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认为苹果是一家电脑生产商么?

    你认为微软还只是个卖操作系统的公司么?

    你认为 Google 只是一家搜索公司么?

    你认为中国移动只是个负责电话业务的运营商么?

    ……

    其实,对于很多企业,我们都没法再给出精准的定义。

    但是IT公司的这种变化并不属于简单的企业多元化战略,不是卖软件的公司突然发现互联网赚钱就去搞搜索,而是一种“产业革命”。这种“革命”并非单纯的利益驱动,而是关系到IT企业的发展模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场“产业革命”大潮的推动者就是:融合!

    而互联网是融合的催化剂,将本无关联的企业粘连在一起,让它们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 一个企业如果能够被清晰地看到其边界,这说明该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再光明;同样一个产业 如果被一眼看穿,说明这个产业没有可挖掘的空间。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渗透到了每个 IT 产业之中,也让这些产业变得无边界,而产业融合就此开始。

    手机企业本来只是硬件制造商,移动互联网让它们意识到Apps应用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并让其找到向互联网拓展的突破口;PC企业本来只是电脑制造商,随着PC市场的饱和,PC企业日子开始不好过,然而在云计算技术、低功耗 CPU、网络OS的带动下,它们找到了另一个金矿——便携式上网设备;家电企业早就触到了创新的天花板,可是互联网电视的诞生,让家电企业可以参与客厅媒体革命;电信运营商本来只是“修路工”,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它们也要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方能赚到“茶水钱”。

    传统 产业在互联网的渗透下开始变得无边界,开始找到新的金矿,而互联网企业却 反其道而行之向传统产业渗透。谁能想到一家做搜索引擎的互联网公司会开发一套免费 的手机操作系统,仅用 2 年时间就抢占了智能手机市场半壁江山?一只企鹅本来只是聊天工 具,却开始与运营商一起搞起了定制手机……

    我们猛然发现,原来传统IT企业在借助互联网向更为广袤的新领地开进的同时,互联 网公司却一头扎进了传统IT产业,产业融合势不可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业之间的 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曾经形同陌路毫不相干的企业,有的成了朋友,有的成了敌人。

    本书的定位就是要解读IT产业的融合趋势,通过对行业中知名企业大事件的分析,挖 掘产业融合的密码。让 IT 产业的从业者们认识到“融合”的重要性,能够及时调整战略定 位,找准企业在融合大趋势中的位置,不至于在这个无边界的融合之争中迷失了方向。

    本书的优势在于案例丰富,而且都是知名企业发生的大事;并且对这些大事背后蕴藏的 规律性进行了总结,剥茧抽丝,理清其中的脉络;全书视角独特,站在产业的高度解读行业 背后的秘密,却又能深入简出,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这些规律性的内容告知读者。

    本书包括的内容:

    第 1 章首先讲述了产业融合的演进过程,让读者了解产业融合发生的条件,为接下来的 章节做好铺垫。

    第 2 章切入主题,解读手机行业与互联网之间融合的规律,以诺基亚、苹果、三星、戴 尔、宏碁等企业涉足手机行业为例,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手机与互联网发生融合的关键点在 哪里。

    第 3 章面对手机行业融合大势,国产手机企业如何应对?有人提出山寨救市论,山寨是否能成为国产手机应对产业融合趋势的有效方法呢?

    第 4 章解读上网本和电子书的未来,深入分析了云计算时代上网本和电子书之所以只是 过渡性产品的原因。

    第 5 章分析平板电脑市场的未来,通过对便携式上网设备市场的深入研究和调查,对

    iPad、Android pad 的市场格局进行了预测,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第 6 章分析互联网电视的前景,解读了三网融合的路径,以及互联网电视的标准,对于 蜂拥搞互联网电视的企业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第 7 章为运营商做互联网、SNS 指明方向,同时对于运营商定制互联网手机,进军手机 市场也提出了看法。

    第 8 章解读社交化网络的未来前景,让用户对于火爆的 Facebook 模仿者们在中国的未 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 9 章是关于当前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微博的分析,分析了微博的社区性和媒体性 价值,提出微博发展两段论,以及微博营销的方法,也教会普通人如何写微博。

    第 10 章是关于团购网的分析,提出团购网不属于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同 时分析了团购网未来发展前景,并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团购平台谁更有前景。

    第 11 章提出互联网下个十年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和开放,而且提出向实体经济延伸是互 联网行业创新的焦点,同时也解读了百度开放平台、腾讯开放平台的价值,为互联网公司的 开放指明方向。

    本书对于 IT 从业者、创业者、媒体从业者以及想要从事 IT、互联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来说都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可以迅速通过本书看清 IT 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发生的一些 大事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 IT 企业当家人们来说,也可以有效帮助他们制定企业发展 战略,让企业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