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演绎与归纳的区别
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条理清晰的文章必须能够准确、清晰地表现同一主题下的思想组之间
的相互逻辑关系。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必然会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所有思想分别
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但互相关联,并且由一个单一的主题思想统领。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三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关联、向下关联和横向关联。位于一组思
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而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个层次的思想的
解释和支持。同一组中的思想相互之间存在某种逻辑顺序,具体的逻辑顺序 决于该组思想
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关系还是归纳关系。
这两种逻辑推理方式是建立思想逻辑关系仅有的两种模式。因此,为了能够理清自己的
思路、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有必要了解演绎和归纳这两种逻辑推理方式的区别
和应用。
图 5―1 简要地说明了演绎和归纳的区别。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
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在金字塔结构中,位于演绎推理过程的上一层的思想
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其重点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推论)。
归纳则是将一组事 或思想归结为同一类,并对其相似性作出表述(或推理)。在演绎过程中,
每个思想均由前一个思想导出;而在归纳过程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演绎与归纳的区别其 非常明显,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两节中进一步阐述它们之间的区
别。一旦你真正理解了演绎与归纳的区别,你就能够毫不费力地识别和分辨这两种推理方式,
6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并根据需要表达的思想正确地选择使用演绎或归纳方式。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图 5-1
演绎与归纳的区别
演绎推理
因为演绎推理比归纳推理更容易 现,通常人们在思维时会更多地采用演绎推理的方
法。演绎推理法还是人们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因此也是人们在表达自
己的思想时愿意采用的方法。但是,虽然演绎推理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但在应用于写作
时却显得比较笨拙。下面我将 力说明这一点。
演绎推理的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演绎推理。人们通常将演绎法解释为具有三段论的形式
――一种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但是,我发现使用这种术
语解释写作中的演绎推理过程反而容易使人 惑不解,因此,我将不使用有关三段论的术语。
我将演绎推理过程看做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 对世界上某种已存在的情况作出表述。
★ 对世界上同时存在的某种相关情况作出表.述。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
的主语或谓语作出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隐含意义。
6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接底会死
施反垄断法的目
的是为了 进生产
和销售
行业协会对人力资
源的垄断阻碍了生
产和销售
因此行业协会应当
受到反垄断法的制
约
任何一家符合此三
项标准的公司都值
得收购
A公司符合此三项标
准
因此A公司值得收购
做好四项工作就能
增加产量
贵公司目前的结构
不可能做好这四项
工作中的任何一项
因此贵公司应当改
变现有结构
大多数公司既有新
增业务,又有成熟
业务
这两类业务的现金
需求量通常相反
因此成熟业务可作
为公司业务增长的
基本现金来源
图 5-2 线性演绎推理过程
图 5―2 中举了几个演绎推理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可看做是完成了前面说的三个步骤。
而且,在每一个例子中,在推理过程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必须是对该组思想的大致概括,且
重点放在推理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上。因此,以上例子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应分别为: "因
为苏格拉底是一个人,所以他会死""如果你想增加产量,就必须改变现有公司结构" 等
等。
以上这些演绎推理的例子都包括了所有的推理步骤,但是,有时候在将两个以上的演绎
过程连接起来时,你可能会希望略去一个推理步骤,因为对所有的推理步骤一一进行说明可
能会使推理过程显得冗长而呆板。如果你的读者能够理解并同意略去的步骤,这种连环式的
演绎推理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
6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图 5―3 连环式演绎推理
图 5―3 中的例子就是一个连环式演绎推理过程,其完整的推理过程可能类似于以下过
程:
――我们的旧报纸供应足以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
――但是我们已经将旧报纸卖给了其他国家。
――因此我们面临旧报纸短缺。
――旧报纸短缺会导致新闻纸短缺。
――我们面临旧报纸短缺。
――因此我们面临新闻纸短缺。
可以看到,如果将演绎推理的所有步骤都列举出来,推理过程显得非常琐碎。这也是我
不赞成在写作中过多使用演绎推理的主要原因。演绎推理过程繁琐,主要是因为演绎推理必
须从简单明了的思想中推导出复杂的思想。
演绎推理的使用
由于演绎推理非常繁琐,我建议在关键句层次上 量避免使用演绎法进行论述, 量用
归纳法 而代之。为什么?因为归纳法更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下面我举例说明读者在阅读用演绎法组织的文章时被迫进行的思维过程。假设你想告诉
某人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改革,你的论述的基本推理过程如下:
6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是,随后你就要求读者将第一个存在的问题 A1 带到"造成问题的原
因"这一组思想中,与造成第一个问题的原因 A2 联系起来,然后将这种联系保存在大脑中,
再依此类推。将 B1 同 B2 以及 C1 同 C2 联系起来。然后,读者还必须再次重复以上过程:
将"存在的问题"A1 与"造成问题的原因"A2 结合在一起,共同与"将采 的措施"A3
联系起来。B1、B2、B3 以及 C1、C2、C3 也将同样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使读者必须费 周折才能知道要采 什么解决问题的措施,而且使读者在
