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当你坐下来开始写作时,你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只是大致知道要写什么,但并不清

    楚你具体想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即使你知道你最终表达出的思想必定会组成一个金字塔

    结构,你仍然会怀有这种不确定感。

    但是, 际上你对将要完成的"成品"已经了解得很多。首先,你知道在你的文章的金

    字塔结构顶端将有一个包括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其次,你知道这个句子的主语就是文章的主

    题。

    此外,你还知道这个句子是对读者头脑中业已存在的某个问题的回答。当在(读者所了

    解的)某个"情境"中发生了(读者所了解的)某种"冲突" ,就会引发读者的"疑问" ,而回答

    这个"疑问"就是你要写作的动 。你可能还大致知道将要表达的一些要点。

    这些对你来说已经不少了。你可以利用你知道的这些知识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构建文

    章的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的方法通常比自下而上的方法容易一些,因此应当首先尝试使用

    自上而下的方法。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地构建金字塔结构通常较容易一些,因为你开始思考的是你最容易确定的事

    情,即文章的主题,以及读者对该主题的了解情况(你将在文章的序言部分使读者重温其了

    解的情况)。

    但是,你还不能现在就坐下来,开始写序言部分。你应当先利用序言部分的结构,将头

    脑中的正确观点逐个理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建议你遵循图 3―1 中的流程。具体说明

    如下:

    1.画出主题方框

    2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这个方框就是你的文章的金字塔结构最顶部的方框。在方框中写出你将要讨论的主题,

    当然前提是你知道要讨论什么主题,否则请跳到步骤二。

    2.确定主要问题

    确定文章的读者。你的文章将针对什么对象?你希望文章写完后能够回答读者头脑中关

    于该主题的什么问题?如果你确定了主要问题,请写出来,否则跳到步骤四。

    3.写出对该问题的回答

    如果尚不清楚,请注明你有能力回答该问题。

    在最顶部方框填入

    1、你准备讨论的主题。

    2、你准备回答的读者头脑中已

    存在的关于该主题的问题。

    S=4

    C=5

    Q=2

    6 新问题

    7

    3、对其的回答

    将回答与序言部分对照

    4、列出"情境"

    5、列出"冲突"

    2、以上问题及回答是否仍成

    立。

    确定关键句

    6、以上回答会引起的新问题。

    7、确定以演绎法或归纳法回答

    新问题。

    7、如采用归纳法,需确定可用

    于概括的复数名词。

    组织支持以上观点的思想

    8、在此层次上重复以上的疑问

    /回答式对话过程。

    8

    图 3―1 金字塔结构中互相制约的各因素

    4.说明"情境"

    你需要证明,现阶段你能够作出关于该主要问题和回答的最清晰表述。具体做法是:将要

    讨论的主题同"情境"结合起来,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首先,关

    于该主题的什么表述肯定不会引起读者的疑问呢(因为读者知道这一表述,或者根据以往的

    事 很容易判断该表述的正确性)?

    5.指出"冲突"

    现在你已经开始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了。想象一下,当读者表示同意,点着头

    说: "对,我知道这个情况,有什么问题吗?"的时候,你就应当考虑"情境"中发生了什么

    能够引起读者疑问的冲突,例如,发生了某种意外,或出现了某个问题,或出现了某种明显

    的逻辑不一致的变化。 "情境"中发生了什么"冲突" ,以致引起读者的"疑问"呢?

    6.检查主要问题和回答

    对"情境"中"冲突"的表述应当能够直接导致主要问题的提出(已在步骤二中列出)。

    2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否则,应改变对"情境"中"冲突"的表述,使之能够直接导致该主要问题的提出。有时可

    能"情境"中的"冲突"同主要问题不相符,这就需要重新进行构思。

    进行以上这些步骤的目的是确保你了解自己将要回答什么问题。一旦确定了主要"疑

    问",其他的因素都很容易在金字塔结构中各就各位。

    下面我将举例说明运用以上方法时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下面是美国一家大型饮料公司

    的会计部门写的一份备忘录,我们将试着用以上方法改写该备忘录。

    公司的送货员将产品交付客户后,客户应向公司会计部门发回一张交货单,列明各种代

    码、交货日期和数量。公司的记账系统就是基于这些交货单进行运作的,其工作流程大致如

    下:

    五周

    处理交货单

    发送账单

    接收支票

    处理付款

    一家出售汉堡包的该公司的客户长期从该公司订购大量饮料,我们称该客户为"大客

    户"。出于自身的统计意图,大客户希望跟踪每天的账单情况。他们想知道他们是否可以将

    每次的交货单保留下来,将有关信息及计算出的总数输入计算 磁盘,然后每月将磁盘和支

    票送至饮料公司总部。也就是说,大客户建议采 以如下方式运作的会计系统:

