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盟

2008年10月,欧洲物联网大会在法国召开,会议就EPCglobal网络架构在经济、安全、隐私和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为建立一套公平的、分布式管理的唯一标识符达成了共识。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题为“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的物联网行动方案,描绘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并提出要加强欧盟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发展的障碍。行动方案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加强物联网管理,包括:制定一系列物联网的管理规则;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布式管理(decentralized management)架构,使全球管理机构可以公开、公平、尽责的履行管理职能。

(2) 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包括:持续监测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修订相关立法,加强相关方对话等;执委会将针对个人可以随时断开联网环境(the silence of the chips)开展技术、法律层面的辩论。

(3) 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Trust)、接受度(Acceptance)、安全性(Security)。

(4) 推广标准化,执委会将评估现有物联网相关标准并推动制定新的标准,持续监测欧洲标准组织(ETSI、CEN、CENELEC)、国际标准组织(ISO、ITU)以及其他标准组织(IETF、EPCglobal等)物联网标准的制定进度,确保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是在各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以一种开放、透明、协商一致的方式达成。

(5) 加强相关研发,包括:通过欧盟第7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FP7)支持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如微机电、非硅基组件、能量收集技术(energy harvesting technologies)、无所不在的定位(ubiquitous positioning)、无线通信智能系统网(network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smart systems)、语义学(semantics)、基于设计层面的隐私和安全保护(privac-and security-by design)、软件仿真人工推理(software emulating human reasoning )以及其他创新应用,通过公私伙伴模式(PPP)支持包括未来互联网(Future Internet)等在内的项目建设,并将其作为刺激欧洲经济复苏措施的一部分。

(6) 建立开放式的创新环境,通过欧盟竞争力和创新框架计划(CIP)利用一些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的先导项目推动物联网部署,这些先导项目主要包括e-health、e-accessibility、应对气候变迁、消除社会数字鸿沟等。

(7) 增强机构间协调,为加深各相关方对物联网机遇、挑战的理解,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欧盟执委会定期向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洲经济与社会委员会、欧洲地区委员会、数据保护法案29工作组等相关机构通报物联网发展状况。

(8) 加强国际对话,加强欧盟与国际伙伴在物联网相关领域的对话,推动相关的联合行动、分享最佳实践经验。

(9) 推广物联网标签、传感器在废物循环利用方面的应用。

(10) 加强对物联网发展的监测和统计,包括对发展物联网所需的无线频谱的管理、对电磁影响等管理。

针对上述10项建议,欧盟提出了以下12项具体的行动:

(1) 管理方面的行动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架构的识别、信息安全的保障等管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欧委员决定采取以下行动:

行动1:在各主要论坛讨论和决策与物联网管制相关的各种定义和原则;制定独立的、非中心化的管制架构,在架构中要考虑透明性、竞争性和责任性。

(2) 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行动

这一问题涉及两方面,一方面,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对物联网会产生影响,例如家庭安装医疗监控系统可获得病人比较敏感的数据,因此,要让百姓信任和接受这一系统,适当的数据保护措施和防止个人数据错误使用、出现风险是先决条件。另一方面,物联网可能会影响人们对隐私的理解。近年来ICT的演进已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移动电话和在线交友网,这种影响对年轻人会更大。

为此,欧盟在这方面决定采取的行动有两个:

行动2:继续监控。对于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继续监控。最近,欧盟采用了一项建议—为RFID应用的运行中出现的隐私和数据保护区原则提供指导。2010年,将公布更广义的、面向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隐私方面的指导。

行动3:芯片默认权。欧委会将展开“芯片默认权”方面的技术和法律讨论,所谓“芯片默认权”是指不同作者在不同名字下表述个人想法时,应可随时断开网络环境。

(3) 信任、可接受度和安全方面的行动

在商业范畴,信息安全可解释为可实现性、可靠性、商业信息的保密性。对一个企业来说,他们关注的是谁接入了他们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不会披露给第三方,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对商业过程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考虑了物联网推出后对个人和商业产生的安全方面的影响,欧盟制定了两项行动。

