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言语暴力

暴力包括所有试图迫使、控制或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言语行为。这种做法的特征是人们把自己的信息强行加入到信息库中,因此也会破坏对话的安全气氛。表现形式从口出秽言、自顾自说到恫吓威胁,不一而足,其中控制、贴标签和攻击是最常见的三种形式。

• 控制是指胁迫对方按照你的思路考虑问题,表现方式有两种,要么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要么在对话中搞一言堂。具体做法包括经常打断对方讲话,过度强调自己的观点,大量使用绝对性字眼,经常改变话题以及使用指令性问题控制对话过程。

“世界上没有人不买这些产品,它们是最好的礼物。”

真正含义:虽然没有正当理由说明为什么要浪费钱买这么贵的玩具,可我真的很想要一个。

“我们试过他们的产品,简直糟糕透顶。全世界没人不知道他们送货不及时,客户服务最差劲。”

真正含义:我并不清楚真实情况,所以用夸张的字眼来吸引你的注意。

• 贴标签是指给某些人或某些观点加上标签,把它们视为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或物。

“你的想法简直跟山顶洞人差不多,凡是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我的方案。”

真正含义:既然在方案价值方面说不过你,那就对你搞个人攻击。

“你不会听他们的吧?天呐!首先,他们是总部来的;其次,他们是工程师。你还想让我怎么说?”

真正含义:只要让人感觉从总部来的人和所有工程师都不是好东西,我就不用再解释了。

• 攻击便无须解释了,指的就是字面含义。我们往往会希望战胜对方,进而发展到希望为对方制造痛苦。具体行为包括贬低和威胁对方。

“有胆你再试试那该死的小花招!”

真正含义: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就威胁惩罚你。

“别听吉姆瞎指挥。抱歉,吉姆,我就是在针对你。你就会让自己的部门享福,让其他部门受罪,这种情况早就不是第一次了。知道吗?你这人就是这么混。很抱歉,不过这事早晚要有人站出来说个清楚。”

真正含义: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必须说你的坏话,然后假装我是唯一正直的人。

学会关注压力应对方式

好了,现在你已经能做到同时关注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了。你非常留意对话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危机,为抓住这些关键时刻,你会观察那些威胁安全感的信号。当安全感被破坏时,你甚至能判断出对方表现的是哪种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是不是做到这些就足以解决问题了呢?是不是这样就关注了所有的重要因素呢?

答案是否定的。当你的大脑处于“双路处理”模式时,或许最难密切关注的因素是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对方的表现。在和他人陷入激烈争论时,大部分人都很难摆脱话题的牵引。这时,对方采用的各种策略便会为你带来问题。因此,你必须对他们的行为高度警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便放松了对自身行为的密切关注,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再说,要密切关注自己也不容易做到,毕竟你又不能跳出自己的身体客观地观察自我,谁让我们的眼睛无法审视自己呢?

效率低下的自我监控器。的确,我们都很难监督自己的行为。当我们满脑子都是观点和理由时,往往会变得毫无社交敏感意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会蛮横无理地强迫对方,在不该讲话时乱发言,会陷入惩罚性的沉默,会做各种徒劳无益的行为——所有这一切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最终,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幽默作家杰克·汉迪(Jack Handy)笔下的人物。

人们都说和我住在同一个街区的某个家伙有多讨厌,我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我来到那人门前,结果他说自己不是大家所说的人,那个讨厌鬼住在那边那栋房子里。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我说道:“你可真是个傻瓜,那是我家!”

很不幸,如果你不具备对自身行为的监控能力,你也会变得如此愚蠢。例如,你问爱人为什么把你一个人丢在汽修厂整整一个小时,对方指出这不过是个误会,然后说了一句:“你没必要生气。”结果,你马上条件反射般地回应道:“我没生气!”

当然,谁都看得出来这句话言不由衷,因为你几乎是吼出来的,说的时候脑袋上青筋暴起,一点儿都不像没事的样子。不过,你自己肯定注意不到这些,因为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对方身上了,当爱人笑话你小题大做时,你当然会觉得气不过。

此外,你直言不讳地回答诸如“怎么了”之类的问题时,也会玩这种自我否定的游戏。

“你怎么了?”