    接收磁盘和支票

    处理付款

    饮料公司的会计部主管需要对该方案的可行性作出回答。于是,会计部主管提交了此份

    备忘录,但其回答的主要内容仅仅是 ": 我 们对该方案的运作方式有以下发现",而并未对该

    问题予以直接回答(如表 3―1)。

    表 3―1 答非所问的例子

    呈:罗伯特?塞尔蒙先生阅示

    主题:大客户

    我们按要求对大客户(公司编号 8306)提出的通过磁盘 交货单信息发送至我们的全国

    会计系统的建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对信息的处理 由大客户和我们基于预付款方式共同完

    成。经过我们对其提议进行的研究,我们对该方案的运作方式有以下发现:

    1.我们对接收由任何外部来源发来的全国会计数据的主要要求是这些

    29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数据必须是规定格式发送:

    A.公司编号

    B.销售点编号

    C.交货单编号

    D.交货单金额

    E.交货时间

    如果大客户没有公司编号或销售点编号,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客户管理文件向其提供有

    关信息。大客户 这些信息输入其系统后, 为我们今后处理交货单数据提供很大的便利。

    2.大客户 制作一套信息提取程序,从其系统中提取所有现有的交货单数据,并产生

    输出文件。该文件的格式可适用于全国会计系统的 APNND 现金收据子系统(参见数据格式)。

    然后大客户 此数据存入磁盘,并送至我公司用于结算。同时,大客户还 把支票和磁盘数

    据的详细清单(参见报告格式一)送至我公司的全国会计系统银行存款箱。

    我公司数据处理部门收到磁盘后, 根据我们的规定程序进行结算。最终结算的结果是,

    大客户提交的支票金额同磁盘的数据必须实现"零差额" (0.00)。

    3.结算完成后,我们 通过全国会计系统对磁盘信息进行处理, 交货单编号同更新

    的历史报表相对照,并产生全国会计记账报表。

    约翰?J?杰克逊

    日期:

    如果你是这位会计部主管,并运用前图 3―1 中的方法组织你的思维,你的思维过程将

    大致如下所述:

    1.首先画一个方框并且问自己: "我将讨论什么主题?"(大客户提出的改变记账方式的

    建议)

    2.我将回答读者头脑中业已存在的关于该主题的什么疑问?(这个建议可行吗?) 3.对此的回答是什么?(可行)

    4.然后通过与序言部分相对照,检查该疑问和该回答是否仍然成立。具体做法是:将

    要讨论的主题同情境结合起来,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首先作出关

    于该主题的什么表述肯定不会引起读者的疑问呢?即读者肯定会作为事 接受并且不会提出

    任何疑问的表述。(大客户建议改变记账方式。)

    当你真正开始写序言部分的时候,当然还要解释一下这种变动的性质,但在构想过程中,

    只需要明确序言部分的最基本思想即可。

    3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5.现在假定读者说:"是的,我知道这回事,有什么问题吗?"你就可以直接作出关于

    冲突的表述。(你们问我该建议是否可行。)

    你之前所作出的关于问题的表述现在显然将跃人读者的大脑(该建议是否可行?)。读者

    所想到的问题同你之前所提出的问题基本一致,因此你可以说,读者的疑问同你的回答相匹

    配,你所要讨论的主题对读者是有意义的。

    6.作出该建议确 可行这样的表述后,你将沿金字塔结构进一步向下思考,以确定读

    者在看到这样的表述后会产生什么新的疑问。(为什么这么说?) 7.针对"为什么?"之类的问句的回答必须是"原因",因此,你在关键句这一层次上

    提供的所有要点必须都是"原因"。你的原因是什么呢?

    ★ 该建议将提供我们所需的信息;

    ★ 该建议将增加我们的现金流量;

    ★ 该建议将减少我们的工作量。

    8.在确定了以上要点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逻辑之后,下一步就是继续沿金字塔结构向下

    思考,提供能够支持以上观点的思想。但是,在像上例这样篇幅较短的文章中,也许无需再

    进一步构建金字塔结构,就可以开始动笔了。也许你可以在写到具体的每一部分时很容易从

    你的脑海中获得支持以上观点的思想。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这种方法迫使作者在构思写作时仅从他的头脑中获 与读者的问

    题有关的信息。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这种方法能够迫使作者全面地考虑该问题,而不是像表

    3―1 的例子中那样只考虑了问题的一部分。而且,如果作者在写作时能够遵循这种自上而

    下的思想组织结构,读者就能够非常容易地理解作者的全部思想(如图 3―2)。

    S=大客户建议改变记账方式

    C=你们问我该建议是否可行

    Q=该建议是否可行?

