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NOKIA的互联网之梦
2007年8月,诺基亚在伦敦、新加坡和广州同时宣布了他们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品牌OVI。OVI在芬兰语中是“门户”的意思,是通向诺基亚互联网服务之门,它包括诺基亚音乐商店、诺基亚地图和N-Gage游戏,以及诺基亚影像社区等。在OVI这个互联网服务品牌推出的同时,诺基亚还表示,到2012年诺基亚将有3亿部手机装有互联网功能。一家手机制造商,为何突然要搞互联网?这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诺基亚之所以要搞互联网,主要因为手机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已经发生,这让诺基亚无法作为互联网的旁观者,因为诺基亚每年销售大概4亿多部手机,而其中的Symbian平台的手机都可以支持快速上网。在中国手机网民突破2亿,互联网用户突破3.84亿,Web2.0类社交网站大行其道的时候,诺基亚数亿部可上网手机,必然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此外,在苹果iPhone、Google Android以及黑莓手机纷纷发力互联网手机的时候,诺基亚Symbian平台手机上网市场正在被抢占。美国移动广告公司AdMob在2010年3月份的报告显示Symbian节节败退,2009年2月份该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上网流量中的份额为43%,但2010年2月却锐减至18%。相反,谷歌Android所占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猛增至24%。
为何Symbian手机上网流量的份额下降如此迅速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Symbian平台上没有大量好玩、有趣的应用,而iPhone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5万个应用程序,Android Market上也已经有将近3万个应用程序。此外,iPhone和Android还支持“正常”的网页浏览,支持HTML5和Flash,而Symbian平台仅能够访问WAP页面,上网流量份额当然会大幅下降。
而丰富的应用和强大的上网功能除了给苹果、Google公司带来除销售手机硬件获利之外,通过销售服务也获得利润。同时,也大大带动了手机的销售,可谓是一举两得。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也开始出现下滑趋势,2009年底,诺基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从40%下降到了38%,同时Symbian在所有智能平台上的份额也在大幅下降。
诺基亚如果继续依赖现有的Symbian平台发展自己的OVI互联网战略变得非常困难,因为Symbian是基于1990年代开发的Epoc OS。现在,Symbian的系统代码多达2000万行,将近Windows XP的水平。新的核心功能在Symbian上很难实现。这致使诺基亚在应对iPhone、Android的强大互联网性能、强大的应用性拓展能力等威胁时行动缓慢。
诺基亚必须重新搭建智能手机平台以应对竞争。于是,诺基亚坚决地放弃了耗资2.64亿欧元全资控股的Symbian平台,转而投向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平台Maemo,第一款搭载Maemo的智能手机N900也已经上市销售。
一边忙着做新的智能手机平台,另一方面诺基亚也在加快OVI战略的推进。NOKIA向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开放其地图服务,为其OVI商店创建应用软件。2009年,在NOKIA大会上表示诺基亚已经就地图服务在与Facebook、德国铁路公司、国家地理杂志及其他公司合作了。
2009年11月,诺基亚举办开发伙伴峰会,邀请了600多名顶尖开发者参加。此后,诺基亚还推出“2010年诺基亚大中国区开发者百万激励计划”,旨在激励更多开发者为应用带来更好体验。接着,诺基亚高调宣布,在印度试水手机金融服务“Nokia Money”,进入手机支付市场。晚些时候,诺基亚又在其官方博客展示了一项针对诺基亚手机商店的高速无线传输技术,下载完一整张专辑,只需要不到10秒。
而2010年2月的WMC世界移动大会上,诺基亚联合英特尔发布了最新的操作系统Meego,并称该系统是开放的平台。此外,还对外宣布将在2010年中期,推出Symbian 3,重写了相关代码,让Symbian变得不那么臃肿,向互联网手机平台靠近一步;2011年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推Windows Phone7手机,与微软一起构建智能手机生态系统。
总之,我们看到诺基亚这家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也在加紧互联网布局,这正是手机行业与互联网行业融合的标志性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