你抱怨道:“没事!”然后慢慢地走开,眼睛盯着地板,一脸受伤的神情。

做个机警的自我监控器

怎样才能在对话出现问题时及时退出争论,学会关注对话过程,关注自我行为及其造成的影响呢?答案很简单,学会成为机警的自我监控器。也就是说,只有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以及这些做法造成的影响,你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改变行动策略。具体一点说就是,你应当关注自己的做法对安全气氛产生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压力应对方式测试

你是哪种自我监控类型呢?要想提高自我意识能力,了解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对话变得困难重重时,你会怎么做?要了解你的应对方法,请完成后面的调查表,这个调查表教你认识到本书哪个部分对你最有帮助,能帮助你有针对性地提高对话技巧。

指导语:下列问题可揭示你在关键对话中常用的应对方式。在回答问题之前,请选择一位同事或亲友作为对话对象,想象一下你和对方在进行关键对话时是什么情况,然后再回答问题。

是 否 1. 有时候我不愿面对和讨厌的人接触的机会。

是 否 2. 我不愿回电话或邮件是因为不喜欢和对方打交道。

是 否 3. 当人们提出棘手或尴尬的问题时,我总是试着改变话题。

是 否 4. 在谈到令人尴尬或充满压力的问题时,我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是 否 5. 在隐瞒真实想法时,我会使用玩笑、讽刺或含沙射影的话语暗示自己的不满。

是 否 6. 在提出棘手问题时,我会用虚伪的奉承作为糖衣炮弹。

是 否 7. 为强调自己的观点正确,有时我会夸大事实。

是 否 8. 如果说不过别人,我会打断对方或改变话题,等合适的时候再提出来。

是 否 9. 如果对方的观点愚蠢至极,我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

是 否 10. 听到令人吃惊的观点时,我会说些让对方感到沮丧或生气的话,比如“你少扯了”或“一派胡言”。

是 否 11. 当对话变得棘手时,我会从争论观点发展到对对方做出个人攻击。

是 否 12. 在情绪激烈的讨论中,我常常表现得很粗暴,让对方感到屈辱或受伤。

是 否 13. 在和别人讨论重要问题时,我会从陈述观点发展到一心想战胜对方。

是 否 14. 在棘手的对话中,我常常和对方争论不休,毫不关注会给对方留下怎样的印象。

是 否 15. 当对话变得困难时,如果我做出了令对方感到受伤的行为,会马上向他们道歉。

是 否 16. 面对棘手的对话场面,我会首先关注自己做错的地方,而不是强调对方的错误。

是 否 17. 我能很好地帮助对方理解我的看法,善于劝说对方。

是 否 18. 我能很快察觉对方是否隐瞒了真实看法或是在对话中表现出抵触情绪。

是 否 19. 在对话中我认为最好不要做出令人不快的评论,因为这样肯定会造成严重问题。

是 否 20. 对话失败时,我会退出争论,想想出现的问题,然后想办法做出补救。

是 否 21. 当对方由于误解而表现出抵触情绪时,我会马上声明自己的真实目的,和他们继续对话。

是 否 22. 我对有些人粗暴,老实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值得好好对待。

是 否 23.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会使用一些绝对性字眼,比如“事实是……”或“显然……”。

是 否 24. 如果对方不愿说出内心的想法,我会鼓励他们放下心理包袱,不管他们面对怎样的压力。

是 否 25. 由于在对话中表现得咄咄逼人,有时我会感到灰心或失望。

是 否 26. 即使在对话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我也能轻松发现对方生气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案。

是 否 27. 在对话中发现和对方目的不一致时,我不会寻找共同点,而是总想战胜对方。

是 否 28. 当对话进展艰难时,我会认为这主要是对方的错而不是我的错。

是 否 29. 在分享明确的观点时,我会再三请对方发表意见,特别是那些反对意见。

是 否 30. 当对方不愿发表观点时,我会更专注地聆听,对他们的话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是 否 31. 我很难面对违反承诺的人,每次都是我去和他们讨论这种问题。

是 否 32. 我会在对话结束后遇到问题,因为我总是记错讨论过或答应过的事情。

是 否 33. 和他人讨论问题时,对于由谁做出决定,我们不是很难达成一致,就是结果违反期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