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中国手机企业塑造品牌时不我待

    当很多人还在迷恋山寨的时候,我们看到前身曾是山寨手机的天语、金立等手机企业正在努力地将自己与山寨划清界限。从2010年开始,天语手机就加大了在央视广告的投放,在央视六套电影频道冠名,并以“胭脂手机”作为主推产品,而金立也在很多电视台大肆进行广告宣传。

    再加之2010年3?15晚会上,内置SP扣费陷阱的山寨手机被央视曝光,这无疑大大加速了山寨手机的没落。其实,山寨手机现象并不孤立,在很多家电产品身上都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比如,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供应量却非常少。很多人都是通过关系拿着“家电票”去海尔等冰箱厂去购买冰箱。但是需求与供给总是成比例增长的,随着市场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冰箱品牌开始出现,他们主打低价格。

    5000元买大品牌的冰箱,2000元买小牌子的冰箱,只要家里有冰箱就会感觉很体面。而这些小冰箱品牌也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山寨手机。同样,虽然手机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很多农村消费者仍把手机看作稀罕物,特别是2004年到2008年,手机的价格还相对较高,山寨手机利用低价的特点,迅速获得农村消费者的肯定。

    买一款牌子的手机要上千元,甚至更高价格,而买一款山寨手机只要几百元,有手机也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山寨手机迎合了农村消费者的一种炫耀心理,得以迅速普及,份额曾一度超过30%。但是现在手机的平均价格在不断地回落,诺基亚甚至有100多元,200多元的超低价手机,而且质量、服务等方面都优于山寨手机。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回到品牌的道路上,这就如同2000年以后大批的小冰箱品牌销声匿迹,冰箱市场份额逐渐向少数大品牌靠一样的道理。手机行业也正在进入品牌时代,波导、夏新等手机企业死在了品牌手机盛行之前,剩下的手机企业都必须要认识到这个转折性点的意义。

    一直以来国产手机企业都采取和山寨手机一样的方式,从联发科(MTK)那里购买全套的手机方案,然后拿到自己的生产线进行组装,生产手机就如同制作服装一样简单。这也导致国产手机与山寨手机完全同质化,由于山寨手机的低价大大冲击了国产手机企业,所以国产手机企业集体低迷。

    但是品牌仍是品质的保证,虽然都是使用一样的手机方案,但是在质量控制、售后服务方面,国产手机绝对有优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山寨手机热,让很多人忘记了品牌。当国产手机的价格也降低到了山寨手机的水平之后,自然能够依靠品牌的影响力,击退山寨手机,而这一时刻正在到来。

    所以现在仅存的几家国产手机企业,联想、海尔、TCL、康佳,都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通过精致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强有力的品牌推广,来塑造自己的品牌,从而迎接手机行业品牌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