    自下而上法

    很多时候你也会发现你思考得还不够成熟,无法构建出金字塔结构的顶部。譬如,有时

    你无法准确地确定要讨论的主题,有时对读者头脑中的疑问尚不清楚,有时则无法确定读者

    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遇到这些情况时,可向下 动一个层次,从关键句层次上着手。

    如果你能够确定任何关键句,那很好;但多数情况下你可能还无法确定。不要着急,你

    3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走"的过程自下而上地组织你的思想。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表 3―2 混乱的思路

    致:

    主题:TTW

    以下是对本人近两周工作成果的小结。

    我们都知道, 版成本是所有新版书籍的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约占精装本成本的 40%

    和简装本的 50%―55%

    版成本主要包括:

    机器 版

    校对

    30%-50%

    17%-25%

    初校样及校订 10%-16%

    整版及布版

    10%、20%

    10%~15%

    TTW 与平均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TTW 在 版工艺上的生产力相对较低。目前,

    版评估员正在对我向他们提供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究。

    该企业对每一项 版工作基本都要重复相同的步骤,以保证较高的质量。这也是其在简

    单业务的 版上不具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爱斯勃雷(Aylesbury)公司对 TTW 公司的 版成本较高的原因非常感兴趣。我已经同罗

    伊,沃尔特、布赖恩?汤普森的乔治?肯尼迪谈过此事。肯尼迪愿意进行一项实验,以找出:

    (1)该企业的 版工序中是否有可以简化的步骤,尤其是针对某些 版任务而言;(2)其较低

    生产力的原因即为什么低于平均标准。

    TTW 公司目前的 版任务已经超负荷了。 版部门的大部分 I 作都无法按时完成。 目

    前这种生产能力低下的现象在手工 版工序上尤为空出。TTW 公司支付的工资比该地区其

    他印刷厂都低,因而越来越难以吸纳和保留 版工作。

    现在,TTW 公司正面临工会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有两名 版工已经离开。

    该企业 版部门的员工目前少于编制,而员工的加班工作量超过了 50%。

    结论:

    1.降低 版成本似可采取如下方法:

    3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A.简化价格较低的 版项目的工序。

    D.改变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2.为了简化某些项目的工序,必须针对某些项目进行一些实验,对其整个工序进行全

    程跟踪,控制因改变校对次数和时机而对 版质量造成的边际效应,并观察客户对此的反应。

    此举 约的费用可能达到 版总成本的 10%。

    我认为,第二种降低 版成本的方法需要进行细致的方法研究。TTW 目前在 字和手

    工 版上的效率低于平均标准 20%―50%。该企业应当能够有所改善。

    3.如果我们 TTW 同贝尔德公司、波奈尔公司或沃特路公司进行比较,也许可以有

    所发现。乔治?肯尼迪和罗伊?沃尔特似乎有兴趣进行这项对比研究。 是,我已经告诉过他

    们,也许他们不会有很大的发现。

    4.爱斯勃雷对 TTW 公司的 版成本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格里?卡尔弗特认为 TTW 公

    司的 版成本肯定过高,乔治,肯尼迪则认为尚无确凿证据显示其 版成本过高,而罗伊?沃

    尔特则认为他还无法对此下结论。他们似乎都非常愿意对此进行调查。

    作者:

    日期:

    还是让我们以一篇需要重写的文章(表 3―2)作为例子,说明此方法的作用。这是一名年

    轻的咨询顾问在第一次参加工作两周后向其业务经理呈送的一篇备忘录。客户是英国的一家

    印刷厂(TTW)。

    除了备忘录中所述的内容,我对有关情况或主题一无所知。因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必

    须在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以内进行,对这名顾问所做表述的正确性也不可妄加评论。我们所

    要做的只是使他的文章思路更加清晰。

    步骤一:列出要点

    问题

    1.排版工作效率低

    2.对每项排版任务均采用相同的工序

    3.对简单任务的报价不具竞争力

    4.无法按时完成

    5.工资偏低

    6.人员短缺

    7.加班过多

    8.在排字和手工排版上的效率低于平均标准

    解决方案

    1.简化价格便宜的排版任务的工序

    2.改变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3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我们首先看看解决方案,因为确定行动性思想(即关于采 行动的思想)的有效性比确定

