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北京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技标准处处长林绍福在 “2009信息城市高层论坛”上表示,北京将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初步目标计划用3~5年的时间,让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能基本成型,产业链和产业群初步形成。预计到2012年,北京将建成首个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物联信息交换平台、传感信息网络平台、超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完成政府、社会、企业三个方面涉及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流通供应链、社区综合服务等领域的一批示范应用和区县级、园区级综合示范。
就目前情况来看,北京市在干预传感网、物联网应用这一块有非常好的基础。特别是结合奥运会的举办,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城市网格管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食品溯源、水质检测等方面有全国领先的成功典型应用,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日前,按照市委、市政府与北京邮电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基地正式落户邯郸经济开发区,物联网产业走入邯郸。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为物联网产业领域射频识别、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无线传输网络等科研项目,提供科研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场地。目前,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基地前期手续已经办理完毕,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预计春节后开工建设,2011年4月竣工投用,建成后将形成一个物联网技术开发与运用的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科研场所。预计3~5年内,邯郸有望建成北方最大的物联网产业基地。
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着手制定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特别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优势,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楼宇等领域应用示范物联网。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梁胜称,目前物联网只是一个基本雏形,还要在标准信息等方面做出规定,推动其在政府、社会和企业三大领域的应用。
据介绍,政府将围绕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对物、事、资源、人等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可控运行管理。同时,还会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交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建设,实行个性化服务。
在2009年“信息城市”高层论坛上,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和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签署物联网项目合作协议。未来2~3年里,东城区将利用新信息技术,在一些示范社区里对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实时掌控。
根据合作协议,移动公司将协助东城区政府在2~3年完成2~3个无线智能小区建设,帮助雍和园科技园区、王府井智能商业区、东二环智能商务区的建设。同时利用移动信息新技术,对王府井等地区进行人流量监控,提高区域安全的反应速度,完成10个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示范社区,对东城居家养老也能提供实时掌握家中安全情况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