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
在回顾自己的行为原因时,对话高手会马上从审视错误行为转移到探索潜在感受。乍一看这个做法很简单,你对自己说:“我这样做是因为我感觉很愤怒。”瞧,这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其实不然,发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情绪要比你想象的难得多。实际上,很多人根本对情绪一无所知。当你询问他们的感受时,他们只会用“糟糕”“生气”或“害怕”等字眼形容。如果这些表达做出了准确的描述还好,可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样。例如,人们说自己感到气愤,可实际上他们的真正感受是尴尬外加几分诧异;遇到侵犯时人们说自己感到伤心难过,可实际上他们感受到的是受到羞辱和欺骗。
有人说生活又不是单词比赛,搞那么多不同的表达有用吗?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准确表达的确非常有用。了解真实感受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了解问题出现的经过和原因。比如,如果你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尴尬和诧异,而不是简单的“气愤”,这样肯定能更好地理解你在脑中形成了怎样的主观臆断。
那么你呢?在出现强烈情绪时,你会停下来首先考虑一下自己的感受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是使用丰富的词汇,还是用模棱两可的“心烦”或“恼怒”来描述感受呢?其次,你会开诚布公地和他人谈论你的感受吗?你愿意和好友谈论心中的问题吗?最后,在这样做时,你使用的描述词汇是否真实准确呢?
毫无疑问,了解自己的感受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你应当学会用更准确的词汇来形容情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