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宏碁CEO兰奇辞职与后PC时代
宏碁总经理兰奇的辞职,引发了行业对PC产业发展趋势的再思考。到底兰奇为何闪电离职?到底PC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5.11.1 是业绩的替罪羊,还是战略误判的买单者?
从表面上看,兰奇辞职与宏碁2010年全年业绩不佳有直接关系。类似因为业绩不佳而离职的职业经理人有很多,AMD前CEO、摩托罗拉前CEO、诺基亚前CEO等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宏碁在平板电脑上的后知后觉,以及对上网本的过度依赖,这种战略上的误判或许是其离职的根本性原因。(当然并不能够说明兰奇对平板电脑的冷落就是绝对的战略错误)记得2009年的时候兰奇曾对媒体表示,宏碁未来会将战略定在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的交叉领域。从这种战略定位来看,并无问题。但是宏碁的战略定位并非平板电脑而是上网本。我曾经悲观地表示上网本是过渡性产品,因为上网本除了价格低廉,续航能力稍长之外,在性能上对传统笔记本无很强的替代性。
宏碁已经收购了台湾倚天科技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并推出多款Android智能手机,但是在平板电脑领域却迟迟没有动作。然而在iPad大红大紫、三星galaxytab、摩托罗拉XOOM、华为、中兴等Android平板电脑不断涌现的时候,平板电脑似乎成了手机企业、通信企业蚕食PC企业市场的有力武器。
我认为兰奇将宏碁的战略定位在上网本市场,对平板电脑并不看好,而这种战略上的判断可能与宏碁股东们的判断并不一致,战略上的分歧导致兰奇选择了辞职。
5.11.2 PC行业即将变天,新的王者到底是谁?
平板电脑是笔记本与智能手机相互融合的最佳代表。虽然现在仍没显示出强劲的销量,但是苹果、Google等巨头对该产品的热衷可见一斑。而类似宏碁的PC企业在产业变革面前总是被动的,反应也会是延后的,因为PC产业变革主导者一直是上游芯片提供商,以及操作系统提供商,OEM厂商是没有话语权的。
曾经的wintel联盟已经面临瓦解。硬件与软件相互升级带来PC的升级换代曾经是PC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我们现在却发现,互联网、软件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硬件。我们使用酷睿双核,甚至是1.6G赫兹的单核心处理器的上网本就可以轻松运行Windows7,而内存、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也让用户可以只花费廉价的成本升级内存和硬盘即可实现PC性能的提升,而无需更换处理器和主板,也无需购买新的品牌PC。当我们不需要四核,甚至更快的处理器的时候,PC产业硬件软件配合升级的模式必然终结,构建在微软与英特尔、AMD之上的PC生态系统也遭遇到严重挑战。
与此同时,ARM、高通等通信芯片制造商与ios、Android、webos却依靠其更好的续航力、移动上网性能,打造出另一个生态系统,那就是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甚至可用这些处理器来生产笔记本电脑,在2011CES上微软就表现出对ARM的兴趣。而无论是宏碁、联想,还是其他PC OEM厂商的盈利模式一直构建在英特尔与微软这个生态系统之上,他们现在开始面临抉择。
船大掉头难,而且对于一家全球性PC巨头来讲,迅速从旧的生态系统切换到新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困难的。不仅仅是宏碁、戴尔、华硕、联想,包括AMD、英特尔在内都对这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有过误判,比如,英特尔出售手机芯片部门,AMD的CEO押宝上网本,冷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当摩托罗拉、三星、HTC这些构建在ARM、高通、Android等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之上的企业向PC、平板电脑渗透的时候,宏碁、戴尔、华硕、联想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新旧生态系统的切换,这是历史性的,同样是破坏性和革命性的。
5.11.3 难逃同质化的Android平板电脑
当PC、手机产品之间发生融合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升级。已经从单一的产品性能比拼转向生态系统的比拼,考验的不是企业某一款产品做的好坏,而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把控。
当前除了苹果公司具备软硬件通吃的本领,拥有自己的iOS和A4、A5处理器,以及强大的工业设计之外,其他厂商似乎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做平板电脑的企业,无论是摩托罗拉、HTC、还是华为、中兴、联想、华硕、宏碁都使用的是Android系统,都笼罩在Google构建的生态系统之下。
结果是大家生产的平板电脑完全同质化,我曾亲自体验过两款产品三星galaxytab和华为C7,发现这两款产品除了外观设计略有不同外,其实就是一部大号的Android智能机,其同质化的程度并非仅限于平板电脑领域,与Android手机之间也是可替代的。
无论是将移动互联网作为战略高度对待的联想乐Phone、乐pad,还是摩托罗拉、HTC,他们都很难构建一套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也难逃平板电脑同质化,以及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5.11.4 平板电脑有无市场?
当越来越多的PC、手机企业蜂拥平板电脑的时候,我开始怀疑平板电脑的市场空间到底还有多大?
我一直认为苹果卖的iPad并非是平板电脑,而是一种苹果味道。如果是按照平板电脑去销售,可能不会有人购买。因为我们发现iPad2相对于iPad一代的升级非常小,甚至在使用体验上还不如一代iPad,可是iPad2仍然可以实现上市一下午就脱销。
而相比之下,三星、摩托罗拉的平板电脑上市后却并未有可观的销量。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平板电脑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潜在用户要的是平板电脑,还是只要一部可以玩游戏,可以炫耀的苹果iPad?当然仅仅从这一点上还无法证明平板电脑市场空间有限,因为有权威机构预测平板电脑销量将在2012年实现爆炸性增长。
从平板电脑这种产品的特点来分析,你会发现你的确不太需要一部Android平板电脑。在办公室有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可用,在家里有台式机可用,或者是一体式台式机,在出差的时候我有上网本可用,这种产品办公更加方便,而如果我想玩游戏,我有iPhone和Android手机可用,Android平板电脑现在只是一部7寸大小的智能手机,仅此而已。但是有几个互联网公司高层朋友和我讲,他们高层基本上都人手一部iPad,出差办公用iPad足够。的确,对于公司高层来讲,完全用得起WCDMA无线上网包月,而对那些不常出差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没必要或者说购买昂贵的WCDMA套餐包月是一种浪费,而坐在家里开着无线上网MODEM,用iPad玩游戏,的确有些好笑。
所以想要购买平板电脑的用户,首先会选择iPad,其次才会考虑其他品牌,因为他们购买的不是平板电脑,而是苹果的平板电脑,记住在平板电脑之前一定要加上定语“苹果的”。我对平板电脑市场的悲观情绪,可能对于蜂拥上马平板电脑的企业来说是一盆冷水。
但是到底iPad引发的平板电脑热,是否意味着平板电脑就会拥有足够大的市场?我想这还是个未知数,包括英特尔、AMD、微软这些生态系统把控者们都对此表示怀疑。或许苹果这种电脑、手机、MP3、MP4、平板电脑、APP Store软硬皆施,每个产品之间有天然联系,打造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壁垒,是苹果成功的秘诀,而iPad的成功只是这个强大生态系统成功的副产品。就如同苹果iPod shuffle获得热销一样,谁也想不到一个没有屏幕的MP3可以如此成功,其他品牌若造一个与iPod shuffle一样没键盘的MP3,则肯定无人问津。
或许在笔记本和智能手机之间会有一块更巨大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市场,这块市场不属于平板电脑而是其他产品,只是所有企业都在模仿iPad,都忘记了要创新地寻找这款崭新的、具有颠覆性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总之,平板电脑市场有坑,企业全力投入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