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HR伴侣为何敢做职微博?

    新浪、搜狐纷纷将微博定位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来抓,已经拥有10亿用户的腾讯也不甘示弱,推出了腾讯微博,并迅速获得将近2亿用户。很多人认为微博是门户们的特权产品,其他互联网公司没有做微博的必要。

    但是有人却并不这么认为,这就是一家知名招聘网站HR伴侣的CEO初殿松先生。HR伴侣—这家中国人力资源互联网服务领域唯一一家不依靠外资经营13年的服务品牌,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职微博”平台,并且将“职微博”作为其接下来发展的重点。笔者有幸与初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个“职微博”掌门人对微博这个互联网热门产品的独特见解。

    精彩观点:

    职微博可以让HR经理和求职者免费获取职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关系”。微博似乎永远也难达到饱和,微博并非一个简单的通用沟通工具,而是一个“个人关系”、“组织关系”,甚至于“社会关系”的关系服务与管理平台,之前的QQ等关系服务产品,更多的只是满足了“个人关系”这个层面,而且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上。

    无论是国外的Twitter还是国内的新浪,都在探讨微博的盈利模式。“公司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层级中的高等级部分,“公司”也是经济的最主要角色。毋庸置疑,长久来看,微博的主要盈利模式将来自于企业应用,微博的企业化是必须的。

    门户微博的用户粗略来说,就一类人:有点钱或有点闲可以上班时间“喝茶看报”的人。除了其中的媒介人士、互联网人士,其“喝茶看报”是工作外,其余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务正业”或者“无须务业”的人,大多数务正业者与门户微博无关。

    互联网已经发展了10多年,而10年前诞生的公司多是虚拟价值提供者,比如娱乐、游戏等。微博之后的互联网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开始向现实价值、落地化方向发展,开始考虑更真实地服务生活,服务社会。

    得民心者得天下,微博则是得用户者得天下。职微博关注每位用户的现实、基础、民生需求,并让用户在职微博上获得与现实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相关的互助,而不只是文字上的快感。

    我问初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比较尖锐的问题,为何你们敢做微博?因为在很多人眼中,微博是门户的特权,一般企业做微博很难成功。初总对此的回答如下:

    其实,没什么敢与不敢,而是现有HR伴侣用户需要,而我们也喜欢做,那就做了,准确说是必须做,做职微博,只是我们的职责。

    我们做职微博有两个结果,生或者死。先谈一下,最坏的情况。职微博的用户为HR经理、求职者,最坏的情况就是职微博成为HR经理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求职者之间及在职者同行之间的交流工具,以及求职者与HR经理之间的交流工具。

    没有职微博的时候,HR经理之间很难交换信息,求职者之间也很少交流,大家都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有了职微博,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从对方那里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求人和求职。以前可能求职者投出一份简历,一周也没有收到回复,简历石沉大海,却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有了职微博,可以和HR经理直接交流,询问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提升自己。

    从最朴实的方面讲,职微博可以大幅提升招聘和应聘效果,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原来HR伴侣招聘求职信息服务的质量,只是其一。而进一步的方面讲,职微博可以让HR经理和求职者、在职者免费获取职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关系”,也就是说职微博使HR伴侣完成了从单纯“职场信息服务平台”向复合了“职场关系服务平台”的崭新跳跃。

    所以最坏的打算是职微博是HR伴侣附属,期待提升HR伴侣用户体验的作用,而提升HR伴侣用户HR服务体验,这是我们的职责,必须做的,和敢不敢没关系。

    最好的情况是职微博可以和门户微博相提并论,当前微博这种产品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在“小众”中有使用,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实现了垄断。它不像是QQ,“大众”几乎人手一个,不可或缺,所以很多年没有人会去做IM,所以张朝阳敢站出来说:I CAN。

    从关系服务角度来说,需要打理自己关系的对象,按照影响力强弱排序粗略分为这样几种:个人、家庭、企业、行业组织、政府。QQ是一个关系平台,微博更是。微博敢于挑战QQ的原因在于,同样都是提供“个人关系管理”服务,但微博比QQ更开放、真实、落地;搜狐敢挑战新浪微博的原因在于,除个人外的其他对象需要的关系管理服务新浪你还没提供呢。

