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Windows让微软迷失移动设备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微软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市场份额已跌至7.9%,同比下滑28%。而对手苹果iPhone仅仅发布3年份额就高达24.3%,Android发布2年份额也达到了5.2%。
与此同时,由于Windows Mobile沿袭微软桌面系统收费模式价格较高,在Symbian开放源代码以及谷歌推出开放平台Android之后,Windows Mobile的主要支持者HTC,摩托罗拉等企业纷纷加盟新平台,推出大量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
更让人担忧的是,2010年4月3日苹果发布了一款同样搭载iPhone平台的平板电脑iPad开始进军移动便携上网设备领域,而另一对手Google Android也对该领域虎视眈眈,有部分OEM厂商已经推出了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样机。Windows正在失去移动便携上网设备市场的机会!微软到底怎么了?
5.5.1 Windows到底适合移动便携设备么?
Windows Mobile将用户熟悉的桌面Windows体验扩展到了移动设备上。微软本以为这会迎合那些使用了多年Windows PC用户的习惯,轻松地将自家在Windows PC上的优势辐射到移动设备领域。
但是由于Windows Mobile臃肿的程序设计,在运行的时候需要耗费过多的内存,需要主频更高的处理器,而且还无法让用户体验到移动便携设备应该具备的流畅感。由于Windows Mobile太多的操作模式都与Windows PC类似,但是却要用户在只有3.0大小的屏幕上进行操作,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手机的使用难度,这也同样与移动便携设备应该具备简单易用特点背道而驰。
此外,iPhone?Android的备受欢迎主要因为它们强大的上网性能,在这一点上Windows Mobile移动设备表现并不出色。其内置的IE浏览器由于体积庞大,上网打开速度非常缓慢,这让很多Windows Mobile用户失去了想使用它上网的欲望。
而这所有的缺点,都主要源自在PC操作系统市场一家独大的微软不愿放下“身段”为移动便携设备开发一款真正合适的操作系统,而只是在Windows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最终错失市场机会,让iPhone、Android后来居上。
5.5.2 令人讨厌的授权费策略
当Symbian?Android都采取开源的时候,Windows Mobile平台的授权费还高达30美金一台。此外,由于系统本身的臃肿对内存、处理器主频的较高要求,也导致Windows Mobile平台的产品成本一直难以降低。
当市场上有更好的操作平台,又可以开源免费地使用,OEM厂商当然不会再去花高价购买微软的产品。HTC和摩托罗拉的倒戈就是最好的例子。习惯于对软件收钱的微软不可能轻易放弃这种收费策略,但是微软又不具备苹果这样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开发,再到内容提供一整套的封闭产业链。
微软又不具备生于互联网的Google那样免费的胸襟,能够这样大大方方的先投资搭建一个免费的平台,然后再考虑通过这一平台上的服务获利。微软Windows Mobile的授权费策略正在进退两难。
5.5.3 Windows Phone7有胜算么?
2009年9月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在风险投资会上说:“他们把Windows Mobile搞糟了。照原计划,Windows Mobile7应该已经发布了。”但是直到2010年3月15日,在拉斯维加斯开幕的MIX10大会上,微软才公布Windows Phone7的一些细节,包括480*320的分辨率、1G赫兹的主频以及支持DX9,融合XBOX游戏等功能。
但是我们看到iPhone、iPad、Android已经依靠软件商店模式聚集了大量的第三方程序开发者,大大增加了移动设备的应用性,而且也都有自己的经营模式。但是Windows Phone7的经营模式到底是什么?还是向企业收取授权费么?
Windows Phone7到底胜算几何真的是个未知数。此外,微软曾经在Tablet PC上失败了,现在iPad又掀起了平板电脑的风潮,微软又用什么来应对?或许移动便携设备市场已经不再有微软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