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
2013年,我在福布斯中文网上发表过一篇专栏文章,叫作《一条腿的创新,跑不远》,文中写道:
科技创新,其本质是去发现一种新形态的价值。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为这种价值在现有的生态系统中,找到一种新的价值交换规则,从而为这种新价值赋予合理的商业价格。没有商业模式(价值交换规则)的价值,就没有价格;没有价格,就无法流通;无法流通,就不能兑现价值。
我在这里要补充一点。对于不需要创新的(或者是颠覆的)商业模式配合的技术创新,都是“延续性技术”的改良。延续性技术的改良,就是形意拳和太极拳的区别,或者陈氏太极和李氏太极的区别。在“颠覆式创新”的商业模式的机关枪面前,没有什么差别。
OTT的商业模式,就是一把重型机关枪,不管硬件如何革新,我决定不通过硬件赚钱,零利润销售,然后靠别的赚钱。你如何和我竞争?
OTT的商业模式,就是传统制造业的二向箔、机关枪。用雷军的话说:
如果你仅仅是把它当作工具的话,那你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其实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它用完全不同的思想来看待业务,看待市场。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互联网就是颠覆性的,我认为互联网的核心思想可总结为:专注、极致、口碑、快!
董明珠和雷军的赌局,不是“创造价值”(中国创造)和“传递价值”(网络营销)的赌局,而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赌局,是“创造价值”和基于OTT的“创造价值”的赌局。
但是,雷军不可以小看董明珠。从董明珠和马云在场上的互动来看,他们在线下一定早已交流过。我根据董明珠强调的:(1)大数据;(2)50%线下+50%线上;(3)大笑曲线:创造、营销、制造;(4)你没有根;(5)以及马云说的:营销是容易学的,试着还原一下董明珠的底气来自于哪里,以及马云的战略。
马云在线下如果和董明珠确实有过一次秘密会议,他一定是这么说的:
“董总,没有传统企业,只有传统思维。今天互联网企业,比如小米,已经不满足于手机领域,开始进军传统制造业,生产小米电视,来势汹汹。他们想把你们逼退成代工厂,自己赚大钱,让你们干苦活,太坏了,一点儿共赢意识都没有。海尔、TCL、长虹大家都很恐慌。不过你不要怕,这个世界上,还好有我能帮你。和我合作好,才能反败为胜,否则小米有一天做空调,很有机会超过你。我有唯一能打败小米的杀手锏:大数据!我有全国人民什么时候、在哪里、花多少钱、买什么的一切数据。小米的东西受欢迎,是营销做得好。但是营销是很容易学的。最重要的是创造用户喜欢的东西。我们一起合作,能把创造、制造、营销的微笑曲线,改变为创造、营销、制造的大笑曲线。小米粉丝和小米共同创造了小米的产品,但是我们天猫上有更大量的数据和更精准的用户需求,你和我合作,我们一定可以一起更精准地创造用户更加喜欢的产品,然后再营销,最后再生产。这样,线下50%是你的,线上50%也是你的,全是你的,你就可以无惧小米的进攻,战胜只懂营销的雷军。说到底,他们和你们没法比,他们没有根。”
如果马云的推进成功,5年之后雷军、董明珠10亿豪赌,谁输谁赢还很难说。因为,这可能不是新模式和旧模式之赌,而是新模式和更新的模式之赌;这其实不是雷军和董明珠之赌,而是雷军和马云之赌。
传统制造业被互联网“踢门”,谁赢谁输,今日未卜。无论是董明珠,还是张瑞敏,都没有完全的胜算,都在拉拢马云。所以,“拥抱互联网”,而不是抗拒——至少是今天的基本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