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

在技术与标准化方面,北邮、中科院、南邮、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等积极参与,有望在物联网标准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系列重点行业应用产品将被推向市场并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

在物联网领域,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次我们和世界潮流同步,我们有机会像TD 那样做出一批标准,不说引领潮流,至少也能有机会坐到同一个桌子上参与博弈。有专家认为,物联网的最大瓶颈既不是有些人说的IP地址不够问题,也不是一定要攻克下什么关键技术才能发展。三网合一、IPv6固然重要,但物联网的很多底层通信介质根本不能运行IP Stack,可以通过UID等软件标准解决。一些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攻关也很重要,但那是“点”的问题,不是“面”的问题。大面的问题还是数据表达、交换,处理的标准以及应用支撑的中间件架构问题。同方从2004年就开始研发这方面的产品和标准,推出了ezM2M物联网业务基础中间件产品和oMIX数据交换标准(产品中还实现了中国移动的WMMP标准),但是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既然物联网产业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如果以国家层面的高度来推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和中间件标准,一定能够发挥整体效果,而且要比制定其他通信层和传感器的技术攻关见效快。

数据交换标准主要落地在物联网DCM三层体系的应用层和感知层,配合传输层通道,目前国外已提出很多标准,如EPCGlobal的ONS/PML标准体系,还有Telematics行业推出的NGTP标准协议及其软件体系架构,以及EDDL,M2MXML,BITXML,oBIX等,传感层的数据格式和模型也有TransducerML,SensorML,IRIG,CBRN,EXDL,TEDS等等,目前的挑战是把这些现有标准融合,实现一个统一的物联网数据交换大集成应用标准,如果国家能够整合资源,这个标准的建立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不过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协调难度大,只有受到监管层和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委托国家级的综合性物联网标准委员会(目前的一些标准组织多半还是更多的关注于传输层标准,或行业应用标准,如RFID等,统筹能力不够,视野也不够宽)具体实施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