    从关系和组织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人、企业、行业组织,其实他们现实中的关系产生和组织的运行,大多是在职业和职场的方面发生的,而且这种关系的发生和维持,比之简单的话题和兴趣结成的关系,更真实、广泛、持久,更具价值。职微博的根本属性是职场关系,服务的对象是职场人,职场中的大家依靠相互间的“爱、分享和梦想”,实现职场互助。

    微博是管理关系的平台,而HR伴侣自从创建之初一直在进行关系管理,在搭建HR经理与求职者之间的关系桥梁。所以对于管理关系,职微博更有经验可循,只是以前没有微博这种更有效的管理关系服务平台罢了。

    此外,在盈利方面职微博也有自己的优势。目前,微博的盈利模式仍然是探讨的焦点,无论是国外的Twitter还是国内的新浪,都在探讨微博的盈利模式。毋庸置疑,微博未来的主要盈利会来自于企业,原因在于,“公司的力量”是经济的主要力量,微博的企业化是必须的。

    HR伴侣一直打交道的就是企业,服务的是企业,收费对象是企业。而且HR伴侣有自己的CRM关系管理软件产品,“软件即服务,营销即关系”。随着微博的盛行,真正意义上的CRM必然出现,“CRM+职微博”的方式,会将用户的财务关系、客户关系、人力资源关系等各种关系引入到职微博,从而让CRM也具备社交化属性,这自然可以向用户收费,职微博也因此获利。

    任何微博的盈利都不需要多虑,当人们足够需要它的时候,人们会给到它活下去并茁壮的靓衣美食。

    职微博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目标?初殿松表示,职微博的目标是一周年的时候,也就是2011年9月15日,达到1000万用户。我们都知道新浪微博发展了1年号称有4500万用户,职微博一年时间能做到1000万用户,这是天方夜谭么?怎么实现?

    新浪微博靠的是名人、明星,职微博虽没有名人和明星,但是并不意味着职微博里就没有领袖。还是以社区为例,没有领袖的社区无法有凝聚力。职微博里的明星和名人,是优秀的HR经理,优秀的职场精英,他们可以帮助“求职者求职,在职者进步”。

    与门户微博不同,职微博用户都是职场中每一个常见的你我,来这里是为了获得工作需要的互助,这里是个虚拟的数千万人的办公室,我们都是一家人,按照行业职业分类,提供并获得需要和帮助。

    职微博为人人提供最实实在在的职场关系,这可以让人人直接受益,或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或是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或是结交对自己生存能力有帮助的关系。职微博为用户提供了“真金白银”,让他们获得最宝贵的财富:“关系”。为了扩大自己的关系网络,职微博用户会自发地去向朋友推荐,邀请他们加入职微博,这种自发的口碑传播将是职微博发展用户的关键手段。

    互联网已经发展了10多年,今天的网民们也开始走向成熟,他们开始考虑赚钱养家。曾经的80后们可以说是聊QQ的一代,现在他们都进入而立之年,职场取代了娱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追逐明星、名人,无聊的闲扯上,职微博会成为他们交流工作、心得、求知的平台。

    在微博设计上,职微博的发展遵循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之一:提供民众生来就应该获得的基本受教育的权利和基本生存权利,这表现在职微博的新用户注册上。

    新注册的职微博用户,系统会根据其职业和爱好等属性,分配给他们200个左右粉丝和200个左右关注。200个关注可能是一些有名气的HR经理、职场人,通过关注这些人,新用户可以学习到知识和经验,并积累有价值的人脉,这是受教育的权利;200个粉丝代表了一个新职微博用户不会担心自己的发言没人看到,自己的求助无人倾听,这是基本生存权。

    微博不微,从新浪微博上大家应该已经看得清楚;微博也不再虚,这是职微博给我很深的一个印象。构架在“职场冷暖,相知相助”效能上的职微博,让我似乎预见到,这个冬天,职场中的我们将不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