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面对产业融合国产手机的角色

    在前面我曾谈到,手机产业融合时代正在到来,而融合的关键是“软件为王”,Android、Windows Phone将横行手机市场,而且手机市场正在迎来一个类似PC一样的发展模式,就是“硬件+软件”模式。

    在这个融合的大趋势下,国产手机企业无法在软件上实现突破,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国产手机企业自然需要与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LG等外资手机品牌共同争抢OEM制造商角色。这就如同当前的PC行业,联想电脑、清华同方、方正电脑与惠普、戴尔、宏碁、华硕、索尼共同争夺OEM制造一样,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

    由于国产品牌在产品的精细化上、技术积累上、品牌知名度上都无法与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相提并论,因此竞争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国产手机品牌没有任何发展的机会,只要做好提前布局,仍然可以争得一部分市场份额。

    尽快加入到智能手机的制造中来至关重要,特别是加大对Android平台的投入,因为Android平台很有可能成为类似Wintel联盟一样的通用平台,未来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可能采用这一平台,而现在只有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外资品牌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国产品牌基本上无动于衷。

    主要的原因是Android平台需要前期的研发投入,特别是软件上的研发投入,而这一点国产手机企业并不具备,而且目前做Android的方案公司又非常的稀少,这导致国产手机企业难以迅速地推出自己的Android手机。

    虽然困难,但是仍要知难而上,否则将错过与外资手机企业同台竞技的机会,一旦失去了这一重大机会,将很难再赶上来,中国手机市场将成为外资品牌的天下。

    3.4.1 山寨不是国产手机的救世主

    国产手机无法实现软硬结合,那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之争?有人说,靠山寨。因为联发科、海思等方案提供商正在做智能手机方案,过不了多久山寨智能手机就会大面积上市。其实,这种想法与部分人睡醒一觉说“我早餐要吃满汉全席”一样纯属意淫。

    通过长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我发现山寨手机正在集体走下坡路,而且这也是很多行业的发展规律。一方面,品牌手机价格越来越低,手机不断普及,消费者购买手机还是看牌子。

    20年之前,冰箱稀缺,很多人为了充面子,会购置一台廉价的小品牌冰箱用来摆谱,现在冰箱只剩下4-5个品牌,其他都已经不见了。用手机摆谱的年代远去,山寨手机的情感价值体现越来越弱,品牌时代真的到来了。

    二方面,山寨手机配件商提供资料显示,山寨手机订单持续下滑,渠道商也向我讲解,他们为何从做山寨转向做品牌手机,特别是曾经的国产品牌手机的原因,消费者开始注重品牌。

    三方面,品牌手机+运营商补贴模式已经在广大农村市场大力推广,198元送一部品牌手机,SIM卡里有198元话费。山寨能进入运营商定制渠道么?

    山寨手机退市的期限感觉也就是2012年前后,这个时间不会很久。

    3.4.2 国产手机企业难以靠Apps赚钱

    其实,要谈靠Apps赚钱,估计国产手机和山寨手机企业是iPhone的老师。因为自从2004年开始,SP增值服务商与中国手机企业之间进行内置服务合作,通过诱人的字眼,诱骗用户点击后定制服务,从而实施疯狂扣费,日进斗金,并且屡禁不止。虽然手段下三滥,但是人家也是靠服务赚钱。

    最近,工信部在查违规SP,很多知名SP公司上榜,我就不一一点名。估计使用国产手机和山寨手机的用户早就吃尽了苦头。但是一旦运营商动了真格的,这些SP就会大面积死亡。国产手机很大一部分财路就断掉了。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看到iPhone忙着靠Apps store赚钱,中国手机企业也坐不住了,纷纷搞这个模式,而且希望能够向用户收费。

    但是想赚中国手机用户的服务费,只能靠骗和抢,他们不愿为这些东西买单。难道很多人没有看到中国iPhone用户都在使用破解版的么?而且要靠Apps赚钱,企业要有统一的智能手机平台,而一旦你使用智能手机平台,无外乎Windows Phone和Android可选,而这两个平台都有自己的APP Store,用户凭什么去你的平台下载?而且第三方程序开发者是针对平台开发软件,也不是针对手机开发。

    未来手机就像电脑一样,软件+硬件,PC行业微软控制着软件,我没看到哪家PC企业可以靠内置的程序和服务赚钱,手机行业也是同样道理。

    撇开这些不谈,试问哪一家国产手机企业有真正的研发?大家都是从MTK、展讯、恩智浦等方案公司拿一整套解决方案,然后再做简单的加减法,接着就是套上一个壳子和牌子,向外卖手机。

    没有真正的研发如何来做智能手机?毕竟目前智能手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提供商仍不成熟,中国手机企业的智能手机大多数也是靠贴牌购买的。所以国产手机靠Apps赚钱是一个梦,这个梦难以实现。

    3.4.3 国产手机的移动互联网之路在何方?

    是的,我们难以靠Apps赚钱,难以快速地跟进智能手机,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计可施。中国的3G当前基本上很难在短时间内普及,而且当前无论是资费、终端、基站、应用都相对匮乏,用户没有换用3G手机的热情。

    而EDGE网络已经非常不错,手机上网速度尚可,但是2.75G终端,非智能手机相对应的应用却很匮乏。为何不趁此机会,通过免费的方式,整合程序开发商,为手机用户提供那些最迫切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呢?而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最多的是即时通信、邮件、SNS、微博、游戏等十多个应用。

    但是我们看到当前国产手机的上网性能很弱,浏览器很差,应用很少。如果哪家中国手机企业,能够针对性地帮助手机用户解决最为迫切的上网应用,并对手机上网用途进行细分市场,自然会获得不错的效果。可惜一家韩国手机企业已经捷足先登,推出数款即时通信手机、微博手机,以及好用的touchwize,而且每款手机都是一样的UI界面设计,获得很多用户的喜爱。

    但是我们国产手机企业仍无动于衷,懒惰得令人发指,甚至连最为基本的UI都不修改,不做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拿来两款不同品牌的国产手机,开机之后,发现菜单设置都一模一样,而优化上网功能,丰富用户最迫切的应用程序等工作基本没有。

    国产手机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对用户的了解和研究,用心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想办法将用户想要的软件内置,不要再和黑心SP穿一条裤子坑害消费者,或许这就是手机市场迎来品牌时代最好的战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