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高峰论坛”上,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发布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描绘了这样一幅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10年里,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5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
那么,广受各界关注的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大致厘清了脉络,该报告对物联网产业链、发展阶段和未来规模进行分析指出:物联网产业链由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四大关键环节构成,并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未来1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3个阶段,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务、企业应用、个人和家庭应用三大细分市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总体规模,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5万亿元。
《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指出,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有四大趋势:即细分市场递进发展,标准体系渐进成熟,通用性平台将会出现,以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结合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另外,报告也指出了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和产业促进政策,构建开放架构的物联网标准体系,重视物联网在中国制造、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的战略性应用。
“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将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2010年,中国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有关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政策,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都有可能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来加速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各省市和产业园区也将会有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江苏省无锡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等将有可能成为地方政策出台的先行者。
我国物联网、传感网的发展政策逐渐明朗。一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了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先选择的示范领域;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将二者纳入到了正在起草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物联网被列为国家5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兴产业将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来扶持和发展,规划出台后,国家将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曾智泽表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味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再次转向”。2010年,投资政策将会由目前的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逐步向新兴产业倾斜;2010年,无论是投资、产业政策还是信贷政策都将会越来越多地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倾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更是明确指出,“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将努力实施6大举措促进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例如,将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及时推动相关行业的改革,包括促进三网融合等措施;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等”。“要完善市场的准入标准,银行信贷也应向其倾斜,鼓励中小企业发集合债。”
为了在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占领先机,工信部将牵头成立一个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级领导协调小组,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在工信部的引导和支持下,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涉足物联网。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2010年4月1日表示,目前中国物联网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国将采取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些措施包括:
(1) 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同时结合物联网特点,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时,研发和推广应用技术,加强行业和领域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应用技术为支撑突破应用创新。
(2) 制定中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MEMS、智能传感器和传感器网节点、传感器网关;超高频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间件产业等,重点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
(3) 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带动发展。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的互动式发展,带动物联网的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传感网在公众服务与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确立以应用带动产业的发展模式,消除制约传感网规模发展的瓶颈。深度开发物联网采集来的信息资源,提升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4) 加强物联网国际国内标准,保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满足产业需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面向重点业务应用,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建设标准验证、测试和仿真等标准服务平台,加快关键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国内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推向国际。除此之外,各地的政府也为物联网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与政策。
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着手制定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特别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优势,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楼宇等领域应用示范物联网。政府将围绕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对物、事、资源、人等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可控运行管理。同时,还会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交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建设,实行个性化服务。
据了解,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从2005年开始就对相关企业、产业动态进行了跟踪、扶持、培育。2005年,市信息办在编制《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就已经把传感网产业列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编入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进行扶持。在2010年1月14~16日,一年一度的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上,对2010年的产业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培育工程,主要内容为:围绕“工业兴市”的总战略,以物联网为重点,实施电子信息产业“新经济培育工程”。
湖南省副省长陈肇雄希望各电信企业要全面加快创新和转型步伐,其中一点就是要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研究制订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应用推进计划,发展关键传感器件、装备、系统及服务,促进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大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专用电子设备和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2009年12月23日,福建省制定了物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据悉,该方案主要包括:建立物联网产业集群和物联网重点示范区,包括物联网鼓楼示范区和物联网武夷山示范区;以及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包括工业控制应用示范工程、农业精细生产应用示范工程、交通物流应用示范工程、商贸流通应用示范工程、城市管理应用示范工程、安全监控应用示范工程、公共服务应用示范工程等。
黑龙江在其 “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将物联网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省领导牵头统筹,建立协调机制,拟定产业发展规划,克服障碍,制定产业的推进政策。加强政府部门的合作,筹划专门机构负责协调物联网规划发展、联动管理、运作监督。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将其纳入全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从资金、项目、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支持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作为无锡市物联网产业总体布局的核心区域之一,滨湖区已基本制定完成《无锡市滨湖区传感网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滨湖区设立的15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将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强有力的资金后盾;滨湖区在实施“530”计划的基础上,将引进物联网相关领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50名、科技创新专业人才900名,并与江大、北大软微学院无锡基地、埃卡内基人才学院等展开合作。
上海是国内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定《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该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传感器、短距离无线通信及通信和网络设备、物联网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大力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技术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系统集成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企业,扶持一批具有领先商业模式的物联网运营和服务企业,聚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技术高端的专业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通过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和实施标准、专利战略,在与市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初步实现物联网应用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