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手机企业还仅限于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等专注于通信的公;,再后来消费电子类企业三星、LG加入到手机制造中来;再接着,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于是科健、波导等企业纷纷涌入,专注于手机的生产制造。
后来,中国的家电企业纷纷开始制造手机,比如,海尔、康佳、TCL、海信、联想等,它们依靠自身在家电上的品牌优势,开拓手机市场,实施企业多元化。由于中国本土品牌的人海战术和成熟的渠道,在2004年之前本土手机品牌份额曾经超过60%。但是随着外资品牌的渠道完善,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外资品牌逐渐击退了本土品牌,2004年之后,由于山寨手机和外资品牌的双重压力,本土品牌遭遇了“滑铁卢”。而科健、波导等手机企业也在残酷竞争中销声匿迹。
进入2007年以后,本土手机品牌基本无创新和竞争实力,手机行业成为诺基亚、苹果、Google的“秀场”。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他们第一款手机iPhone,并以多点触控的特殊设计、强大的网络功能,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也引发了一场“手机融合大战”。紧接着,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联合全球多家电信运营商、芯片制造商,共同打造了一个开源的平台Android。
而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NOKIA也宣布要转型互联网,并推出OVI战略。此外,电脑制造商DELL和宏碁也纷纷推出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我们不由地感叹:手机与互联网来了一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