    描述性思想(即说明情境的思想)的有效性更容易一些(参见第七章《概括分组思想》)。简化

    工序同改变工作方法之间存在什么逻辑关系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关系,这两者说的都是同一

    件事。因此,这一步分析没有什么收获。

    然后再来看看问题。很快,我们就能看出来,其中显然隐含着一些因果关系。我们应

    可能清楚地将其结构画出来。

    步骤二:找出逻辑关系

    5

    低工资

    2

    工序无

    区分

    6

    缺少员工

    8

    效率低于

    平均标准

    4

    无 法 按 时

    完成

    1

    生产效率

    低下

    7

    加班过多

    (?)

    成本过高

    3

    价 格 无 竞

    争力

    对此分析揭示出两条单独的思路,当然也有可能某些应当列出的要点并未被列出。现在你可

    以得出一些结论:那名顾问或者想说,因为该企业的生产效率低、加班过多,导致其成本过

    高;或者想说,为了降低成本,必须简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人工资。

    步骤三:得出结论

    那名顾问想说明的究竟应当是哪一个呢?你可以结合序言部分进行思考。原备忘录暗示

    读者已经了解的情况是什么?显然,读者知道成本是一项重要因素,知道 TTW 公司在报价

    上不具竞争力,可能还知道在 TTW 公司没有人知道其成本是否过高。这样,你的思路应当

    如下所示:

    1.主题

    2.疑问

    3.回答

    4.情境

    =制版成本。

    =制版成本是否过高?

    =是的。

    =制版成本是总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5.冲突 =不知道制版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是否过高,但竞争力较低的事 说明可

    3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能如此。

    疑问(2)

    回答(3)

    =制版成本可以被降低吗?

    =可以。

    6.新的疑问 =如何 现?

    7.关键句

    水平。

    =省略制版过程中不必要的步骤,并且将工人工资提高到具有竞争力的

    表 3―3 结论清晰的例子

    致:

    主题:TTW

    我过去两周在爱斯勃雷公司研究排版部门的成本。我们都知道,排版成本占精装本成本

    的 40%,占简装本成本的 50%-55%。TTW 公司并不知道其排版成本是否过高,但是人们

    认为该公司在简单排版任务上缺乏竞争力。

    经过初步调查,我们认为该公司可能能够通过以下方法大幅降低其排版成本:

    ★ 省略排版过程中不必要的步骤

    ★ 将工人工资提高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

    略步骤

    TTW 阿公司在排字和手工排版方面的工作效率比平均标准低 20%-50%。观察其排版方

    法可以发现,该公司对每一项排版任务,不管是圣经还是恐怖小说,基本都采 同样的步骤

    以保证质量。这是该公司缺乏竞争力的部分原因。

    我就这一发现同罗伊?沃尔特、布赖恩?汤普森和乔治?肯尼迪讨论过。肯尼迪愿意进

    行一项 验,以找出:(1)该企业的排版工序中是否有可以简化的步骤,尤其是针对某些排

    版任务而言;(2)其低于平均标准的原因。

    下周我们将全程跟踪几项简单排版任务,控制因改变校对次数和时 而对排版质量造成

    的边际效应,并观察客户对此的反应。此举节约的费用可能达到排版总成本的 10%。我们

    还将进行一项细致的方法研究,以 量缩短该公司与平均标准的差距。

    增加工资

    TTW 公司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比该地区其他印刷厂的低,因此难以吸纳和保留排版工人。

    有两名排版工人刚刚辞职,使该公司排版部门的员工人数低于编制。因此,大多数排版任务

    都无法按时完成,工人的加班工作量也超过了 50%。

    该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工会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可能会被迫增加工人工资。如果这样,

    该公司应该能够招收适当的人选,减少加班费用。

    3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作者:

    日期:

    表 3―3 是包括了以上思想且更容易被接受的一种写法。你可能并不同意这名年轻顾问

    的思路,但至少这样可以将其思路清楚地表达出来,读者也才能够决定是同意其观点,还是

    找出其中的可质疑之处。

    我将该备忘录完整地重写了一遍,因为我想说明一点,总的序言部分可以包括关于关键

    句要点的表述。这样,读者就可以在开始阅读的最初 30 秒内了解你的全部思路。由于文章

    的剩余部分都只是为了解释或支持你已提出的观点,读者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肯定不会遇到