获得"回报"(了解要采 的措施)前必须重复作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就相当于对读者
说 ": 我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找出解决方案,我必须让你知道我付出的辛苦劳动。 "但是,用归
纳法表达同样的思想,却可以使作者和读者都省去不少功夫。见如 5―4 图:
为了理解你的思维过程,读者首先必须理解和接受"目前存在的问题(A1、B1、C1)"
图 5―4 归纳法表达
图 5―4 所示,我们将提出"为什么?"和"如何做到?"这两个疑问的顺序颠倒了一下,
先提出"如何做到?"再提出"为什么?" 。这样虽然在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仍然使用了演绎
推理法,但却直接回答了读者的主要疑问,而且思路非常清楚:所有关于某一主题的信息都
集中在一起,不同主题之间的思维界限非常明确。
人们经常问我, "但是,演绎法不是比归纳法更严密、更有说服力吗?"根本就不存在这
个问题。在以上两例中,我们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写作时组织思想
的方式不同而已。
让我们换一种方法再解释一遍。在完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后,你可以将各种思想分类
列入一个"工作表"中,如表 5―1 所示。这个工作表将你收集的"调查结果"、由调查结果
得出的"结论",以及根据结论提出的"建议"分类列出来,可以看得更清楚。
6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表 5―1 必须采用演绎法的问题分析过程
调查结果
目前存在的问题
―A1
―B1
―C1
结论
造成问题原因:
―A2
―B2
―C2
建议
必须采 的措施:
―A3
―B3
―C3
虽然"调查结果"、"结论"和"建议"这些词汇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严格地说,这种
用词并不太准确。 "调查结果"和"结论"其 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被人们随意地用于表
示不同的抽象程度。我们知道,对一组调查结果的概括就是一个结论。因此,文章中必定有
一组调查结果和结论是支持"存在的问题"的,也必定有一组调查结果和结论是支持"造成
问题的原因"的。
为了得出这些结论,人们必须使用归纳、演绎和外展推论(abduction)这三种推理方法中
的一种。我们在此前已经了解了归纳法和演绎法,外展推论指的是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寻
找支持该假设的信息。当然,一旦获得了支持假设的信息,这种推理过程就又变成了归纳法。
附录一中对外展推论还有进一步说明。
以上工作表中列出的思想已经足以构成完整的推理过程,剩下惟一要做的就是用什么方
法将其表达出来。如果你希望用演绎的方法表达你的思想,就要依次将表中的每一列思想列
出来(先 A1、趴、C1,后 A2、B2、C2);如果你想用归纳法,你可以简单地将整个表向左
旋转 90 度,将"建议"这一列思想放在关键句层次上,将对应的调查结果或结论依次置于
关键句思想的下一个层次(A1、A2 对应 A3,趴、B2 对应 B3)。
本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应该先告诉读者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然后再告诉读者要采 的措
施呢,还是应该先告诉读者必须进行改革、然后再告诉读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呢?根
据我的经验,最好先说明行动、后说明原因,因为要采 什么行动才是读者最关心的。当然
在极少数情况下,读者也可能更关心采 行动的原因。
在什么情况下,采 行动的原因会比采 行动本身对读者更重要呢?当你在金字塔的顶
端表达的思想与读者期望的内容相悖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我们想象一下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
某人:告诉我如何降低成本。
你:降低成本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66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某人:如何做到?
你:只需做到 A、B 和 C 即可。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得到一个标准的、使用归纳法的金字塔结构。
情况二:
某人:告诉我如何降低成本。
你:别想着降低成本了,考虑考虑把公司卖了吧。
某人:为什么?怎么卖?你肯定要这样做吗?天哪!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进行演绎式的论述:
还有一种需要在关键句层次上使用演绎法的情况是:如果不首先进行解释,读者就无法
理解需要采 的行动。我们在第四章中列举的大卫?赫兹写的关于如何进行风险分析的例子
就 于这种情况。在该例中,读者必须先了解分析法的思路,才能理解根据分析方法采 的
际措施。
但是,商业文书的读者很少有 于以上两种情况的,因此,你通常需要将金字塔结构的
关键句层次按归纳法进行组织。注意:我所说的 量使用归纳法只是针对关键句层次,而不
包括关键句层次以下的层次。如果演绎的推论非常简单直接,人们就很容易理解,如:
但是,如果读者必须读完十几页才能找到演绎推理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的关系,又必
须再读十几页才能找到第二步和第三步之间的关系,那么读者就无法迅速理解这次演绎推
理。因此,你应该 量将演绎推理放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的层次上, 可能地减少在演绎推
6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理过程中插入其他干预信息。在某个段落中使用演绎法是非常适当的,读者也很容易理解。
但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归纳法总是比演绎法更容易理解。
如果你准备在金字塔结构中的较低层次上使用演绎推理,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将基本的三
段论式推理连接压缩而成的连环演绎推理(见图 5―5)。
图 5―5 连环式演绎推理
在连接演绎推理时,需要记住的几点是:(1)演绎推理过程不要超过四个步骤;(2)推导
出的结论不要超过两个。事 上,如果你想将四个以上的推理步骤或两个以上的推导结论连
接起来,也是完全可能做到的(法国的哲学家们一直都这样做),但是这样做将使该组思想过
于复杂,难以有效地概括。因此,为了能够作出适当的概括,应当将推理过程控制在四个步
骤以内。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难得多,因为归纳推理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进行归纳推理时,
大脑首先注意到若干不同事物(思想、事件、事 )具有某种共性,然后将其归类于同一个组
中,并说明其共性。
在前图 5―1 中举的波兰与坦克的例子中,所有的事件都被定义为"针对波兰的军事行
动",因此,我们可以作出"波兰将遭到入侵"这样的推论。
但是,如果要把这些事件定义为"波兰的盟国在为进攻其他欧洲国家做准备" ,那么就会
得出完全不同的推论。
6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在以归纳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下两种主要技能:
★ 对该组思想作出正确定义。
★ 准确识别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