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锡
(1) 用于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上,物联网让水质监测变得不再困难。据无锡市信息办工作人员介绍,2007年6月,太湖、巢湖等水域出现大范围蓝藻,引起饮用水恐慌后,无锡市全面加强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截至2009年年底,无锡已经建成了86个 24小时不间断的水质自动监测站,特别增加了叶绿素、蓝绿藻和总酚监测项目,覆盖95%以上的太湖面积。
(2) 用于交通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异常拥挤,等几个红灯都过不了一个路口;到了深夜,即使只有一辆车,在红灯前也要等待一段时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此类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目前,大部分城市交通灯是通过事先设计的程序,机械地变换红绿灯。在中国东部城市无锡,一个“智能交通传感网”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启用后,通过监测设备,系统可以自动调配交通灯,并通过手机等方式向出行者预告交通情况、推荐最佳行驶路线,避免驶入拥堵路段。”
智能交通传感网是运用综合技术在交通监测、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以及执法管理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回答“在什么地方”“往哪里去”“如何去”的问题。
(3) 会务通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无锡分公司推出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开发的“会务通”平台,并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首届中国技术创业峰会等重大活动中成功应用,得到大会组织方和与会代表的好评。“会务通”全面实现了会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网络共享,并可对住宿餐饮、交通车辆、会议场馆、议程时间、志愿服务等相关资源进行智能化协同调配,直接降低了前期会务组织工作的强度,提高了效率。如遇到代表人员临时调换、会议议程变化等常见问题,工作人员只需在第一时间更新代表名录、议程并导入会务通平台的“短信通知系统”,就可向所有参会人员进行批量短信提醒,同时与会人员还可根据授权,在会务专用网站上查询共享各项最新信息,有效避免了原先用电话、邮件形式进行通知耗费的时间和人力,还保证了信息到达效果;会议代表及工作人员只需随身佩戴嵌入了RFID芯片的会议证件,即可在酒店、车辆、会场等进出口准确识别身份。此外,在车辆上安装的身份识别模块还会自动统计乘车人员,并及时触发短信提醒司机开车或迟到人员上车,会议指挥中心亦可在第一时间获知代表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