    会使其大吃一惊的重要思想。这样,如果读者的时间有限,他就可以只简单地浏览一下文章。

    际上,如果读者在阅读的头 30 秒内还不能清楚地了解你的全部思路的话,你就应该重

    写这篇文章。

    此外,标题及小标题能够突出文章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以便读者迅速地找到关于某一个

    问题的详细论述。如果文章篇幅较长,这种方法尤其有效。但是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你还

    应当注意标题的用词(参见第十章),即标题应反映某种思想,而不是某种类别。例如,不要

    将标题定为"我们的发现"或"结论"。因为这样的标题对于读者快速浏览没有什么帮助。

    最后,我简单说说写作风格。你能够发现,TTW 备忘录原文及改写后的备忘录在语言

    的使用及句子的措辞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说明,改写后的文章的清晰思路来自于金字塔

    结构,而不是写作风格的变化。

    初学者注意事项

    金字塔原理的规则能够使你从金字塔结构中任何一个位置上的思想着手,发现其他所有

    相关思想。但是,你必须采 自上而下法或者自下而上法。我已经 力使你了解一般性的思

    维方法,但是在具体应用时会遇到各种可能,出现问题也是难免的。对金字塔原理的初学者

    经常提出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回答:

    1.一定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一旦你着手将思想变成文字,它就似乎戴上了最美丽的光环,令你感觉"字字珠玑",

    甚至使你不愿意进行必要的修改。因此,不要试图一下子就把整篇文章都写出来,因为你稍

    后就可能很容易地想出文章的结构。一旦你的思想变成了文字,你就很可能会觉得写得不错,

    而根本不管你的思路 际上是不连贯的。

    2.将"情境"作为构思序言部分的起点

    一旦你知道自己想在序言的主体部分说些什么――情境、冲突、疑问和回答――你就可

    以根据你想产生的效果,以任何顺序写出这些要素。选择不同的顺序会影响文章的文风,当

    36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然你肯定想运用不同的文风写不同的文章。但是,一定要从"情境"开始构思,因为按照这

    个顺序,你更容易准确地找到"冲突"和"疑问"。

    3.不要 略对序言部分的思考

    当你坐下来开始写作时,经常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主要思想。这样,触发主要思

    想的"疑问"也很明显。这时,你就很容易直接跳到关键句层次,开始回答由主要思想引起

    的新的疑问。我劝你不要这样做。因为多数情况下,你都会发现自己还在对 于"情境"或

    "冲突"范畴的信息进行组织,这样会使你自己陷入复杂、混乱的论证中。你应当先整理出

    序言部分的信息,然后就可以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的思想上。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部分

    你不应该在文章的正文部分才告诉读者过去发生的事情。正文部分应当只包括思想(即:

    因能够为读者提供新思想而引起读者疑问的表述),思想只能以逻辑方式互相联系。也就是

    说,只有在描述一些通过分析发现的因果关系时,你才可以在正文部分列举读者已知的信息。

    简单的历史事件不是逻辑思考的结果,因而也不能算作思想。

    5.序言部分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怀疑的内容

    序言的目的只是告诉读者一些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当然,有时你并不知道读者是否确

    知道某些信息;有时候你则可以肯定读者不知道某些信息。如果所表达的信息能够很容易

    地由客观的第三方进行检验和证 ,那就可以假定你的读者"知道"该信息,因为读者不会

    对其真 性提出疑问。

    同时,注意不要在序言中涉及任何读者不知道的信息,因为这样的信息可能导致读者提

    出非你所愿的"疑问"。反之亦然,不要在金字塔结构中涉及任何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如

    果你利用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来回答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上的问题,就说明你在序言部分

    中遗漏了重要的信息。如果在序言中提供该信息的话,也许读者会提出不同的疑问。

    6.如果可以选择,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使用归纳法而非演绎法

    这一点在第五章《演绎与归纳的区别》中有更详 的说明。在关键句层次上使用归纳法

    比使用演绎法更容易使读者接受,因为归纳法更容易被人理解。人们的倾向是按照思维发展

    的顺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思维发展的顺序通常都是演绎的顺序。但是,以演绎的顺序发展

    的思想并不一定要以演绎的顺序表达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将以演绎法发展的思

    想用归纳法的形式表达出来。假设你建议某人购买一座库房,你根据以下的演绎推论支持购

    买方案:

    3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本结构中的第三个要点不能引起读者的疑问。假设你的写作顺序是先表达金字塔顶端的

    思想,然后再表达关键句层次上的要点,那么你根本就不需要第三个要点再表达一次主要思

    想。这个论证结构过于复杂,而采用归纳法则能够更有效地表达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