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MTK阵营的今天是Android的明天
在2011年CES上,Android担任了展会主角。在2011年世界通信大会上,Android再次红遍全场。但是从中我却看到了危机。就如同MTK的Turn-key模式让国产手机、山寨机集体疯狂一样,Android让三星、摩托罗拉、LG、HTC等企业也陷入了集体狂欢。在集体狂欢之后,留给它们的同样是产品同质化和血腥的价格战。MTK手机阵营的今天,是Android阵营的明天?全球PC行业的现状是否对Android未来有借鉴意义?
先来看看MWC2011上,几家主流手机企业发布的新品。三星Galaxy S II、LG Optimus 3D、索尼爱立信Xperia Neo、索尼爱立信Xperia Pro、HTC Desire S、索尼爱立信Xperia Play这些新产品无一例外都采用Android2.3平台,以及1GHZ处理器,并搭载一些自家的UI软件,比如HTC sense。
均采用Android原生系统,这让这些智能手机几乎没有多少差异化可言。我们都知道差异化是塑造品牌、区隔产品的关键。当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的时候,企业只能够依靠价格优势,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市场规律,所以无需多言。而且在手机市场上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MTK。在国产手机就要被外资干掉的时候,MTK携带Turnkey模式来了,2004年之后国产手机全都开始使用这种傻瓜式的解决方案,甚至在手机方案的BOM中可以看到一个螺丝钉的采购厂家。国产手机和山寨机进入了疯狂发展阶段,也涌现出几千家手机作坊,几十个国产品牌。
然而由于企业采用的方案相同,国产手机的操作模式、开机画面几乎都完全一致。导致手机企业不得不通过价格战获取市场,最终一部GSM国产手机的价格被降至200甚至300RMB。而且部分国产、山寨企业为了牟取利益,除了偷工减料外,开始与黑心SP勾结,内置扣费代码,国产手机用户苦不堪言。
随着千元Android手机解决方案问世,国产手机企业将蜂拥Android,必然让Android手机价格急速下降,三星、LG、摩托罗拉等企业不得不参与到价格战中来。在这场混战中,外资企业的利润必然大打折扣,为了节约成本,企业可能采取偷工减料的办法,所以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以及产品的安全性都将出现问题,智能手机行业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