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Wi-Fi业务发展分析
9.1.1 Wi-Fi业务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无线城市”概念的兴起,Wi-Fi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伴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广州亚运会的召开,Wi-Fi的市场价值和潜在商机凸显,国内运营商对Wi-Fi的青睐程度与日俱增,拉动了Wi-Fi市场需求,并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国内各大运营商都积极着手打造Wi-Fi网络,快速抢占市场,为用户提供无线宽带接入业务。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已投入巨大的资源部署Wi-Fi网络。
中国移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北京、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天津6个奥运会城市的奥运场馆、签约酒店等热点地区大规模部署Wi-Fi网络,为官员、记者、运动员、观众等用户提供高速无线宽带接入服务,为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移动同时以“随e行”业务品牌推出了Wi-Fi无线宽带上网业务,向用户提供家中或Wi-Fi网络所覆盖的酒店、展馆、商务楼、休闲中心、连锁咖啡吧等场所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和远程移动办公服务,满足用户移动、漫游上网的需求。中国电信同样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网络部署。同时,随着“无线城市”概念的方兴未艾,各地的“无线城市”建设也正高速发展,Wi-Fi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时期。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宽带的发展也已经进入高峰期,Wi-Fi网络投资和建设时机相对成熟,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Wi-Fi市场已经很大。数据显示,2002—2007年间,Wi-Fi在我国企业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10%;2006—2009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45%。
现阶段的Wi-Fi业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无线宽带接入。
Wi-Fi为用户访问因特网提供了一个无线宽带接入方式,通过Wi-Fi接入设备,用户能够方便地实现各种因特网上的业务。
(2)多媒体数据业务。
Wi-Fi可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服务,如视频点播、数字视频广播、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
(3)基于Wi-Fi的增值业务。
基于Wi-Fi接入方式的数据业务可以和现有的其他业务(如短信、IP电话、娱乐游戏、位置服务等)相结合,电信运营商可以利用业务控制手段,来引导用户对增值业务的使用。
(4)热点地区的服务。
在展览和会议等热点地区,Wi-Fi可以使工作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方便地得到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连接因特网并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也可以使用移动计算机互通信息、传递稿件和制作报告。
(5)虚拟专用网(VPN)业务。
移动办公者可以通过Wi-Fi接入的方式,高速访问企业内部的网络资源,如企业内部网页、内部邮件系统、内部文件系统,实现VPN业务。
9.1.2 Wi-Fi业务发展趋势
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和终端产品(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加上Wi-Fi安全性能的提高和应用的增加,Wi-Fi市场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许多新业务不断涌现,Wi-Fi业务发展具备以下特点。
(1)Wi-Fi应用更加多样化。
如今Wi-Fi业务主要应用在会议室、生产车间、维修点、实验室、医疗检查室、库房和图书馆等有无线上网需求的场所,将来的应用还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它将遍布企业办公、教育医疗、证券交易、零售行业、制造业、石油工业、旅游业等领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所为用户提供便捷而且高效的无线宽带服务。
(2)Wi-Fi与其他通信网络融合。
蜂窝数据网能提供大覆盖范围相对低速(100kbit/s)的数据服务,Wi-Fi则可在较小的范围内提供高速数据服务。两者的结合可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起到互补的作用。由于Wi-Fi与2.5G、3G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在数据率与移动性两方面所占区域并不重叠,各有其应用范围,因此具有互补的作用。这种融合也为其应用提供了新的服务,也为商家提供了新的商机。
(3)Wi-Fi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针对目前Wi-Fi业务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未来的Wi-Fi业务将通过方便的集中管理、双向的认证和新的无线信道中的数据加密方式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推动Wi-Fi业务的发展。
(4)标准的统一性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目前,我国Wi-Fi市场比较混乱,多种体制标准和实现并存,由各大专院校和相关机构组成,经原信息产业部科技产业司批准成立的中国宽带无线标准工作小组,正在负责制定中国宽带无线接入IP技术的国家标准和电子行业标准。因此,宽带无线的标准(近距离宽带无线接入、移动无线接入及其移动性等)的统一性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9.1.3 Wi-Fi业务发展策略建议
当前,我国拥有庞大的因特网用户群体,宽带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众多的因特网用户对于无线宽带网络有很大的需求,此时建设Wi-Fi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移动用户总数位居全球第一,且3G牌照已经发放,Wi-Fi业务可采取与GSM/3G无线网络融合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依托丰富的移动网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同时,Wi-Fi作为一种末端宽带接入手段,受到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symmetry Digital Subcriber Line,ADSL)、LA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等固定宽带接入方式的挑战。中国Wi-Fi的发展还处于培育期,用户规模较小,需要进一步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在Wi-Fi运营上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成熟的数据业务盈利模式。因此,需要立足于以下方面来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
(1)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扩大用户群。
我国的宽带目标客户群已经由早期的技术敏感型用户(对价格不敏感)转移为价格敏感型用户(对技术不敏感),此时采用灵活的资费策略来降低宽带门槛将迎来宽带用户发展的又一高峰。降低门槛并不等于简单地降价,关键是如何进一步细分客户群,并根据客户群的业务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业务发展策略,通过创新营销手段来拓展用户。
(2)开展应用业务,通过与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SP)合作来共同探索盈利模式。
Wi-Fi网络只有与其承载的业务和应用共同发展,才有生命力。运营商在建设Wi-Fi网络的同时,应与SP积极开展合作,开发网上的业务和应用,不断推出丰富的产品,共同探索盈利模式,吸引用户入网。只有合适的盈利模式才能够使Wi-Fi健康、快速地发展,而完善的Wi-Fi盈利模式需要针对用户特性进行内容和网络的双重保障,因此应注重SP在Wi-Fi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合理制定资费政策吸引SP共同探索盈利模式。
(3)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认真分析用户行为,按需建设Wi-Fi。
中国宽带业务的发展存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很快,中西部地区宽带业务需求仍然处于萌芽状态。为使网络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可以根据各地市场需求差异,确定Wi-Fi服务启动时间和网络的建设规模。同时,需要认真分析用户行为,确定真正热点地区,并根据用户数量、无线上网使用次数、单点数据流量、覆盖成本对热点进行分级,按需建设Wi-Fi。
(4)打造Wi-Fi品牌,提升服务和用户忠诚度。
价格战只能暂时吸引用户,提升用户忠诚度依靠的是品牌和服务,使用户由被动忠诚变为主动忠诚。打造宽带品牌可借鉴电信运营商的成功品牌战略,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打造不同的业务品牌。
(5)综合考虑投资效益,充分利旧,节约资金。
Wi-Fi盈利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Wi-Fi的建设最终是为了盈利,考虑到竞争问题、提升品牌问题、用户需求问题,我国各大运营商已经建设了一批Wi-Fi热点,目前这批热点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Wi-Fi的继续建设中需要理性分析,综合考虑投资效益,尽量节约资金,控制投资规模。