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草根微博的觉醒
“你不是李开复,你不是任志强,你不是刘翔,你也不是姚晨,你也不是某官员,你只属于你的那个圈子,通过微博将自己圈子的人找到,并不断壮大,这就是你的人脉,即使你有20万听众,如果都不属于你的圈子,对于你来讲,写微博的价值也被大打折扣,我对粉丝多少已经无欲无求。”—磐石之心微博。
这条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让我对“草根微博”有了新的认识。何为“草根”?名人、明星之外的所有人都是草根。李开复先生的书《微博:改变一切》其实主要是给草根看,让他们学习如何写微博,如何通过写微博获得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获得的影响力。《微博:改变一切》让草根们倍受鼓舞,似乎让他们找到了成为明星、名人的“捷径”。
然而,我发现很多人努力写了几千条微博,结果其粉丝、听众的数量仍寥寥无几。于是,草根们开始怀疑?微博能否改变一切?有多少草根还在为没有多少粉丝而苦恼?有多少草根还在为如何快速获得粉丝而奔忙?
其实,我何尝不是与大家一样,也在为没有多少粉丝、听众而苦恼,为获得推荐而想方设法呢?但是经过1年多撰写微博,我渐渐地发现,原来粉丝、听众神马的都是浮云!原来你我都已经走火入魔,都已经被无所用途的虚荣心而套牢,作为草根微博,你必须要完成从追逐粉丝听众数量,向追逐属于你的人脉圈子范围的方向转变,否则请放弃微博,因为你的追逐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
如果你能够从社会的角度看待微博这个虚拟的社会,你会领悟到写微博的目的,你会知道微博其实最大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万众瞩目”,也不是让你一步登天。
与现实社会一样,微博这个虚拟社会中最有话语权的两类人:名人(李开复、潘石屹、刘翔等)、明星(姚晨、刘晓庆等)。现实社会中,他们无论走到何处,都会前呼后拥,他们的工作就是经营“影响力”,当没有影响力的时候,明星们甚至会有意搞一些绯闻,让自己不要离开观众的视线范围。微博是天然的聚集影响力的舞台,让名人、明星们的影响力持续“保鲜”,这些人不需要互动,不需要与草根们有任何沟通,只需要自说自话,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力可以轻易移植到互联网上,再加上各大微博网站将他们推到所有用户的面前,自然关注数量惊人的大。李开复、刘翔都已经听众过千万,而现实社会中认识他们的人不止千万,所以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同样,这也不值得草根微博眼红,因为即使没有微博,普通人和他们的影响力也无任何可比性。
对于现实社会的这种影响力差异,收入差异,我们能够接受。在微博这个虚拟社会中,我们仍要接受现实,而不是将微博视为“一步登天”的工具。
现实社会中除了明星、名人、知名企业家之外,其他人都是草根。因为无论你是一个中小企业的领导,还是一个部门经理,还是小商小贩,还是一个普通员工,知道和认识你的人只有一部分人,而这一部分人可能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小区或一个家庭。
在微博这个虚拟社会中,刚开始认识你的人也只有现实中的那小部门人,而这部分人可能很多人还未开通微博。所以在微博上,你就如同去了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旅行,你想让当地人围着听你讲话,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微博网站为了让你获得听众,让你不感到孤独,根据你所填写的学校标签、兴趣标签、博客好友、IM好友等等关系,把你推荐给与你有相同标签的人。
因此,通过微博你至少可以结交到同学和兴趣爱好相同的一些人。所谓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和你一点关系没有的人,即使成为你的粉丝、听众,他们也不会对你所说的话产生兴趣,也不会与你在微博上讨论问题,结果你还是孤独的。当你认识到微博的社会属性之后,你会主动地去找与你有关系的人成为微博互听互粉对象,然后沟通交流,从而显示出微博的社区性价值。
我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草根微博,有10多万粉丝,但是他的原创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寥寥无几。但是有些人只有2000听众,却每条微博都会引发十多条,甚至几十条的转发。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0多万粉丝与你不属于一个圈子,没有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因此对你所说的话一点都不感兴趣。
作为草根微博,既然追逐粉丝量不是你的目标,那么你的目标又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看到回复我那条微博的人,很多都认为微博只是他的日记本,写东西并不为了给别人看,也不需要粉丝听众,玩微博就是为了听别人说,为了学习知识,为了娱乐。
其实,这类人有很多很多。在现实社会中,他们也不愿意对外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思想。到了微博这种虚拟社会中,他们的表现与现实社会是一致的,对于这群草根微博,没啥好建议的。除了这群人之外,也有一些人,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一些不错的思考,他们希望借助微博这个平台,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将这种人脉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这群人的微博是需要经营的,微博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也非常大。
对于这群人,首先应该要做的是“找到组织”,也就是与你同在一个行业里的那些业内人士。然后你要在微博的设置里写清楚你的技能、行业,并且收听同一行业的那些草根微博,一般情况下,他们看到你的个人介绍后,都会收听你。这一步可以叫做“见面打招呼”。
第二步,你要做的是表达你对行业的观点,看法和认识,同时,对于别人的看法和认识,进行回复和转发。这样一来,你就与同行们展开了互动交流,你一言我一语,逐渐不再陌生。要记住,你一定要专注于行业内容,不要今天说的是电子商务,明天说的是养猫养狗。
第三步,通过不断地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的距离缩小,就可以进行更进一步地沟通了。你可以加他们的IM或者邮箱联系人,进行更深度地交流,也可以通过私信让沟通更进一步。通过不断地被业内粉丝转发、评论,你所在的圈子会变得越来越大,而这些微博上的人脉都有可能成为现实中的朋友、合作伙伴。
总之,还是我开头的那句话:你不是李开复,你不是任志强,你不是刘翔,你也不是姚晨,你也不是某官员,你只属于你的那个圈子,通过微博将自己圈子的人找到,并不断壮大,这就是你的人脉,即使你有20万听众,如果都不属于你的圈子,对于你来讲,写微博的价值也被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