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巨头高呼向互联网化转型
临近马年春节的某天,青岛,海尔集团董事局大楼会议室。虽然春节已近,但是这里似乎并没有放松的节日气息;相反,紧张的战斗气氛让人在这寒冬季节都感觉有些热气腾腾。
会议室里坐满了海尔各部门的高管,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抱负和问题。这两天开的是闭门会议,仅限海尔集团战略部邀请的部分高管。讨论非常激烈,碰撞出很多火花,各个部门高管不断邀请更多本部门的人加入。会议进行到第二天下午,我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波团队了。
“刘总,非常感谢你,”一位海尔副总裁对我说,“今天一上午学到的东西,比我过去一年学到的还多。”另外一位高管问我能不能多住一晚,好在第二天一早向他们董事长做专项汇报。我第二天在上海已有安排,只好说来日方长。他说:“我们请过很多专家讲解,都没彻底弄明白,虽然今天我们只聊了一两个小时,但却一下子捅破了窗户纸。”
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唯有说谢谢。作为海尔集团的战略咨询顾问,我很荣幸。但我也深深知道,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哪里是两天的闭门会议就可以瞬间冲出困境、拨云见日的呢?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不是一刀切,不是三板斧,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决绝的勇气,更要有非凡的智慧、过人的毅力;需要有战略变革的高度,更要有组织变革的深度。
张瑞敏是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你越深入研究海尔,就越会被张瑞敏的战略前瞻性、管理创新性所折服。他提出了“日日清管理法”和“人单合一”的企业社会化机制,尤其是有口皆碑的“服务到永远”的宗旨,是很多企业学习的榜样。2014年3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评出“全球最伟大的50名领袖”,“将海尔集团打造成国际大品牌”的张瑞敏,名列第22位。
但即便是张瑞敏这样泰斗级的企业家,也都在高声疾呼:传统企业走到尽头了,必须互联网化转型。
不仅是张瑞敏,同样是泰斗级的企业家,刘永好说:“新型的互联网的格局正在冲击到传统的产业——互联网冲击了零售,互联网冲击了制造业,互联网甚至冲击了我们所谓高富美的银行业。互联网的金融势头非常猛,我们银行感觉到极大的压力,我们怎么办?”王健林说:“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这是趋势,可能今后所有行业都要互联网化,这是趋势。我已经有一个认识,今后所有行业必须互联网化。”俞敏洪说:“面对这样的时代,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想办法集中自己所有资源,才能继续保持江湖地位;另一种人则必须随时做好这个江湖地位被他人取代的准备。”马明哲说:“互联网肯定会改变社会的经济、文化,各行各业。”……
朋友们,上面这些话,并不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言论,而是传统企业巨头们的惊呼。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传统企业一夜之间都有了生死之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