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篇
思考的逻辑
引言
在将明 金字塔原理应用于具体写作的过程中,通常你只需稍加练习,便可毫不费力地
确定文章的总体架构。在一般情况下,你可以很快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读者可能提出的疑问,
想好序言部分的"情境"和"冲突" ,并提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关键句要点。然后,你就可
以运用疑问/回答式的对话方式,在每一个关键句要点之下的层次上展开论述或说明。
我建议,当你对文章结构的构思已深入到关键句层次的下一个层次时,你就应该坐下来
开始写作了。更低层次的思想不要在构思阶段完成,而应放在 际的写作过程中完成。不过,
当你完成全篇写作时,你还必须仔细地检查一下全篇的结构,因为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犯了以
下两种常见错误中的一种:
7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 仅仅因为可用同一个复数名词概括,而 关联性不强的思想以 列的方式放在一起
(例如,"十个步骤"或"五个问题"等),实际上这些思想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
★ 金字塔结构顶端的主题思想使用的是"缺乏思想"的句子(例如,"该公司存在五个问
题"),而非具有揭示性的观点。
排列似乎已经成为普遍的写作倾向, 际上,排列不失为一种将作者的思想大致罗列出
来并加以审视的好方法。但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就此止步,而应当进一步思考,以保证每组
中的各个思想之间确 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再明确说明这种逻辑关系的隐含意
义。
审视每组思想是思考过程的核心,但也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显然,这就是这一过程
常被忽略的原因。忽略这一过程意味着你无法将自己的思想清楚、明白地表达给读者,更糟
的是,你可能根本就没有把握好自己思想的核心。这不仅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还说明你没
有通过思考发现所有应该发现的思想和观点。
例如,列举某公司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种方法,你可以想一想,第一种方法会使公司
经理多花多少时间才能确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原文:
客户对销售报告和库存报告不满意。
1.提交报告的周期不恰当;
2.库存数据不可靠;
3.获得库存数据的时间太迟;
4.库存数据与销售数据不吻合;
5.客户希望能改进报告的格式;
6.客户希望去除无意义的数据;
7.客户希望突出说明特殊情况;
8.客户希望减少手工计算。
修改后:
销售系统和库存系统产生的月度报告缺乏有效性。
1.报告中含有不可靠的数据;
2.报告的格式 乱;
3.产生报告的时间太晚,无法采取有效措施。
如何才能从以上原文罗列的思想中整理出修改后罗列的思想呢?本篇将主要讨论与此有
关的技巧。首先,我们要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起来的逻辑框架并确定其逻辑顺序(见第六章
7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确定逻辑顺序》),然后再概括出分组思想的隐含意义――即所谓的归纳跃进(inductive leap)(见第七章《概括分组思想》)。
我将这一过程称为冷静思考(Hard―Headed Thinking)。学习和应用这一过程都存在一定
的难度,但是,如果你确 想了解自己的思维,就必须掌握进行冷静思考的技巧。因此,我
希望你再多花一点时间,了解和掌握与此有关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