行动4: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欧委会将按照ENISA已开展的工作,采取进一步适当的行动,包括管制和非管制的措施,为物联网提出可能出现的信任、可接受性和安全性挑战提供政策框架。

行动5:物联网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物联网发展是否能达到期望的结果,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欧委会将密切跟踪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并将其纳入欧洲重要的资源之列,特别是要把相关活动与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联系在一起。

(4) 标准化方面的行动

在物联网发展中,标准化起着重要性的作用,主要是可通过互操作的建立、经济规模和行业的国际化,降低新进入者的门槛和用户的运营成本。标准化过程一方面要实现与现有标准的对接;另一方面在需要时应发展新的标准。IPv6的迅速部署,对物联网发展是有益的。

在标准化方面,欧盟确定的行动是:

行动6:标准化:对现有标准进行评价,包括与物联网相关的事宜或在必要时推出新的内容。此外,欧委会还将对欧洲标准化组织(ETSI、CEN、CENELEC);国际合作伙伴(ISO和ITU;其他标准化组织和机构)的发展进行跟踪。欧盟将在开放、透明、统一的模式下审议物联网标准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向所有利益团体时,这种模式更为重要。

(5) 研发方面的行动

最近,欧委会强调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ICT研发的措施,物联网榜上有名。具体要采取的行动有两个:

行动7:研发:欧委会将继续在FP7研究项目中加大物联网投入,关注点是重点技术,比如微电子、非硅组件、能源获取技术、无所不在的定位、无线智能系统网络、安全设计、软件仿真等。

行动8:公共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委员会现在正在准备建立四个公共和私人合作领域,这四个领域分别是绿色汽车、能源效率建筑、未来工厂和未来互联网,其中物联网是重要领域之一,这是欧盟复兴打包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协调现有ICT研究和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关系。

(6) 面向创新开放方面的行动

物联网系统在设计、管理和使用上将由不同商业模式和各种利益方驱动,它将成为创新的催化剂。虽然与物联网相关一些技术已以日趋成熟,但支持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为此,欧委会制定了如下行动:

行动9:创新和试验项目:除开展各项研究外,欧委会将考虑通过推出试验项目来促进物联网应用的部署。这些试验将侧重于物联网应用,让社会能从中获取最大利益,比如电子医疗、气候变化、缩小数字鸿沟等。

(7) 整体意识方面的行动

欧盟相关准备工作显示,业界和相关组织对物联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整体了解的非常有限。鉴于此,欧盟决定推出如下行动:

行动10:整体意识:欧委会将定期向欧洲国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区域性委员会、数据保护工作组和其他相关机构通报物联网的发展情况。

(8) 国际对话方面的行动

物联网系统和应用是无国界的,需要开展可持续的国际对话,包括管制、架构和标准等许多方面。为此,欧委会决定在国际对话方面采取以下两个行动:

行动11:欧委会将加强在物联网所有领域与国际对话的力度,主要是与合作伙伴间。目标是采取联合行动、共享经验、促进上述各项活动的实施。

行动12:对物联网推进进行评估:在欧委员会层面,要采取多种机制监控物联网的演进、支持各种相关活动的执行。由欧洲公共局对各种措施进行评价。欧委会将利用FP7来开展这一工作,汇集各方力量,确保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定期对话和经验共享。

2009年,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CERP-IoT)在欧盟委员会资助下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RFID与物联网模型》等意见书,欧盟《物联网研究路线图》将物联网研究分为10个层面:①感知:ID发布机制与识别;②物联网宏观架构;③通信(OSI物理与链路层);④组网(OSI网络层);⑤软件平台、中间件(OSI网络层以上);⑥硬件;⑦情报提炼;⑧搜索引擎;⑨能源管理;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