在研究可能与路由器相关的网络问题时,记录下Cisco路由器上发生的事件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信息。
• Syslog——将信息记录到syslog(系统日志)服务器上,实现路由器事件信息的集中式存储,可以用来解决多个网络设备引起的网络事件。
• NTP——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可以同步所有网络设备的时钟,从而简化对过去事件的处理。
• 记账——在网络设备上执行的记账功能可以实现相关数据的收集,一方面用来理解流量流,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这些流量流对网络用户进行计费。
•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一组用来维护网络运行、验证配置文件的工具及进程。
• 故障管理——故障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向网络管理员通告网络中的故障事件,这里所说的故障可能是导致某些网络服务不可用的事件,也可能是网络性能受到影响的迹象。
• 性能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负责收集相关数据用于趋势和容量规划。
• 安全管理——路由器安全管理可以确保路由器的完整性,有多种工具和配置参数来确保路由器的安全性。
• 支撑管理进程的服务器设计——支撑管理进程的服务器是观察网络的关键,因而需要确保其安全性、健壮性,并提供到其所管理网络设备的冗余接入能力。
• 网络健壮性——网络健壮性需求应包括LAN本身以及将端节点路由到其余网络(离开LAN),仅配置了单个默认网关的端节点可以利用HSRP提供的默认路由器冗余性来实现健壮性。
• 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用于测试网络规划、设计、新硬件、新操作系统以及新协议和新规程等,实验室应尽可能地反映实际的生产网络,从而保证测试验证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