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苹果是产业融合的领路人
2010年5月26日,苹果公司以2213.6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了微软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IT公司。2011年6月3日,苹果的市值超过3175亿美元,这是苹果市值首次超过微软和英特尔市值总和。
苹果市值超越了英特尔与微软总和,这并非偶然。这家因封闭饱受非议,以控制产业链所有环节出名,以偏执狂乔布斯为领袖的公司正在上演一部产业融合的神话。
众所周知,Wintel联盟模式一直以来推动者PC产业快速发展,而联盟的本质是产业链详细分工合作。微软专注于操作系统等软件,英特尔专注于硬件,两者配合升级自家产品,让用户扔掉旧的PC购买新PC,与此同时惠普、戴尔、联想等OEM厂商则生产整机,它们处于产业链下游,向微软、英特尔提供利润。
这个看似咬合紧密,坚不可摧的产业链联盟却在2011年的时候遭遇到苹果的挑战。苹果一直以来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整机产品,只是为了节约成本将利润最低的部分——生产工作,全部外包出去。由于苹果MAC系列PC售价高于其他品牌,因此对普通消费PC市场并无多大冲击。
然而自从iPod、iPhone、iPad接二连三地上市之后,苹果的股价就如同坐上了火箭一样,以飞一样的速度迅速超越微软、英特尔,市值甚至有望全球第一。单纯从生产硬件上,我们似乎找不到苹果飞速发展的动力。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互联网在苹果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是互联网让苹果系列产品连成了一个整体,具备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能力。
通过itunes,iPod颠覆了传统CD音乐,开创了崭新网络音乐时代,让唱片公司围着苹果转;通过App store,iPhone颠覆了传统软件产业,让全球开发者们为苹果打工;通过iBook Store,iPad准备要颠覆传统出版业,让全球出版公司把书籍放到苹果书店里卖给用户。
由此,你不难发现,苹果让硬件设备与互联网完美融合,让苹果具备了纳传统产业于麾下的能力。作为颠覆者,当然会获得巨大的回报。苹果疯狂地掠夺着唱片行业、软件行业、出版等传统行业的利润,同时还利用这些独一无二的软实力,带动其硬件设备的销量,这种相互推动的产业模式,轻松地将苹果的市值推上巅峰。
或许,全球具备软硬通吃能力的公司唯有苹果一家,苹果是独一无二不可模仿的。然而苹果模式却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苹果模式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前端靠精美的硬件博取用户眼球,后端靠强大的应用、软件、内容等服务能力拴住用户的心,而后端服务又反作用于前端硬件销售,从而形成了利润的闭环。
苹果已经不再是那家生产PC的公司,而是横跨IT、软件、互联网的娱乐解决方案提供商,苹果是产业融合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